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 | 唐燕平(1992级本):27年,未曾离开
【校友名片】
唐燕平,男,中国农业大学1992级农学系毕业生。高级人力资源师,高级企业文化师。曾任北京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团委副书记,北京奶牛中心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党委书记,北京市南口农场党委书记。现任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
7月的傍晚,唐燕平忆起了青春,动了情。社交平台上,他写下这样几句:“无论过去多少年,大学校园生活总是在不经意间浮现在眼前。期间的人和事仿佛刻印在脑海里,这或许就是逝去的青春……”引来数位同窗,留言无不戚戚然。
那天清晨,有着夏日的明快。他把采访地点定在农大西校区,那个心头难以割舍的地方。
“不来学校不行啊,习惯了。”在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唐燕平对我说,“这种感情,不知你能不能懂。27年了,从没离开过。”
中国农业大学是唐燕平的母校。跟母校如此亲密,少有人及。随着聊天的深入,27年感情的意义,清晰起来。
一 、初心·选择
江边小伙独闯北京,全新天地改写命运
1992年,初夏。高考完的唐燕平来在长江边。眼前,滚滚长江,百舸争流。看着湛湛的江水,他想为自己做个决定——大学,我要学什么?
学文学?太想了。往大里说,300多年前,桐城派家乡安庆兴起,每一个从安庆走出来的人,都忘不了那深彻骨髓的故乡文化的滋养。往小里说,自己本来就喜好文学,笔头功夫不错,文科成绩也好。文科,的确是个选择。
一阵风吹过,眼前江水翻腾。唐燕平转而意识到,这江水滋养了家乡,带给了他快乐童年。江畔浅滩,儿时的他和伙伴们追逐戏耍,笑声不断。然而,他们因长江笑,也为长江叹。为了果腹,大片沿江围垦。可防洪能力弱,每每江水一怒,洪水一来,老乡们辛苦种下的水稻会在顷刻间被毁。
不行,要去找希望!为自己,也是为家乡。
与家人商量后,他终于做出了选择。
那个夏末,一辆绿皮火车,从合肥开往北京。哐哧——哐哧——载着进京赶路的人,也载着唐燕平的梦。
14小时后,唐燕平作为当年北京农业大学(后更名中国农业大学)在安徽省录取的一名农学系学生,到了北京站。随后,坐地铁,到西直门,又倒375路公交车,到北宫门,再倒362路……终于,曾经最远只到过老家县城的他,来到梦寐已久的北京,进入神圣的大学校园。
“那天是吴大芳老师到校门口接的我,她把我领到了5号楼宿舍。晚饭吃的是米饭和烧茄子……”虽然他说,那天没怎么激动,但时隔27年,依然保有对细节的清晰记忆,透露着这一天在他心里有多特别。
这一天,的确特别。
因为打这起,在全新的天地,唐燕平开始崭露头角。
二、 大学·奔忙
“课上的暖心,课下的实践,行走的责任和担当。”
1993年。夏去冬来。
13名学生,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因为一个共同的忧虑,站到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
“这段时间农业生产又出现下坡,‘涝’‘旱’不断,粮食减产怎么办?”
“有教授发出警告了,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
“农业学科的学生应站出来,能做些什么?”
连串的问题,灌进13名学生的耳窝、心口。唐燕平,便是其中一员。
大家心急如焚,但早有共识——农业是第一产业,是人民的衣食生存之本,必须重视农业!好,拍手即合,成立农村发展研究会。
那时的北京,远不及现在的繁华。那时的农大,更是地处偏僻。没有私心杂念,不图功名利益。
大家的初心,纯粹得很:为广大农大学生提供“第二课堂”,在社会实践中关注现实,锻炼自我,真正激发 “爱农之心,学农之志,务农之才”;影响学校,甚至农业战线,为改变社会对农业的偏见……
初心纯粹,志同道合。13名农大青年,从此在农大掀起一道风。
唐燕平当属其中的积极分子。念及家乡,念及父老,更是动力满满。
用功一学期,暑假来临,多少学子想就此歇息。但唐燕平的暑假,都是大写的“农”。
烈日当头,汗水直流。带领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走山西,又山东,探农业大省,找贫困农村,驻扎一月余,与农民乡亲同吃住。唐燕平说,他是农民的儿子。走在农村的土地上,很亲切。
因为有爱,所以耐得住。因为有心,所以够专注。
同样是暑假驻村调研,唐燕平拿出的报告总能脱颖而出,甚至“一鸣惊人”。带着对农业增产农民却不增收问题的研究,调查报告《农业大省农民收入增长滞后于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获当年举办的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撰写的社会实践报告被人民日报刊载。
“脱贫致富”是现在的热词,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就敏锐地关注了,他撰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老区农民走向市场面临的困扰和对策》论文,获得“首届全国为老区脱贫致富,步入市场经济献计策”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一等奖。
而这,只是唐燕平社团活动成绩的一部分。
刚进校园不久,他便加入大学生记者团。对文学的爱得到寄托,妙手著了不少文章。他时刻关注校园生活,撰写的长篇通讯《特困生路在何方》,获北京市高校校报好新闻一等奖,被新华社发了通稿。
“大家知道这个字念什么吗?来,跟我读……”周末时间,清河儿童福利院总能迎来几名大学生。骑上自行车,穿过乡间小道、菜地果园,俊男靓女们不是去郊游,而是大三的唐燕平倡议成立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家去做志愿服务。
柔和的灯光,笔尖在纸上簌簌有声。彼此交流最近的阅读心得,互相看看你我的最新作品。那是又一个唐燕平参与成立的社团,静流文学社。
每天都有专业课,一年一个社团。唐燕平的大学,过得很忙。但他认为,“值!”
值,是因为确有收获。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校园文化”这个概念在很多校园并不成熟,但唐燕平就独到地认识到社团的重要。敢为人先,为众人之未为。在一个又一个社团的日子,唐燕平“真的被锻炼了很多”,对他的影响直至后来的社会工作。而包括他成立的社团,日益渐多的社团给农大校园带来了新气息、新文化、新动力,甚至绵延至今。
值,是因为学以致用。
这里的学,有专业老师的课业传授,也有农大教师的朴实气质与治学精神。有个情景,总在唐燕平脑中回荡:试验田,田垄齐整。60多岁的老师,弯着腰,手拉一根细绳,近近地瞄准,只为将麦粒均匀地放进每个坑,科学育种。这是农大教师认真治学的缩影,他们让唐燕平懂得,什么才是科学务农,对待农业应有怎样的态度。而这,都在他日后驻村调研、关注“三农”问题中得以体现,才让那些被遗落、掩藏在角落的农业问题得到重视。
如今,又逢毕业季。唐燕平忆起当年校园学习与调研的岁月:
“一季闻花,一季听雨,一季迷惘,一季成长。课上的暖心,课下的实践,行走的责任和担当。”
于我,这不只是两句诗意的话。感动中,读懂了他的心意。钦佩。
大学期间的唐燕平(右二)常与同学到田间地头做科研实践。
三、 工作·“三农”
“重视农业,农大人正在而且应该站在第一线。”
前不久,有部门公布了关于乡村振兴的调研结果。乡村振兴,这个被明确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战略,将关系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推到了全党工作的前沿。
结果一公布,“三农”“乡村振兴”这些字眼像有磁力般,引得没太有时间刷手机的唐燕平,静下来读了一番。
读罢,他分享到“朋友圈”,“这篇调研报告相对客观真实,点赞”。
能做如此评价,必当有自身见解。
“乡村要振兴,必得因地制宜,外加产业的支持。假若只有山清水秀,没有相应产业,同样难以脱贫。”
“工作后,你还像当年那样关心农业问题吗?”没有顺延他的观点,我故意将问题转了弯。
“当然,关注‘三农’,我真停不下来,放不下。”
话匣子被打开。作为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讲起现在为“三农”所做的事,唐燕平如数家珍:
健康扶贫,铸就希望。大爱无界。北京三元的爱已经跨越大半个中国,已在海南、贵州、河南等贫困地区的学校推行“学生奶”。唐燕平坚信,孩子们喝了优质的健康奶,身体有保障,未来就会有希望。
教育扶贫,扶志扶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乡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活灵魂”,是农村学生认识世界的“导航员”。好的教师与教育,关乎一个孩子及家庭的命运。为此,唐燕平和同事们结合北京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为贫困地区培养乡村教师。
“停不下”“放不下”地关注“三农”,与职业有关,当然,也成了他多年的习惯。
那时青葱少年,如今人到中年。他看到了中国农业由弱到强、由被忽视到成为国家重要战略的变化,但不变的,是母校给他的烙印。
这烙印,是“农大人”的身份认同与责任使命,是他对母校校训“解民生之多艰”的践行,更是他对农业发展的执着的梦。
聊天中,唐燕平总会提及农大的老师和校友。他说,“农大人”这个烙印,让他骄傲。“‘曲周精神’就是最好的例证。农大依然有那么多老教师,热爱土地热爱农业就是他们最朴素的追求,还有很多的大学生村官、基层扶贫干部,都是从农大校园走出去的。中国必须重视农业,而我们农大人正在应该站在第一线。”
四、 校友会·“三服务”
母校资源+校友资源+社会资源——强强融合
10月16日,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校庆日。2015年的这天,农大校园建设再添一喜——新图书馆项目要开工了!
这可是大项目,热心校友唐燕平灵机一动,干了件大事。用他的话说,是顺势“做了个实验”。
“学校启动了新图书馆项目,欢迎北京校友会的兄弟姐妹们尽份力量,参与众筹……”
抱着试试的想法,唐燕平把这条信息发进了北京校友群。
结果,竟把学校负责财务的张老师惊着了。“那会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微信转账的信息一会儿一条,全是咱北京校友的,真是没想到。”
要说这些校友,上到70多岁高龄,下到刚毕业的学生,有的是基层工人,有的是企业老板,短短几天,竟有800多人参与,筹集款项23万元,用于学校图书馆“北京厅”的建设。年龄跨度之大,参与范围之广,效果之好,让唐燕平惊喜之余,感动不已。
“为母校捐赠,以往几乎就是有实力校友的事,某种意义上‘剥夺’了更多数校友的参与感。”唐燕平面露自豪,“此次众筹‘实验’是成功的,也证明了我们北京校友对母校的爱与凝聚力。建好‘北京厅’,为今年母校校庆献礼!”
为了校友工作,唐燕平的确花了心思,耗了心血。
自担任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校友会秘书长、会长以来,唐燕平与校友们一起,做成很多。他推崇“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的“三服务”理念,成为北京校友会工作的“准绳”。
服务校友。爱校友,如同爱手足。“谁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大家能拉一把就必须拉。”唐燕平谈起最近的事,“有个校友,孩子不幸得了白血病,我组织了校友一起想办法,现在孩子已经进行了手术,很顺利。”如果说,救急等于雪中送炭,日常活动更可以强化向心力。逢年过节的嘉年华、橄榄球羽毛球等各种球类俱乐部、主题深刻的读书会等,昔日的同窗重逢,获得友谊、欢乐、健康、知识,归属感与认同感交合,大家感到很“富足”。难怪唐燕平总说,“要把北京校友会打造成北京校友的精神家园”。
帮与被帮,应是怎样的状态?唐燕平有他的思考。校友不能一味单方索取校友会或其他校友的帮助,而是要形成“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文化,当每位校友都去思考“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时,校友会这个平台就有了最大的意义——母校资源+校友资源+社会资源,强强融合。
服务母校。爱母校,让学校以我为荣。瞧,北京校友会为母校奉献的,何止是图书馆的“北京厅”,还有“校友钟”,各类活动与合作……最重要的是,服务母校与服务社会常是有效融合的。
这种融合,也总离不了“农业”这个主题,而唐燕平,总是其中的推动者。
一边是学校知识渊博的教授、先进前沿的技术,一边是有实践经验的校友专家,一边是奋战在我国脱贫攻坚最一线的扶贫干部。“我们来对接!”北京校友会牵头,一场关于脱贫攻坚战中农业技术应用的专题研讨会便成功召开。智慧的供给与需求被打通,校方的研究成果得以转化,农业问题得到解决,双赢。
而这,就是唐燕平最愿看到的。
五 祝福母校·祝福农大人
农大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赞誉。专注,沉静,应是农大学生的关键词
他总说,母校确实有魅力。“学校一年一变样。学科建设和校容校貌发展、改善很多,校园文化浓厚,学生面貌也更好了。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赞誉。”
今年是母校116周岁生日,唐燕平深深祝福着母校,祝福着校园的学弟学妹。少了虚华浮夸,多了实在的心里话,他说了两个关键词——专注,沉静。
“看准一件事,就要有专注的品质,坚持到底。而沉静,不是让人远离生活的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一尊烛,照亮自我。”他认为,做到这两点,就能有所成。
不久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叶敬忠的毕业致词,被很多人“刷屏”。而这位学长、好友的致词,让唐燕平赞同不已。“朋友圈”里,唐燕平写下这几句:愿毕业生能够保持纯真与真实,能够时刻深入自己的内心,倾听良知发出的声音!其实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何尝不是也要时刻秉持这样的初心。
我相信,他的祝福里,饱含对毕业生及母校的爱。
我更相信,初心不忘,前路必有光芒!
祝福。
注:本文曾刊载于校友通讯《稼缘——咱们校友这几年》2015-2019合辑
“
往期回顾:
文/苏 艺
编辑/苟佳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