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夕,真的不是情人节!

2017-08-28 中国网

注意了!在中国网官微后台回复相关关键词:“台风”、“中印”、“全运会”可以看到更多内容!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节

下面我宣布——

开个玩笑~


话说,菇凉们

你们收到男朋友/老公“爱的礼物”了么

礼物这东西呢

有总是比没有强

可是有的时候

这有,真还不如没有



在给女票或老婆选礼物这件事情上

真的只有大家想不到的

没有直男们送不出的

看完这些骨骼清奇画风诡异的七夕礼物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当别人家的妹子捧着玫瑰走在街上的时候

这位手拿锦旗的妹子

不知道心里是怎样的“惊”与“喜”



印着母老虎字样和女友照片的T恤

哥们,你确定你想让妹纸穿出去逛街??

▼ 



这个钩花包

嗯,大概是想让女票转送给她奶奶吧

不知道老人家是否瞧得上

▼ 


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在情人节当一次公主

于是买了一双水晶鞋!

▼ 


一颗花生,一块柿饼。

男票说这叫“一生一世”。


 

一封血书,吓死宝宝了!

你的爱我承受不起啊~


男票说要和我考同一所大学,去同一个城市

然后送我一套《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当然还有这种……




话说回来

单身的同学也不要难过啊

因为,七夕节真的不是情人节啊!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七夕

这个被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


虽然现在一提到七夕,

大家就想到

“中国传统情人节”、鹊桥会

和单身汪的各种吐槽

……

但实际上,民俗专家说:

七夕节,从来不是情人节!


乞巧节——女子大型祈福节日

在古代,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的传说关系密切

但它又有“女儿节”的称谓

简单来说,七夕就是一个

女子大型祈福节日



因为织作是古代女子的常备技能之一

所以旧时女子为了让自己

拥有一手卓越超群的针线活功夫

便织女乞求一双飞针走线的巧手

向上天乞求智慧和灵巧

故曰“乞巧”


另外

结婚的女子希望求子

有孩子的妇女希望孩子聪明

……


总之这一天

姑娘们穿针斗巧、拜织女、吃巧果、逛街……

男子顶多在旁边凑个热闹

过节什么的,不存在的~



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说

女子乞巧的活动源于汉初刘邦的后宫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俱以习之”


大概意思就是

在一个楼里兴致勃勃地穿针

所以七夕和爱情没有关系吗?

还是有一点儿关系的

毕竟涉及到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但这故事从古到今

也不是啥大团圆结局就是了……


战国晚期竹简《日书》里写

牛郎织女的婚姻非常悲剧

“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

不出三岁,弃若亡。”

大概意思是:

若人们在这种时候结婚

丈夫三年内会离弃妻子


直到西汉中期以后

七夕的分离禁忌才逐渐消退

演进到男女的约会……

但东汉《古诗十九首》里

牛郎织女还是相爱而不能团聚: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抛开这对苦命情侣不谈

七夕其实应该是

女孩子们尽情玩乐的节日


元朝最早将七夕成为“女儿节”

这一天,未出嫁的少女会成群结队的游玩

互相比一比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手工艺品


 宋元时期七夕节的隆重程度

丝毫不亚于春节

当时还专门设有“乞巧市”,专卖乞巧物品


清代江南女子还有七夕染指甲的习俗

传说将凤仙花汁染红的无名指和小指甲

一直保护至明春元旦

老年人看了就会避免眼睛昏花~

……


简直比男女互送礼物好玩多了



说到底

古代有“男耕女织”的传统

所以姑娘们乞求心灵手巧

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

现在大部分人无需耕织

对于祈福的愿望也就没有那么强烈



七夕节从穿针开始

一路演变过来,随着各朝各代的发展

也增加了很多风俗和活动

在鹊桥相会的浪漫与商家推波助澜下

现在它成为一个互诉衷肠的节日

亦不足为奇


但在大家尽享甜蜜时

也要知道,在多年以前的今天

我们的传统是

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最后,今天没收礼物/送礼物的恋人们不要急

正月十五上元节

三月三上巳节

都是中国传统中

宜约会、宜谈情的情人节

到时候补两份,也是可以的……




中国网

All About China



中国网客户端

上!线!啦!

9种语言

近80个特色栏目

辐射200多个

国家和地区

共同讲述

同1个中国故事


中国网——你从未和中国如此接近

点我下载客户端



大家都在看

中国3分钟:“反日”动画《哆啦A梦》的正义与勇敢

观点丨阿富汗这个烫手山芋,特朗普是握定了?

中外观丨空中WiFi慢慢普及,以后坐飞机可能允许玩手机了!


(来源:华西都市报 辽沈晚报 世界华人周刊 视觉志 环球网)

本期编辑:李兆彧

本期校对:刘倩


投稿邮箱:livexwy@qq.com

中国网期待你的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