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网评 | 制止餐饮浪费不止是居安思危

中国网 中国网 2020-10-19



中国网评论员:李小华

责任编辑:蔡晓娟 蒋新宇 唐华


大胃王式吃播虽然不在中国最先出现,却有可能在中国最先消失。


近日,大胃王式吃播先是被央视点名批评,后又被曝出相关产业链畸形,让民众对这一猎奇性质的网络直播形式的反感升至顶峰。这种吃播秀违背人体科学规律,不仅影响健康,更与“爱惜食物,反对浪费”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严重背离。


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饥饿的体验早已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但这不该成为对粮食失去敬畏的借口:世界76.33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2亿人面临饥饿,相当于全球每9人中就有1人挨饿。被随意丢弃、吐掉的食物,对于世界上许多贫困地区的人来说,就是救命的口粮。与此同时,受新冠疫情影响,许多粮食主要出口国或叫停或收紧粮食出口,引发了关于粮食危机的担忧。世界粮食计划署负责人戴维·比斯利说,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毁灭性后果之一就是全球范围内“极大规模”的饥荒。


虽然农业农村部和商务部官员于今年4月先后表示,中国小麦、玉米及大米三大主粮库存充足,不必担心短缺,但潜在的全球饥荒叠加中国南方洪涝灾害的影响,意味着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仍不能掉以轻心。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这一重要指示,体现了中国人骨子里“居安思危”的底线思维,也是特殊时期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的未雨绸缪,但其意义又远不止于此。


制止餐饮浪费、倡导粮食节约,对于社会风尚的重塑和引领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3年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一批示得到全民响应,中国各地通过微博发布“光盘倡议书”,民间迅速兴起“光盘运动”。自此,将外出用餐的剩饭打包已成不少国民的自觉行为。


即便如此,中国的餐饮浪费现象依然“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据《2018年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2013年至2015年,中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口粮,2018年全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率为11.7%。在我国,大型聚会食物浪费率达38%,学生盒饭有1/3都会被扔掉。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下值得大力提倡的社会新风尚。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为遏制餐饮行业铺张浪费、奢靡成风,有必要在社会上推行精致简约不浪费的餐饮文化,为国人塑造全新的餐饮价值观。而这种新的社会风尚一经形成,并蔚然成风,则是民族之幸、国家之幸。


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因为意识到“白色污染”危害巨大。中国早在2008年就开始施行“限塑令”,激发公众环保意识,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实现环境友好。随着环保理念的增强,很多人养成了自带购物袋、小推车的习惯。12年来,“限塑令”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已由2008年前一度超过20%下降为目前的3%以内,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减少20万吨。


观念的进步,文明的进化,必将给中国带来更多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固然不能仅仅依靠节约,但违背人类道德认知的浪费行为注定无法塑造一个真正的强国。


当前,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已实现谷物供应基本自给,但据《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显示,到“十四五”期末,中国也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虽然缺口不足总消费量的5%,但这一预测也提醒国人有必要进一步重视粮食安全。杜绝食物浪费不仅有关道德和文明,更与保障几代人的粮食安全息息相关。


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都/在/看

王毅:你过线了!

新疆深夜宣布!全面恢复正常!

《似是故人来》第七期 | 翻译——穿透时空的文字交流


本期编辑:陈冰然

本期校对:刘倩 牛慧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