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万儿童心中的“爱豆”就是他!

中国网 2021-07-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京周报 Author 陶子惠



身穿白大褂,护目镜加持,63岁的英国化学家戴伟常被中国孩子们当做会变魔法的圣诞老人,而且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


戴伟本名David G. Evans,本科、博士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现在是北京化工大学的特聘教授。但他更被人们熟知的身份是快手平台上“戴博士实验室”这个“马甲”。860万的粉丝足以证明戴伟的“魔法”有多受欢迎了。



“如果我一年365天都在学校、科技馆讲课,能见到不少的学生,但是中国学生这么多,这个效率太低了。” 2018年,戴伟开通了快手号“戴博士实验室”。


“我的助手索乐乐说估计没人看,但是科学家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戴伟说。因此他和助手一拍即合,决定在当下流行的短视频平台主动推送科普知识,而不仅仅是在更专业的小众平台等着用户来找他们。


慢慢地,他们的科普短视频开始受到关注,有不少的视频观看量达到了千万次。粉丝中,40%以上都是年轻人,其中包括25%的青少年。


戴伟很喜欢在评论区观望粉丝们的留言,能及时看到大家的疑惑点在哪里。有的问题,粉丝自己就能互相解决,对于解决不了的,戴伟就自己去回复。


“做科普,是把种子种在孩子们心里,他们也许会决定变成科学家、化学家,但这只是一小部分。”戴伟说,他更希望人们能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会用科学的思维判断信息的真伪。


“一个网站告诉你,天天喝六杯咖啡活到99,另一个网站会告诉你天天喝六杯咖啡容易得癌症,哪个是真的?也许都是虚的。”戴维说,“你不能说这个网站漂亮,我就相信它。你要用科学的思维判断,问问证据在哪呢?”


学霸戴伟有过很多选择,而他选择了化学,选择了中国,选择了科普。如果时光倒转,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这个问题让戴伟博士陷入了短暂的思考,“这不是我的性格,我不说如果,我更关心现在和未来。但我知道,如果不来中国我会后悔。” 


戴伟从一份中国的英文周刊《北京周报》开始了解这个国家。在他的眼里,中国和化学一样,是神秘的,迷人的。那一年他13岁,也一定没想到自己会跟中国的渊源如此深厚。 


“70年代初,在中国的外国记者非常少,我们几乎没有关于中国的新闻。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好像一个黑洞一样,我们一点信息都没有。”他说。


戴伟翻阅着记者带去的《北京周报》泛黄的纸张,一切恍如昨日。“这篇文章是关于跟我年龄差不多的北京青年人,他们的生活经验跟我完全不一样,我上学的时候,他们去了乡下跟农民兄弟一起干活。”


戴伟翻阅《北京周报》(原英文刊名:Peking Review)70年代的历史刊物。作为老读者,一些文章他还历历在目。


1987年,戴伟第一次来到中国,此后每年都会来一两次,学术访问的同时出去旅游。1994年,他开始和北京化工大学进行合作研究,1996年决定到化工大学工作。


“如果我第一次来中国是96年,我不会当下就决定来工作。因为96年的中国跟当年的英国相比落后多了,跟现在的中国也落后多了。”戴伟说,正是因为此前连续来华的经历让他看到了中国的变化曲线,认为未来的中国,不可小觑,才不顾同僚们的不解奔赴他乡。


“不管是个人或者国家,你跟着别人走,机会少。”他说。十几年的研究工作后,戴伟逐渐转向科普,再一次趁势而为,走出了不一样的路。


独立思考是戴伟对待科学的态度,也是他做选择的金钥匙。 


“很多外国人跟我说,你在中国这么长时间,要是我,肯定坚持不住。”戴伟常建议他们先思考,所面临的问题究竟是中国的问题,还是人类的问题。


“每次遇到困难,要冷静地想,这个问题我以前在英国见过没有?大部分的时候肯定遇见过。”戴伟说,“这是个态度问题,怎么面对困难?时间越长,肯定经验越丰富,但如果想法不改变,呆的时间长也没有用。”


25年,一个“外国科学家在中国”的代言人,一个喜变却又稳定的坐标系,戴伟见证了中国人匆忙的脚步和不改的初心。


疫情期间,很多英国人决定回国,戴伟则选择留下。十八年前非典发生时,戴伟在北京见证了中国人的团结。“现在看来,我这次的决定也是对的。”


撰文:陶子惠责任编辑:李芳芳

大/家/都/在/看

痛惜!不幸去世

山东省政府被约谈!

历史争议与民粹主义是中印边界问题的症结所在


(来源:北京周报)

主编:刘倩

本期编辑:陈冰然

本期校对:牛慧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