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 小编新春走基层:带你看透小小粮库背后的天下粮仓

2017-02-09 邵子洋 中国网

注意了!在中国网官微后台回复相关关键词“我向总理说句话”、“补贴”…可以看到更多内容!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未来对各方而言,都充满机遇。龙江粮仓在这场“政策化”转向“市场化”的变革中,也许会有阵痛,但过后便是新生。


记者:邵子洋


一月底,黑龙江省多地低温已经达到零下20度,人们瑟缩在厚重的衣服里迎接新年。与严寒天气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黑龙江的粮库建设与发展正热得发烫,全省2016年内投建超千万吨粮库库容,仍有千万吨在计划中。


仓廪实则天下安,作为人口大国,粮食收储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各地的国有粮库实为中央常规和战略储备粮食的前沿阵地。大年初四,记者来到位于肇东市铁东区的黑龙江绿农集团肇东粮油储备库探访粮库主任朱传林,一窥基层粮库之风貌。


作为国内最大的玉米、优质粳稻和大豆产区,东北一直是重要的粮食生产、调运和储备基地,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粮仓”和粮食市场“稳压器”。在国家深化东北国企改革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黑龙江省国资委与浙江省农发集团重组原黑龙江新良粮油集团,由双方出资组建股权多元化国有企业,重组后公司更名为黑龙江绿农集团。2015年3月的这次重组,既是发挥两省粮食产销优势、深化产业合作的有效途径,更是符合国企改革方向、推动农业创新发展的典型案例。“重组后集团面貌焕然一新,粮库也借了东风,大家都更有干劲儿了!”深耕一线二十多年的朱传林谈到这两年粮库的变化时,抑制不住满心的欢喜。

肇东粮油储备库主任朱传林


作为老一辈的一线储粮人,拉林两年、虎林五年、讷河两年……朱传林将大半的青春都献给了黑土地。在粮库办公区的两层小楼里,朱传林向记者回忆了来到肇东粮库两年来的点滴历程。


扩地建仓 为耕者谋利

初到肇东,朱传林即为粮库收地东奔西走。经过他三个多月的努力,粮库获批了两万平米的土地得以扩建粮仓,为下一步扩大粮食收储规模奠定了基础。2016年2月,朱传林多方筹措资金,为粮库新建完成31个钢结构的“千吨囤”,内部承装国家政策性粮食35090吨。

办公楼上标语:为耕者谋利 为食者造福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有粮库的盈利模式主要依靠国家给予的粮食收购及仓储财政补贴,这些千吨囤每年可为粮库带来经济效益302万元,大量消化掉了农民手中的冗余粮食。截止2016年底,肇东粮库库存粮食总量达到71000吨,其中国家政策粮库存59000吨,浙江地储粮12000吨,既圆满完成了国家储备指标,也部分解决了当地农民卖粮难的困局。


宁流千滴汗 不坏一粒粮

“在基层工作,最重要的是抓细节”。朱传林细心,不仅对粮库的每一个粮仓了如指掌,连哪个地方有规章制度、宣传标语、安全警示牌都一清二楚。

这座仓内装满玉米,标语“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为朱传林所挂


保障每一粒粮食安全,不仅是粮库的信条,更是储粮人的理想。为警示安全,提醒员工注意各项规章制度,朱传林在库区内增添标语7处,宣传牌27个,使各项要求潜移默化深入人心。经维修改造,集登记、检验、听票、结算等功能于一身的售粮农民综合服务大厅也已初具规模。


完善设备 粮食减损增效

为增仓容,粮库的4.3万吨保温钢板仓项目于2016年6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全部完工,有效仓容增加到了9万吨,新仓有效实现了粮食减损。同时粮库坚持设备领先,新建日产干粮300吨的新型烘干塔一座,新型塔热效高、出粮好,烘干费用明显下降。同旧塔相比,节约的煤、电、人工等费用让粮库三年即可收回建造成本。

粮库现场


朱传林按照“改造仓房、改造设施、改造环境,提升收储机械化水平、提升储粮科学化水平、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 的原则,对机械设备、储粮设施进行科学地维修改造,避免重新购买而造成的不必要浪费。朱传林表示,“科学手段也得跟上,我们下一步还要努力推进粮库智能化,实现绿色储粮。”


粮企重组如重生

近两年来,国企重组明显提速。在处置长期亏损的“僵尸企业”、化解产能过剩方面,兼并重组是国企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对黑龙江绿农集团而言,重组无疑达到了“1+1大于2”的效果,企业效益连年增加。重组前,原黑龙江新良集团由于资本布局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管理制度混乱、冗员多等原因,欠款和债务问题较多,人才流失严重。经过全方位的联合重组,绿农集团的战略、管理、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得到了重新优化配置。


目睹集团经过领导班子优化整合、人员重新竞聘上岗、加强预算制度管理等一系列有效的整改后,重组前曾打算跳槽离开的朱传林信心十足地留了下来,“企业文化也进步了,过去是‘要我干’,现在是‘我要干’”。上行下效,在粮库薪酬分配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方面,朱传林加大了员工绩效工资和奖金的比重,收入分配向经营一线倾斜、向创效益者倾斜。“这次年终奖,最少的人也能过万!”朱传林笑着说。

存储的中央事权粮食


过去,由于有国家“托底”,每到新粮上市粮库只需开库收储即可。而随着国家收购政策的调整,粮库也要尝试主动找客户找市场,压力与机遇一并降临。对粮食加工企业而言,租用粮库或者向粮库购买代储代收服务将成为双方深化合作的重要手段。未雨绸缪,朱传林带领粮库积极转变经营观念,利用自身拥有的设备、场地、仓储技术优势,开展灵活多样的经营。在他看来,进行贸易粮收购、为农民和企业提供代烘代储服务等业务转型是基层粮库为国家减轻负担、进一步保持活力的新思路。


农业转型之路

记者采访结束后不久,2月5日,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连续第十四年将中央一号文件锁定在“三农”工作上。推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靠科学手段更靠政策机制,比如深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等。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供给结构,跟上消费需求升级的节奏。1月7日到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中,国家强调了“鼓励多元主体收粮、鼓励企业和农民多存粮、努力减少政策性库存增量、引导农民调整粮食品种结构、推动粮食加工业改造提升”的政策方向。而对绿农集团乃至全国粮食企业而言,也已经或正在走上会议提出的“深化国企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跨区域、跨所有制的粮食企业集团,开展全产业链经营”之路。


笔者长于黑土地,幼时父亲工作便是与粮食收储、经销相关,彼时国家储备粮库存尚不如今日这般丰盈。然而,虽然近年来粮食生产连续丰收,但粮食高库存、供需结构的不匹配也反过来对粮食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改革需求。以过剩的玉米为例,连年增加的库存给储粮带来了巨大压力。2016年,国家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让市场定价。笔者读到的意味是,一方面国家力图引导农民根据情况合理种粮为储粮减负担去库存;另一方面市场形成价格的作用将得到更多发挥,粮食生产和流通也将更趋向规模化集约化;对基层粮库而言,在为国家保证基本储粮之外也将会获得更多与粮食加工企业进行市场化合作的空间。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未来对各方而言,都充满机遇。龙江粮仓在这场“政策化”转向“市场化”的变革中,也许会有阵痛,但过后便是新生。


版权归中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网

All About China


中国网客户端

上!线!啦!

9种语言

近80个特色栏目

辐射200多个

国家和地区

共同讲述

同1个中国故事


中国网——你从未和中国如此接近

点我下载客户端



大家都在看

就在刚才!特朗普致信习主席,给中国人民拜了个晚年

关注 | 日本记者:不在稿子里批判中国,稿子就不过

呆萌 | 当下最火的网红小孩,竟然是“谢飞机”!看一眼就中毒~


本期编辑:李兆彧

本期校对:张安


投稿邮箱:misd-zhiban@qq.com

中国网期待你的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