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柬埔寨吴哥时期神佛石雕造像赏析

2015-09-28 柬埔寨柬单网


柬埔寨是一个佛教国家,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吴哥文明,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柬埔寨古代的神佛石像造型。

观音菩萨头像。吴哥时期,巴戎寺风格,12世纪末—13世纪初文物,出土地点为吴哥窟。

在吴哥巴戎庙内,耸立着四十九尊巨型石塔,每座塔皆雕有四面佛,高近四十五米,间距约五米,密匝如林,浩大壮观,撼人心魂。它们半闭的眼睛微微下垂,静观自在,祥和神秘,脸庞浮现的微笑令人心境悠远、顿生宁静。这些大石佛头的典范表情被称作“高棉的微笑”,是吴哥窟雕刻艺术的象征,也是柬埔寨文化的象征。

杜尔迦。前吴哥时期,波利敏式风格,7世纪中叶文物,出土地点为柬埔寨波萝勉省。

杜尔迦女神是雪山神女(湿婆大神的妻子)的化身之一,也是印度教中最受欢迎的女神。按照古印度宗教文献《往世书》的记载:世界曾经 一度被恶魔统治,众神祈求梵天大神降服恶魔。为此,梵天从雪山神女身上创造了一个新女神:杜尔迦。她不仅勇猛,而且力大无比。为了使她具有更强大的力量,每一位天神都送她一件武器。故而,杜尔迦的形象常有十只手臂,或八只手臂,手中分擎三叉戟、转轮、利剑等兵刃。强大的杜尔迦很快战胜了恶魔,恢复了世界的和平与宁静。在印度教中,她是一切正义力量的化身。

佛头。前吴哥时期,7世纪文物,出土地点为柬埔寨。
大梵天。吴哥时期,比粒寺风格,11世纪早期文物,出土地点为班迭棉吉省吾哥比里的皇家寺庙。

梵天是印度教中的创造之神,在造像中,梵天通常是婆罗门祭司装饰,四面四臂,坐在莲花上或乘骑天鹅。梵天的四只手臂象征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也象征心灵(右后方手臂)、智慧(左后方手臂)、自我(右前方手臂)、自信(左前方手臂)。梵天的手中通常握有法器:一只手握有一只汤匙性令牌,代表将神圣的奶油滴入自我牺牲的火柴堆;一只手拿一根水壶,壶中的水代表万物初始,涵盖一切。拿一串念珠,是他计算宇宙时间流逝的定时器。此外他也会拿着象征神圣的《吠陀经》或代表纯洁的莲花。

坐在神鸟上的伐楼拿。吴哥时期,比粒寺风格,10世纪后半叶文物,出土地点为柬埔寨暹粒省。

在早期的吠陀时期,伐楼拿是天空、雨水及天海之神,亦是掌管法规与阴间的神。《梨俱吠陀》中伐楼拿曾经与因陀罗成对合称为“因陀罗伐楼拿”。但是,在《梨俱吠陀》中将之归为阿修罗一族,随着阿修罗在后期的负面含意增多,伐楼拿的职能不断被其他神祇分割,最后下降为单纯的水神(包括海洋与河流)及溺水者灵魂的守护神,伴随着那伽族成为镇守西方的护法。

吉祥天女。吴哥时期,巴普昂寺风格,11世纪文物,出土地点为柬埔寨暹粒。

吉祥天女拉克希米是毗湿奴神的正妻,是一位强有力的女神,掌管财富和家庭。作为毗湿奴神的妻子,她能变化形象伴随毗湿奴下凡:毗湿奴化身为持斧罗摩时,她是达拉尼;毗湿奴化身罗摩时,她是悉多;毗湿奴化身为黑天时,她是鲁格米尼。这尊雕像轮廓精致,肚脐以下系条纹围裙,底部叠成鱼尾状,腰带上有珍珠和花朵图案装饰。头发梳成一个五瓣圆髻,唇线蜿蜒。

夜叉头像。吴哥时期,贡开风格,10世纪前半叶文物,出土地点为柬埔寨柏威夏省。

此雕塑为夜叉神头像。据《毗湿奴往世书》所述,夜叉与罗刹同时由梵天脚掌生出,但双方相互敌人。夜叉与害人的罗刹不同,对人类持友善态度,因而称为“真诚者”。夜叉形象多变,有时被描述为迅速、怖人的武士,有时又被描述为腹部下垂的侏儒。女性夜叉被描述为带有快乐的圆脸、丰满的乳房与臀部的美丽年轻的女子。一直以来,这个头像被认为是来自贡开。2010年通过取样分析,确认它来自女王宫庙。

诃里诃罗。吴哥时期,8世纪末至9世纪初文物,出土地点为柬埔寨暹粒省的罗洛士遗址。

诃里诃罗是湿婆神和毗湿奴神结合的天神,在吴哥时期仍受到崇拜。这尊雕塑的小臂上部后面有一个弧形一直延伸带腿的外部,其上悬挂三叉戟和海螺。不同的装饰纹样将湿婆神和毗湿奴神的脸区别开来。脚踝后方和足外面的石块增强了艺术品的稳定性。此文物出土于人们称为高棉艺术的开端的罗洛士建筑遗址群,吴哥王朝的创立者阇耶跋摩二世也曾建立了数个首都,罗洛士是他建立的第二个首都。罗洛士遗址建筑群现存有巴公寺、神牛寺、罗莱寺等。

毗湿奴。吴哥时期,吴哥窟风格,12世纪文物,出土地点为柬埔寨干丹省的斯雷安比。

毗湿奴是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通常以四臂握有圆轮、法螺贝、棍棒、弓的形象出现。其性格温和,对信仰虔诚的信徒施予恩惠,而且常化身成各种形象,拯救危难的世界。比较重要的十大化身是:灵鱼马特斯亚、神龟库尔马、野猪瓦拉哈、人狮那罗辛哈、侏儒瓦摩纳、持斧罗摩、罗摩、克里希纳、佛陀、白马卡尔基。

毗湿奴。吴哥窟风格,12世纪文物,出土地点为柬埔寨暹粒省。
提婆头像。吴哥时期,巴戎寺风格,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文物,出土地点为柬埔寨暹粒省吴哥通王城城门。

提婆在印度教中是指任何比人还高级的存在体,可能是神明、圣人或半人半神。提婆在佛教中指天上的诸神,是梵天、帝释天等的通称。

坐于那迦龙身边的佛陀。吴哥时期,巴普昂寺风格,11世纪文物,出土地点为柬埔寨磅湛省。
坐于那迦龙身边的佛陀。吴哥时期,巴戎寺风格,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文物,出土地点为柬埔寨暹粒省吴哥通王城。
般若佛母。吴哥时期,巴戎寺风格,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文物,出土地点为柬埔寨暹粒省的圣剑寺。

般若佛母是由大般若波罗密多经,以及般若心经中所化出,是二经的具象化表现,又称为能出三世诸佛大佛母。《智度论》第三十四章曰:“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父母之中母之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此雕像出土于圣剑寺。圣剑寺紧邻吴哥城东北方,相传是阇耶跋摩七世为纪念他父亲而修建的。

佛陀与四护法浅浮雕。吴哥时期,巴戎寺风格,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文物,出土地点为柬埔寨暹粒省吴哥通王城巴戎寺。

佛陀四大护法为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意为“持国”。南方增长天无,名毗琉 璃,意为“增长”。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意为“广目”。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意为“多闻”。这里的护法都是右手持碗,左手持杖。

*****活动通告******


长按二维码关注柬单网

微信号:khmernav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