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评 | 美单边主义不得人心,中欧合作将引领世界潮流
中国网评论员:乐水
责任编辑:戚易斌 蒋新宇 蔡晓娟
9月14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举行会晤。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提出了发展中欧关系的四个重要原则:坚持和平共处,坚持合作开放,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对话协商。在世界经济因新冠肺炎疫情而严重放缓的背景下,中欧双方一致认可应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助力世界经济复苏。
近年来,单边主义和反全球化浪潮在全球此起彼伏,极大地冲击了世界贸易和国际多边主义框架。尤其是自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美国频频向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发动贸易战,不断退出各种国际组织,为全球的经贸和政治秩序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在威胁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同时,也给原本就疲软的世界经济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然而在国际格局风云变幻,世界前景晦暗不明的形势下,中欧却在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上取得了共识,为继续推动世界的多边主义和全球化发展贡献了坚实的力量。
德国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在欧盟内部的地位举足轻重。同时,德国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倡导以平等、合作、协商的态度解决国际纷争,是多边主义的有力推动者。而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挥舞贸易大棒,动辄对他国发起贸易制裁,还陆续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气候框架协定、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多边合作机制。德国对美国的这一系列单边主义举动颇有微词。今年7月份,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访问德国时未就制裁华为问题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取得任何共识。美国在吃了闭门羹之后,随即宣布撤出1.2万名驻德美军,作为对德国的“惩罚”。
在美德关系裂痕不断加深的同时,中德关系却因对多边主义和全球化的共识而逐渐升温。德国联邦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在2020年第二季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德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国。在全球经济衰退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中德贸易之所以能够实现逆势上扬,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经济在国内疫情稳定之后的快速复苏,另一方面是中国以实际行动扩大对外开放的结果。德国经济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2019年其外贸总额占GDP比重为70.8%。因此,中国这样一个潜力巨大的开放市场对于德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德两国在经济和政治领域不断加强合作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近期,美鹰派政客不断加剧中美两国紧张态势,逆历史潮流而动,在国际上人为制造“新冷战”的紧张氛围。蓬佩奥两赴欧洲游说各国,企图建立“反华联盟”。但是欧洲主要大国均表示不愿随美国的指挥棒起舞,而更倾向于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德国外长马斯公开表示,在多极化的世界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需要在两个权力极之间进行选择。法国外长勒德里昂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如果欧洲陷入选边站队的逻辑,不会有任何好处,欧洲不能被人牵着走,而应该有自己的主张。”面对美国的外部压力,欧洲主要大国的冷静立场也为中欧在经贸和政治领域的进一步良性互动打下了基础。
同时也不能否认,由于中欧在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差异,双方在涉港、涉疆问题上存在观点上的分歧。事实上,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权利从本国特殊经验出发,寻找适合自身国情的独特发展道路——即使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制度也不尽相同。分歧不应成为中欧之间深化合作和扩大共识的障碍。和而不同,既是古老的中国智慧,也应当是中欧在未来友好交往的前提和基础。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民粹主义的泛滥、反全球化浪潮的兴起等各种复杂因素相互叠加,给世界增添了诸多变数。但只要中国与欧洲始终坚持合作开放、互利共赢、平等协商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排除时代杂音的干扰,把握住历史发展的主流,成为推动世界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
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都/在/看
美台互动频繁,国防部霸气回应:解放军今起台海附近实战化演练!
本期编辑:陈冰然
本期校对: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