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垃圾分类这一年:形成新风尚,转入持久战

葛俊俊 董志雯 人民网上海 2021-01-27


6月29日早上8点半,窗外暴雨如注。家住上海徐家汇花园小区的周阿姨撑伞拎着干、湿两袋垃圾,赶在9点前扔到垃圾投放点——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垃圾,如今已成为周阿姨和邻居们的日常习惯。
去年7月1日,上海出台了“史上最严”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为国内首个通过人大立法方式强制垃圾分类的城市。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最新统计显示:居住区市民自觉正确参与垃圾分类投放率达到95%以上,截至2020年6月中旬,全市居住区和单位平均得分都达90分以上。一年来,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垃圾分类已成上海市民的自觉行动,四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见证了上海市民养成“最时尚”的生活习惯。社区自治共治和“一网统管”智治善治,成为用“绣花功夫”治理超大城市的生动缩影。
前端:“新时尚”日益成为“好习惯” 
倒垃圾不再是难事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对于一个常住人口超过2400万的的超大型城市来说,如何让“新时尚”被广大市民接纳并成为“好习惯”,是一场城市精细化管理大考。
 
居民投放垃圾 葛俊俊/摄
健全且便捷的配套设施尤为关键。事实上,在垃圾分类的源头,上海不断探索实践“软件”升级。记者观察了徐家汇花园的垃圾厢房的配置:洗手池、雨棚、气窗、投放口感应开门。再仔细一看,垃圾库房的一块牌子上写着两名库长的名字,“第一库长”是小区所属枫林街道的一名机关干部王海峰,“第二库长”是小区居委会书记郑刚。一年来,由机关干部、居委书记担任的“库长”常常在箱房门口转悠,以居民诉求为先,垃圾箱房经历了“72变”,变得更智能化,也更人性化。
“倒垃圾不再是个难事”,盘点这一年来的“成绩单”,郑刚的心愿实现了:小区干垃圾量从每天37桶降到24桶;湿垃圾量从每天2桶提高到10桶;投放准确率从5%提高到98%以上;居民知晓率从30%提高到100%;居民参与率从年初10%提高到99%以上。数据的背后,是1208户居民的全力参与,所有的改变,都反映了社区以人为本的初衷。
在郑刚看来,智能垃圾箱房成为提高居民参与度的利器。“投放的便利多一分,大家正确投放的积极性就会高一分,从而使实实在在的垃圾分类实效离百姓更近。”
“经过努力,绝大多数居民都已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生活垃圾管理处处长徐志平说,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间,全市大多数小区不再安排志愿者值守,但有三分之二的小区仍然做到了破袋投放、自觉分类,三分之一的小区有良好的分类实效。
垃圾分类给上海社区面貌和生态环境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数据显示,截至6月中旬,上海可回收物回收量6813.69吨/日(同比增长71.09%),有害垃圾分出量3.3吨/日(同比增长11.2倍),湿垃圾分出量9632.13吨/日(同比增长38.52%),干垃圾处置量15518.24吨/日(同比下降19.75%),“三增一减”取得有害垃圾及时分离、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成倍提升的实效,关键就是从前端到后端,“全链条”发力、“闭环式”管理。
2019年,上海在住建部全国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考核中始终排名第一,垃圾分类智慧蓝图愈加明晰。根据规划,今年上海将力争实现95%以上居住区和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实效达标,85%以上街镇达到示范街镇标准。
中端:“科技+管理”
探索垃圾分类长效常态
“改革开放前的垃圾车都是平板车,垃圾全靠人工铲进去,一辆车能装2吨到4吨。除了喇叭不响,其他都叮当响。”原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巡视员陶渊形象比喻到,来的时候“清零哐啷”,走的时候“滴滴答答”。
去年7月,上海日旭环境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徐家汇作业队“鸟枪换炮”,增加了圆桶式餐厨垃圾收运车,并将原先的3吨湿垃圾后压收运车辆更新为新款湿垃圾车,污水箱容量大,不易跑冒滴漏。最关键的是,车内设有密闭空间,可以把挤压后的湿垃圾和污水“锁”在车内,车上加装的显示屏还能即时显示垃圾重量。
 
徐家汇作业队新款湿垃圾车 葛俊俊/摄
在队长助理何俊的手机上,“上海分类质量在线”App能监控到所有点位的数据。收运人员一旦发现不合格点位,拍照取证上报班组,由班组长审核后上报平台。随后,街道、物业、城管、绿化市容等多个部门联动并推送不合格报告,小区连续7次、单位连续3次不合格,环卫就会开具拒绝清运告知书,并对其停运。去年7月,通过这款App,相关方面共上报质量不合格点位67个,联合监管让不达标点位下降到如今的个位数。
垃圾分类刻不容缓,在市民分类习惯养成中,上海一些区域已实现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一网统管”体系,通过“科技+管理”的智能化手段,探索垃圾分类长效常态,助推上海生活垃圾分类逐步从高强度投入的“攻坚战”向常态长效制度化的“持久战”转变。
浦东“城市大脑” 刘思弘 摄
如去年研发的浦东新区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全程监管平台,是浦东“城市大脑”中的专业专业子模块。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平台清楚掌握分类垃圾“轨迹”,实现对垃圾来源追溯、源头车载称重、作业路线监管等内容;长宁区华阳路街道在“一网统管”平台中新增居民区垃圾分类、沿街商铺垃圾分类、单位垃圾分类的三大类子菜单,将14小类44项工作标准细化到位;青浦区重固镇率先在佳兆业小区垃圾箱房引入了一套磁感应喷淋消毒除臭系统,可以有效去除湿垃圾异味……
从“加分项”到“必答题”,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已成为解决垃圾分类难题的法宝,更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必杀技”。
 
超视觉垃圾分拣机器人 上海交大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上海交大三个研发团队研发的垃圾分类硬核“低碳”成果:“看得见”可回收物的垃圾分拣机器人,可精准识别可回收物;餐厨垃圾输出电能,给手机电脑充电;废弃虾蟹壳,通过温和无污染的新技术“变身”有用资源……源源不断的“黑科技”,让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垃圾摇身一变,成了多样化资源,也初步促进垃圾分类产业规模化,效益化。
终端:垃圾去哪里了?
破解“垃圾围城”之困
上海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都去哪了?经过市民分离出来的干湿垃圾,在终端将经历怎样的旅程?记者在跟踪末端处置工作之后,感受到妥妥的靠谱。
 
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供图
有着“水蓝宝盒”之称的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大楼的外观十分现代化,内部的样子也完全“颠覆”人们对传统垃圾焚烧厂的想象,没有漫天的浓烟、扑鼻的臭味、脏乱的场景,倒是像进了一个“智慧工厂”。透过室内三楼的玻璃窗,可以看到中央控制室内的工作人员,正井然有序地指挥调度。
 
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供图
“老港二期是上海垃圾处置单位中最‘聪明’的,现场生产所有数据都能在中控室内接收、自动分析、自动反馈,最终自动控制所有现场设备运行。”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总经理朱四六表示,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生活垃圾处理厂,可日处理生活垃圾6000吨,全年可处理生活垃圾200万吨,发电约12亿kWh。
 
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供图
实行垃圾分类给末端处置也带来了显著变化,朱四六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垃圾分类后,干垃圾热值大幅提高,每吨垃圾的发电量增加;由于垃圾性质变化和焚烧过程更稳定、彻底,减少了二恶英和重金属的产生量、排放量;垃圾含水率降低,渗滤液产生量减少,可以减轻污水处理负荷,对于整体污染控制非常有利。
“经过一年的努力,上海共建成‘一主多点’共18座末端处置设施,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每天达24350吨。”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说,今年上海将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破解“垃圾围城”之困。
未来:
攻坚战转入持久战 共同答好治理卷
邓建平将上海在垃圾分类上的进步概括为“加、减、乘、除”:“加”,体现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实现增量;“减”,体现在干垃圾处置量减量;“乘”体现在垃圾分类社会效益倍增;“除”体现在环境污染点大幅减少。
“据我所知,在上海垃圾分类工作推出立法之前,已经进行了长达10年多的调研及储备的可行性分析工作。”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副院长何义亮表示,作为城市的系统工程,上海垃圾分类立法工作谨慎而有步骤,从技术、管理、立法、市政物流等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铺垫。
如今,在上海,垃圾分类装袋、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已经是基本常识,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已然养成“好习惯”,彰显了上海市民的良好素养和国际大都市优秀的文明素质。
作为全国第一个立法推进垃圾分类的省级行政区,上海不断探索、尝试,为垃圾分类“新时尚”在全国更多城市开花结果,分享了“上海标准”,提供了“上海智慧”。
何义亮指出,目前上海垃圾分类最大的制约不仅仅在源头,家庭及社区能不能“拎得清”,最关键在于垃圾分类后如何解决超大城市中的物流运输问题;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过程当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等问题。
邓建平同样坦言,垃圾分类工作任务依然艰巨。针对流动人口的垃圾分类宣传还不够,单位分类达标率低于居住区,个别垃圾清运车辆还存在“跑冒滴漏”等现象。此外,节假日延长投放时段、误时投放点管理、志愿者撤离后续管理等社会关注的问题依然有待深化研究,寻求突破。
“一年的努力,上海在垃圾分类方面,取得了初步的令人欣喜的成果;但是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面临新的挑战。”何义亮认为,目前上海垃圾分类工作只是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未来作为超大城市的长效管理、精细化管理,依然仍重而道远。


人民推荐

大江东|总书记回信了!复旦星火队这样被“真理的味道”滋润

@上海人 这个重要检测价格下调,能进医保吗?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编辑:陈逸飞、陈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