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成是假货!九成为送礼 !十分不靠谱

中国网 2020-10-19




“一瓶2015年的专供名酒,115000元。”记者近期发现,多家网络平台上有卖家经营“专特供”名酒。


早在2013年,国家多部门就对“利用互联网销售滥用‘特供’、‘专供’等标识商品”进行了集中清理整顿,并明确发文“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


这些所谓的“专特供”名酒是真的吗?货从何来?怎样交易?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暗语揽客、看图选货、网络交易


“某品牌名酒,2016年,53度,500毫升,6瓶,83000元。”记者在某网络平台上见到,这款酒起拍价比同款商品市价高出数倍,还标有拼音字母暗语。


“拍品上的暗语字样,是一处知名建筑的缩写,卖家以此暗示该拍品为‘专特供’品,所以价格昂贵。”经业内人士指点,记者发现,常见的揽客暗语均是在暗示商品的“专特供”属性。业内人士称“这是为了避开网络平台技术监管”。


记者还发现,在部分二手交易平台上,一些卖家在用暗语揽客之后就会通过私信发送商品图片供买家选择。记者收到的图片上,是多款带有鲜明专特供标识的名酒酒瓶,样式不少。


为避责任搞假拍卖


记者注意到,此类酒品卖家大多数采取打着“拍卖”幌子搞直售的方法。


“这款专供名酒直接购买4700元每瓶,确定需要的话,我们为你做个专用链接。”随后这名店铺客服专为记者发来链接,起拍价4700元、出价5分钟即可完成竞拍,与直售无异。


业内人士透露,卖家这种操作旨在逃避对酒品质量与消费者权利承担法律责任。某拍卖平台上的拍品下方有这样的提示:拍品介绍均由店铺自行发布并上传,“7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为卖家可选服务,不强制送拍机构提供。


还有一些卖家在店铺介绍中提出,店铺出售的商品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一经售出,不予退换。


真是“专特供”名酒吗?



据中国收藏家协会烟酒茶艺收藏委员会副会长陈凯铭介绍,有些所谓“专特供”名酒是过去产物,2012年后已对此严查严禁。


“现在的真品大多是当时残存的一小部分。”陈年老酒鉴定专家、国家一级品酒师刘海向记者透露,据他的经验,从网店流通入手的此类酒品八成都是假的,且“专门造假的情况很普遍”。


多名卖家告诉记者,购买者当中的一大部分是为了“送礼”。


“时常有人买,90%都是拿去送礼。”大多卖家并不担心真假问题,“你见过人家收了礼敢拎着一箱酒去验真假吗?一名卖家问。


酒可能假但责任必须真


多名专家均表示,不少所谓“专特供”名酒仅是“打个名头”“名实不副”,有的甚至质量低劣。


对用“假拍卖”逃避责任的手法,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表示,虽然拍卖法规定了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但在声明不免责的同时进行虚假宣传同样不合法,应承担法律责任。他还强调,卖家不能自我免除法定义务,其对所售产品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变。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艳东认为,部分商家在网络平台销售法规政策禁止售卖的物品且涉嫌虚假宣传、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监管部门可对其处以行政处罚。网络平台则应采取更积极的技术手段,对“暗语交易”实施监管,真正尽到合理审核义务。

大/家/都/在/看

黄之锋当街被……

493人呕吐腹泻!当地通报:自来水厂已关闭

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扇巴掌”!涉事银行最新回应→


(来源:新华社、央视网)

主编:刘倩

本期责编:陈冰然

本期校对:牛慧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