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前忌口
健康 | 生什么病,忌什么口,留着这张表,不用问医生!
注意了!!在中国网官微后台回复相关关键词:“养生”、“实用”、“八卦”……可以看到更多内容哦!
生什么病,忌什么口?
给你一张最全生病饮食禁忌表,
真是太实用了!
感冒
香蕉,橘子,芦荀汁,冰,羊肉,姜母鸭,烟酒。咳嗽
冰淇淋,橘子,炸,烤,辣,花生,酒。急性胃炎
油炸食物,酒,辣椒,糯米。慢性胃炎
生冷食物,酸酵食物,甜食。肠炎
香蕉,蕃石榴。
急慢性肝炎
鹅(鸡,鸭)肉皮,肥猪肉,烟酒,不熬夜。心脏病
暴饮暴食,高胆固醇,太咸食物。肾脏病
啤酒,汽水,咸鱼,笋干,咸菜。糖尿病
甜,酒,油腻,炸烤,高热量食物。低血压
芹菜,宜早睡多运动。高血压
太咸食物,蛋黄,动物内脏。消化性溃疡
豆类,竹笋,咸菜,糯米类品,酒,菠萝,辣椒,番石榴。跌打骨膜炎
香蕉,竹笋,酒,酸菜,辣椒。跌打损伤
猪头骨肉,醋,花生,甜食,香蕉,啤酒。痔疮便血
烟,酒,辣椒,油炸食物。风湿性关节炎
啤酒,香蕉,肉类,避寒露水。过敏性体质
(荨麻疹,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海产,芋头,芒果,冰,桂圆,荔枝。脑神经衰弱(失眠症)
辣椒,酒,咖啡,葱,蒜。胆囊炎、胆结石
鸡蛋、肥肉、辛辣食物。慢性结肠炎
海鲜、水果、鲜奶,但酸奶可吃。头痛
烟、酒、茶、公鸡、螃蟹、虾、鹅肉、羊肉、狗肉。胸痛
肥肉、海鲜等。腹胀
咸鱼、腐乳、咸肉、肥猪肉、羊肉、狗肉等;海鱼、蟹、虾、公鸡、菠萝、醋等。腹痛
狗肉、肥猪肉、羊肉、海鱼、虾、蟹等;冰制品、酸菜、坚果、糯米类。胃痛
浓肉汁、肉汤、辣椒、浓茶、酒、味精、粗粮、芹菜、韭菜、藕、豆芽、蒜、泡菜等。呕吐
烟、酒及葱、蒜、韭菜等腹泻
肥肉、海鲜等;辣椒、葱、蒜等。哮喘
烟、酒、海腥、虾(尤其是油爆虾、醉虾)、螃蟹、桂鱼、黄鱼、带鱼、鲥鱼、肥肉、鸡蛋等;雪菜、芥菜、黄瓜、米糟、酒酿等发物;豆类、红薯、土豆、汽水等。牙龈出血
油煎炙炒、大椒、生姜、洋葱、韭菜、胡椒及酸醋腌过的食物;虾、蟹、海鱼。鼻出血
辣椒、生姜、胡椒、花椒等;油煎炒炸、海鲜等发物。便血
鸡汤、肉汤、甜羹;烟、酒、葱、蒜、韭菜、辣椒。水肿
烟、酒及醋、葱、蒜、姜等;虾、蟹、海鱼、南瓜、雪里菜等。眩晕
酒、葱、蒜、韭菜、洋葱、辣椒等;肥肉、羊肉等。心悸
烟、酒及浓茶、咖啡;咸鱼、咸肉等。便秘
热性便秘者,忌酒(啤酒、汽酒除外)、咖啡、浓茶、大蒜、辣椒等热性辛辣刺激品;虚寒性便秘者,忌食生冷瓜果及冷饮。肺结核
辣椒、洋葱、韭菜、生姜;烟、酒。黄疸
酒、鱼、虾、肥肉、煎蛋、葱、蒜及生冷瓜果。中风
狗肉、鹿肉、酒、胡椒、大蒜、热性鱼,如黄鳝、泥鳅、草鱼、胖头鱼、白鲢鱼。按病情或时间忌口
亦称防病忌口,或食养忌口。此阶段的忌口,主要是依据人的体质、年龄、特殊生理期、好发病史及所处的地域、季节等来进行日常饮食禁忌。
1、根据体质忌口。若体质偏热,属阴虚阳亢之体,或实热体质者,忌食温热、辛辣、生火助阳食品,如牛、羊、狗肉等;若体质偏寒,属阳虚体质者,忌寒凉生冷伤阳之品,如冷水、冷菜,属寒凉性质的水果等;若体质属于痰湿者,身体肥胖、面白、舌苔厚腻,则忌食油腻。
2、根据年龄忌口。中医认为,少儿体质为“纯阳之体”,忌过量食用辛热、温腥、助阳之品,以防更旺“纯阳”;而老年人,则“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因此,老年人应注意清淡养阴,进补亦以清补、平补为主,少食过于滋腻的食物,如狗肉、海味、鹿茸等。
3、根据地域和季节忌口。如地处高寒、寒湿地区(季节),则忌食寒凉性质的食物如苦瓜、冷饮、冬瓜等,以防伤阳助寒;地处温热地区(季节),则辛辣、助火、补阳之类食物不宜食,如辣椒、羊肉、酒、肥肉等;若处于癌症高发地区,则忌食腌制食物。
4、根据病史忌口。如有胃病史,则当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对厚味滋补的食物则当敬而远之;有高血压的人,则应低盐饮食。
5、根据特殊生理期忌口。如妇女月经期,应忌食生冷寒凉之物;孕前忌食滑利上火之品;产后忌寒凉收涩之品等。
生病中忌口
生病中忌口,主要是指患病过程中的饮食禁忌,目的是为了减轻病情,帮助康复。可分为一般性忌口、因病忌口、因症忌口、因药忌口等。
1、一般性忌口。病中多脾胃运化减弱,因此,应忌难以消化的生冷硬食。
2、因病忌口。如哮喘病人忌发物;失眠病人忌饮浓茶,忌晚餐过饱;消化道疾病患者忌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忌食生冷。
3、因病忌口。针对出血病人,应忌食温燥食物;水肿病人,应忌重咸味。
4、因症忌口。病人服用药物时,必须忌食对所服之药产生不良影响的某些食物,具体禁忌应药而异。
生病后忌口
一般人们会认为,生病后就可以不用忌口了,于是又开始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结果使疾病复发。
其实,生病后也应忌口。病后邪去正伤,往往需要靠饮食调整使机体渐渐康复,且大多数疾病的复发,也与饮食不当有关。
一般而言,病后的进食,宜以流质、半流质、软食、硬食而循序渐进,忌病后大鱼大肉。
这张表简直太有用了!
一定要收好~
(来源:养生中国)
本期编辑:李兆彧
本期校对:张安
投稿邮箱:misd-zhiban@qq.com
中国网期待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