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说中国 | “德国的中国城市”杜伊斯堡:“一带一路”进入欧洲的大门

他说中国 中国网 2018-09-27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每周,约30列来自中国的列车抵达杜伊斯堡(Duisburg)巨大的列车货物集散地,列车集装箱满载来自重庆、武汉和义乌的服装、玩具和高科技电子产品而来,再满载着德国造汽车、苏格兰威士忌、法国葡萄酒和米兰的纺织品而去。







杜伊斯堡是德国传统的鲁尔工业区重镇,位于莱茵河的鲁尔河交汇处,杜伊斯堡港也是欧洲最大的内陆港。上世纪末,杜伊斯堡传统的钢铁工业没落,大批工人失业。


如今,中国提出的跨越欧亚的“一带一路”宏伟倡议突出了杜伊斯堡这个内陆港的重要性。在这里,货运列车直抵莱茵河畔,列车货物被装船,或者送进巨大的仓库(每个库房有足球场大小),或再由火车或卡车转运到希腊、西班牙或英国。


《卫报》在德国的记者奥尔特曼(Philip Oltermann)报道说,“一带一路”的基建规划把杜伊斯堡当作欧洲物流中枢,杜伊斯堡已经成了世界最大的内陆港。到达那里的列车80%来自中国,那里成了中国货物抵达欧洲的第一站。这些列车经过古代丝绸之路的北线,经过中国霍尔果斯口岸、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抵达欧洲。


19世纪德国著名旅行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在1877年的著作使“丝绸之路”这个词广为流传。一个半世纪后,德国传统工业城市杜伊斯堡又开始积极拥抱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


2014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到访杜伊斯堡港。在当时的欢迎仪式上,北威州州长克拉夫特和杜伊斯堡市长林克均表示,将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为北威州和杜伊斯堡港带来的新机遇,加强同中国的合作。

2014年3月2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参观德国北威州杜伊斯堡港。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在过去8年当中,在杜伊斯堡居住的中国公民数量增加了一倍,从当初的568人增加到了1000多人。中国商业机构也增加了一倍,达到了90家。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现在是吸引来最多中国学生的德国大学,那里现在也有了孔子学院,中国学生大部分在学习工程和经济学专业。随着中国人增多,杜伊斯堡也开始有了相对正宗的亚洲快餐店,他们对老一辈外来移民带来的土耳其烧烤形成了竞争。


用林克市长的话说:“我们是德国的中国城市。”多年来他治下的这个城市一直是个鲁尔地区工业面临长期结构性挑战的典型:1987年全世界都看到了杜伊斯堡工人抗议的照片,照片显示成千上万来自克虏伯钢铁厂的示威工人封堵了莱茵河上的一座大桥,抗议关闭工厂。


据《卫报》报道,2018年,杜伊斯堡的失业率为12%,差不多是德国平均失业率的4倍,但至少没有了过去那种火爆抗议的景象。林克说,“很多迹象表明这个城市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我们欢迎中国把这里当作进入欧洲的门户,和欧洲走出去的跳板。


货物港的总裁埃里克•斯塔克(Erich Staake)当仁不让地把成就归功于他们港口的创业精神。自从他1998年走马上任后,杜伊斯堡港的就业从19000增加到了50000。


斯塔克说,如汉堡等德国其它港口都像“房东”那样只管收租金,而杜伊斯堡则主动吸引新业务,对其物流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甚至还成立了自己的铁路公司。他们还建造了面积两万平方米的新仓库,中国铁路公司能够在新仓库中存放2000个集装箱。


斯塔克的雄心还不止这些。他说要确立杜伊斯堡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永久性地位,让连接欧洲和中国的铁路运输发展超过其它的货运方式。


“从中国重庆到德国杜伊斯堡的铁路货运费用几乎是海上航运的两倍,但是铁路运输只需要12天,而海上航运却要45天。但是航空货运的费用至少是铁路运输的两倍,而且平均时间需要5天。如果我们能进一步把货物交付周期缩短到10天以内,那么就能释放更多潜力。”


栏目:他说中国

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都/在/看

王毅和马哈蒂尔见了这一面,外界的疑虑减轻了

福利 | 独生子女还有一个陪护父母的假期,你休过吗?

奇葩 | 甲方要求App随手机壳变色被暴打?视频传疯了,真相是…


本期编辑:张帆(实习)

本期校对:李兆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