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 | 94岁双目失明抗战老兵,终于摸到了强大的祖国
“
昨天,94岁高龄、双目失明的抗战老兵钱建民亲手摸到了国产新型坦克。老人终于实现多年夙愿,他很激动:
现在的坦克和当年不一样,国家强大了!
12月11日,94岁高龄、双目失明的抗战老兵钱建民亲手摸到了国产新型坦克。
这距老人12月5日提出这一心愿只过去了六天。六天时间里,志愿者、各地媒体等多方力量都在为老人的心愿忙碌、奔波。钱建民说,对年轻时选择当兵的决定,无怨无悔,希望死后把遗体捐献出来作医学研究,“这是我能够为国家做的最后一点事。”
老兵摸着坦克走了一圈
12日一大早,钱建民穿上为抗战老兵统一发放的衣服,胸前挂着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章,在家属和志愿者等人的陪同下踏上了完成心愿的路途。
这次帮钱建民完成“摸坦克”心愿的是苏州的某坦克部队,从无锡到苏州的车上,钱建民显得异常兴奋,唱起了当年在部队学过的军歌,并不断地跟身边的人交谈。
关爱抗战老兵团团长袁健介绍,钱建民在家属和志愿者的陪同下到了部队,部队里的官兵开着六辆坦克同时出库,六辆坦克的官兵下来之后向老兵钱建民敬礼,老兵也向解放军官兵敬礼,“场面非常震撼”。
随后,钱建民在部队官兵的搀扶下摸了坦克,袁健讲述了整个过程:
老人走得很慢,他最先摸到的是坦克前面的挡板,然后缓缓地摸着坦克走了一圈,不停地跟介绍的官兵交流,说当年的坦克是什么样子,然后官兵告诉他现在的坦克是什么样子的。
最后老人的手摸着坦克很久没有离开,显得非常激动。
谈到这中间的过程,袁健表示,社会上曾有人对老人的心愿有过一些质疑。但是爱心人士还是相当的多,部队也非常支持,所以一切都还是很顺利。
袁健说:“老人的心愿很单纯。他一辈子都是坦克兵,以前开的坦克都是国外进口的。我们中国没有自己的坦克。所以他想在自己临终之前,能够摸一下中国的坦克。”
身穿“抗战老兵”纪念制服的钱建民
钱建民1922年9月出生于江苏无锡,今年94岁。据钱建民称,1940年他在重庆考入“陆军机械化学校”,分在战车学生队学习战车驾驶以及战车指挥。他记得当时学校的教育长是徐庭瑤,1943年初毕业,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17期毕业证。
钱建民1943年随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对日作战,在他的记忆里,1944年3月8日是最骄傲的一天。那天钱建民和战友随同战车一营到野外训练,他们开出驻地很远,钻入原始丛林,忽然发现公路边有很多茅草房,有日军进出。日军同时也发现了他们,随后连长命令17辆坦克迅速散开,一起开火。
钱建民说,这场战斗中被打败的是日军第十八师团司令部。这次战斗缴获了完整日军装甲车2辆,战利品中最有价值的是日军十八师团关防大印,这枚大印是日军十八师团用来发布作战命令的。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将军,事后还给钱建民的连队送了一辆吉普车,上面写着“AF1中国装甲NO.1”。
1945年,钱建民在贵州镇远县山区拯救难民时不幸被冷枪击中下巴,眼睛被溅起的玻璃刺伤,最终双目失明。而当时缴获的日本十八师团司令部的印章,至今仍被钱建民安放在床头柜里。
“老兵心愿”引发网友2万次转发
12月5日,关爱抗战老兵团的志愿者发起征集抗战老兵心愿的活动,当问到钱建民时,他怀着忐忑怯怯地说:“国家先进的坦克装备也是可以摸到的?”
志愿者称,当时听到老人的这个愿望挺惊讶的,因为94岁的钱建民双目失明71年了,每个月靠国家发放的补助生活,“本来想着帮老人多申请一些补助,提高一下生活水平,可是没想到老人最先想到的是摸一下国家的坦克”。
1945年双目失明前的钱建民
随后,志愿者把老人的这一心愿在网上发出寻求帮助,转发量超过两万。
志愿者说,钱建民也没想到自己的愿望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可随之而来的还有部分网友的质疑,有人对老兵“第十七期黄埔军”的身份持怀疑态度,有人则认为此举涉嫌炒作。
记者联系到老人的女儿小慧女士,她称家人看到了网上的议论,钱建民还曾一度打消“摸坦克”的心愿。“但是真的就是真的,我们不理会这些声音。”
志愿者介绍,钱建民虽然已是94岁高龄,听力不是太好,但记忆力很好,“他至今还记得当时一起当兵时战友的名字,也记得在缅甸打仗时候的事情”。
希望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
志愿者介绍,老人在摸到坦克的那一刻哭了,“老人虽然看不到,但是能明显看出他脸上的激动”。
钱建民在“摸坦克”的时候说了一段话:“过去的武器和现在不能比了,科学一天比一天发达,老一辈的心愿是大家一起努力,把中国建设好。部队的弟兄们把祖国保卫好,维护好和平社会。”
完成了“摸坦克”的心愿,记者问钱建民是否还有别的心愿,他表示:“我24岁成为一个盲人,至今已经71年,一个废人能活这么久,都是社会各界的关心,希望死后把遗体捐献出来作医学研究,这是我能够为国家做的最后一点事。”
问到老人再回到年轻的时候,是否还会选择当兵,“无怨无悔”,钱建民说:“我20多岁去缅甸上战场的时候,就已经做好杀身成仁的准备,也没想过能活着回来。虽然现在我双眼看不到了,但是我没觉得这是一件不幸的事。”
对话:我永远记得1944年3月8日瓦鲁班的那个黄昏
由于94岁高龄的钱建民,听力和语言能力已存在较大障碍,记者在钱建民家人和志愿者的帮助下与其完成了对话。
钱建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抗战时期与他同在战车部队的战友的名字,记得那个时代他接触的战车型号。钱建民说他永远不会忘记1944年3月8日在缅甸打败日本十八师团司令部的经历。
记者:您都在哪些地方打过仗?
钱建民:总共就打过两年仗,从1943年到1945年,是在中国驻印部队,打仗的地方在缅甸的北边,实际参与的战斗不多,因为缅北地形很复杂,都是山区、野人山,发生实战的机会少。
记者:您还记得当初跟您一起打仗的战友吗?
钱建民:记得。我毕业的陆军机械化学校的教育长叫徐庭瑶,学校教育处长有两任,刚进学校时是钱震荣,钱震荣后来调职了,接替他的教育处长叫章培。我入伍训练队长叫吴道叔,兵科训练队长叫赵国昌。
后来到了中国驻印部队,记得印度战车三营营长前后有三任,依次是吴文芝、廖家齐和席代瑜。战车三营第一到第四任参谋分别是:王槐、邹代伦、宋庆堂、欧右利。还有个汽车训练班主任叫钱立,教导团团长是易德明。
记者:您说1944年3月8日是永远记得的一天,那天发生了什么事?
钱建民:1944年3月8日那天黄昏,战车营在瓦鲁班。那天我们打败了日军第十八师团司令部,缴获了完整日军装甲车2辆,特别是用来发布作战命令的日军十八师团关防大印也被战车营缴获了。
记者:抗日战争年代的装甲车是什么型号?什么样子的?您那时是驾驶装甲车吗?
钱建民:当时战车有2种,一种15吨,一种30吨的。15吨坦克配置4个人,30吨坦克配置5个人。其实战车部队也就在瓦鲁班风光了一把,在战场上作用不大,因为缅甸都是原始森林,坦克开不起来。
记者: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想摸一下中国自己的坦克?
钱建民:这个心愿是最近才有的,我一直对装甲车有很深的感情,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再摸一下我们中国自己的坦克。
中国网
All About China
中国网客户端
上!线!啦!
9种语言
近80个特色栏目
辐射200多个
国家和地区
共同讲述
同1个中国故事
中国网——你从未和中国如此接近
追责 | 最执着的行贿人:23年向同一人行贿,哪怕对方退休…
提醒 | 微信好友把你误删了,要求重新添加?!当心又被套路了…
(来源:中国网综合自北京青年报)
本期编辑:李兆彧
本期校对:张安
投稿邮箱:misd-zhiban@qq.com
中国网期待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