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城院情 |暑期实践档案:青春不是“走过场”,而是“真锻炼”!
这是官方微信制作的第608篇图文
2017年6月27日中午
“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在红色报告厅
吹响了青春的号角
今天,已距离出征日26天
这群斗志昂昂、热血拼搏的大学生们
又收获了怎样的风景?
宁波大学生实地调查:拒绝“隐居”,海丝遗迹应当重新“上线”
大学生开展文创公益服务 助力乡村旅游文化建设
活化空心村 宁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耕耘梦想
宁波一群大学生改造规划四明山旧址,这样的红色之旅你喜欢吗
......
不知道你是否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新闻?
这些新闻的主角正是我们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
这短暂而又充满挑战的26天
他们做了些什么?
又有什么话想说?
现在
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实践档案”
看看他们从前方发来的报道:
档案信息
团队单位:浙江文学与文化研究会(校社团)
团队名称:“海丝寻踪”调查小分队
团队类型:“一带一路”社会调研团
浙江文学与文化研究会开展主题调研
今年已是第12个年头
继去年对甬江流域16处遗迹进行调研后
今年将调研范围扩大到整个宁波市。
小分队出门每人必备一把“伞”
因为你不知道今天是下暴雨还是开大太阳
每天准备好足够的零钱,做好转n趟公交的打算
8名小分队成员,11处遗迹,
8点出发,18点返校,
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成了他们的“暑期旅行”
他们走访“被人遗忘”的海丝遗迹、分发问卷调查、
常常停下脚步与市民聊聊关于海丝文化的故事
发现遗迹现状堪忧、市民保护意识不足……
昔日繁忙的海上丝绸之路,现在人烟稀少
为了保护宁波海丝遗迹,小分队将根据现状提出保护对策
并呼吁:“拒绝隐居,海丝遗迹应当重新上线!”
“实践活动期间,有时下大暴雨,有时出大太阳,我们小分队8名成员带着一把伞“闯天下”,一共走访了11处宁波海丝遗迹,当我们看到遗迹时,简陋的建筑、石碑,或者萧条的场景,都让我们感到“扎心”,也真的是越来越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海丝遗迹,重视宁波先民的灿烂文化遗产。
档案信息
团队单位:旅游学院
团队名称:“寻根革命老区,传承红色血脉”四明山旧址改造与提升团队
团队类型:“名城名都”建设服务团
70多年前,在余姚四明山麓这片深山密林里,
无数志士仁人与日军、伪军进行英勇斗争,
留下了浙东行政公署等10多处革命遗迹。
如今,社会高速发展,
四明山作为革命历史的见证人,更应该受到重视。
近年来,四明山根据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又蕴含着一种怎样的革命精神?
小分队的成员们就此来到这里…
采访当地居民,
实地调研、了解梁弄镇宣传方案…
为改造四明山旧址,更好地发扬“四明山精神”,
四明山小分队的成员们期待着用自己创意和双手
让质朴元素与现代生活产生有机碰撞…
我们在做采访的时候 刚好碰上一群老党员在做党日活动 其中一个老党员爷爷跟我们讲了很久,在言语中能感受到他对红色革命的这种情怀,因为我们平时很少会碰到这样的人能推心置腹地和我们讲述以前的事情,在他们离开旧址的时候所有的党员爷爷们和我们挥手说再见,还说希望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能把这种情怀和精神很好的传承下去,当时的感触是非常深的!
档案信息
团队单位:艺术学院
团队名称:“助力名城名都,共建灵秀横溪”艺心志愿服务小分队
团队类型:“名城名都”建设服务团
横溪镇素有“鄞南福地,灵秀横溪”之称
近年来着力发展旅游业
并发布了横溪最美小镇文创设计岗位等多个社会服务岗位。
这个自然风景美丽的乡村
怎能少了文化的气息?
一支艺心志愿服务小分队正深入横溪镇梅溪村
制作墙绘、设计横溪旅游衍生品、横溪旅游小使者形象
他们发挥专业优势
用公益助乡村建设推动横溪旅游业发展
打造了一个环境美、人文美相结合的特色小镇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下午突然下了暴雨,那个时间段同学们还都在午休。团队里的几个男生,二话不说拿了伞就往墙绘的地方冲,去抢救我们放在那的颜料画笔等,回来的时候因为雨太大衣服都淋湿了。然后一个个都是满不在意的样子,我们在大本营的女生是又担心又觉得好笑。
档案信息
团队单位:旅游学院
团队名称:“闲倚风车,梦宿清塘”清塘旅游创意开发实践团队
团队类型:“一带一路”社会调研团
清塘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拥有完整的古村落风貌的村庄
而如今 古村仅剩空巢老人,旅游设施落后……
种种问题日益凸显,衰落成了一个“空心村”
清塘创意旅游开发小分队“空降”古村
给村庄带来了一丝希望
他们希望通过什么方式改变这一现象,
拯救古村落的呢?
实地走访、与村民进行访谈
对附近游客进行问卷调查
并与横溪镇镇政府、校企合作单位远见旅游发展机构联系调研
经过小分队成员的头脑风暴
他们希望通过旅游创意开发
将人烟稀少的清塘村
打造成神秘梦幻的“精灵村”
守住古村落这个“最后的家底”
我们团队在7月2号前往了风车公路进行问卷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有一位摄影师向我们讲述了他的感受,早先在风车公路还没有走红时,这里人烟稀少,风景绝美,来到这里让人的心情都意外舒畅,但是现在,能够看到的都是人和满地的垃圾,他说希望我们在清塘村开发的过程中能够注意这些问题。调研结束,这位摄影师很热心的载我们下山,在车上与我们探讨清塘村的开发与见解,使我们团队受益匪浅。
走出教室、走出校园
暑期社会实践成为了我们的“第三课堂”
艳阳酷暑下 我们步履匆忙
汗水沾湿我们的衣衫
却不会阻碍我们积极探索的脚步
“实践才能出真知”
在这样的青年“大熔炉”中
青春不是“走过场”
而是得到“真锻炼”
图片来源:校团委及各实践团队
觉得不错,请给我点赞,欢迎在留言区评论哦,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