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读|立秋:暑去凉来秋意浓

2016-08-06 中国网




▼立秋(8月7日9时53分)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中国自古以农立国,立秋,标志着收获的黄金时节的到来;同时也是暑去凉来,阳极阴生,万物由胜而衰、进入衰败肃杀的开始。


立秋

太阳黄经135 °,七月节


立秋为七月节。春为生,熟为秋,熟为轻,所以秋为轻盈展翅,由此才称“飞龙秋,游上天”,有秋高气爽。


春花秋月,花为温馨,为繁;月为清寒,为简;由此秋夜明,秋风白,才有碧水秋素,秋水为神玉为骨。


而秋明空旷,野色浩无主,也才秋波横流,秋爽媚人,秋怀难耐。如此理解收成之季才好。


立秋三候


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暑去凉来,晨起白雾。不同于暑天中的热浪滚滚,清爽的凉风时至,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待夜凉人静之时,明月如霜,佳音如梦,萬重青山秋生起,一鐮勾月入江中。


一候,凉风至“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凉风是西风肃清之风,肃清是为收敛,秋为“揫”,“揫”就是敛聚。


二候,白露降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凉风来,露珠晶莹变白,白是秋之标识。但露尚未凝滞,还能在阳光下滚动。东汉刘熙,草木感知一年一度将凋零而忧,由此“露红凝艳数千枝”,亦成一种壮美悲怆。


三候,寒蝉鸣丨 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古人硬要分辨寒蝉小而青紫,其实应是蝉秋凉后发声困难,知生命将尽的变声凄切。碧树未摇落,寒蝉已悲鸣。




|大暑·诗词|




秋风词

李白 · (唐)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山居秋暝

王维 · (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词

刘禹锡 · (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 (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立秋

刘翰 · (宋)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习俗


“立秋”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的仪式。那么自古以来,立秋在民间又有着怎样的风俗呢?



贴秋膘丨秋风起,胃口开,人们要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戴楸叶丨老北京习俗,立秋日戴楸叶(妇女儿童以楸叶剪成花样,取其秋意),吃莲蓬、藕,赏苿莉、枙子花,也要吃肉来“贴秋膘”。



“啃秋”丨“啃秋”,也称“咬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立秋日,全家围着啃个西瓜,就是啃秋了。




立秋养生

立秋后,天气凉爽但比较干燥,加上不稳定的气温,给身心都会带来一定影响。应培养乐观豁达的胸襟,保持心情舒畅,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


立秋昼渐长夜渐短,昼夜温差逐渐增大。中老年人、慢性病者、抵抗力较差者要特别注意,不要长时间吹风扇,空调不要开得太低,注意通风换气。



饮食

燥则润之

养阴清热

润燥止渴

清新安神



食果


首推:莲子


红枣、桂圆、南瓜、梨子、核桃



进补


首者:银耳


百合、蜂蜜、乳品



-END-



关于立秋,你还有什么想和小编唠唠的?



「晚安啦」





读来读往

如果你有自己的作品或者欣赏的文章适合“夜读”,欢迎分享给我们。

投稿/荐稿邮箱:misd-zhiban@qq.com


传递阅读时刻,分享阅读感悟。

更多精彩


点击图片阅读↑大暑: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点击图片阅读↑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点击图片阅读↑夏至: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更多“节气”

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