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心而论丨面对“污名化”攻击,中国如何合理应对?
中国网评论员 赵嫱
责任编辑:牛慧颖
近期,多家国际品牌因抵制新疆棉登上热搜,成为互联网上的舆论焦点。这些品牌都加入了一个名为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CI)的组织,打着“关心”新疆人权的名义,毫无根据地抹黑中国。
事实上,“污名化”一直是西方反华势力的惯用手段,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攻击中国的机会。去年疫情暴发之初,美国政客为转移视线、转嫁责任,鼓吹“中国病毒”;中国毫无保留地为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抗疫医疗援助,他们又炒作“口罩外交”。部分西方媒体将镜头对准中国时,常常加上“灰黑滤镜”:BBC拍摄纪录片《重返湖北》,全程使用灰蒙蒙的色调和压抑的镜头语言,刻意歪曲;CNN则利用所谓的新疆面孔,录制流泪照片、控诉视频,炮制“强迫劳动”“种族灭绝”等阴谋论。近期,亚裔群体在美国频频遭受暴力袭击,成为政府抗疫不力的“替罪羊”。对中国污名化、妖魔化,在西方俨然成为一种“政治正确”。
在BCI理事会成员中,西方国家的企业占比极大,该组织还接受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资助。
面对“污名化”攻击,我们应该怎么办?置之不理还是“一竿子打死”所有跨国企业?如何合理应对“污名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用事实说话,用真相讲理。不管居心叵测之人如何费尽心思地污蔑,白的就是白的,不会因为肆意炒作而变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在记者会上驳斥疫情相关谣言,用大量数据和事实说明中国抗疫的真实情况。对于涉疆的诋毁言论,中方在多个场合回应和声明,澄清事实,坚定回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行多场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领导干部和群众以亲身经历讲清事实真相。面对不实舆论,国内媒体也积极主动反击,用数据、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真实面貌。我们要让世界各国人民认识客观真实的中国。
其次,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国,但坚定维护自身的价值观念。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国际话语权上占强势地位,总习惯拿价值观说事,对别国指手画脚。例如,美国以人权作为政治施压工具干涉别国内政,却选择性地忽视本国劣迹斑斑的人权状况,这种双标行为真是莫大的讽刺。应当注意的是,国情不同,对人权观就会有不同的阐释和理解。中国始终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0至2018年,新疆常住人口中,维吾尔族人口从1017.15万人上升至1271.84万人,增长25.04%,何来“种族灭绝”?2014年至2019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由9195.9亿元增长到13597.1亿元,现行标准下306.4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何来“侵犯人权”?3月2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同阿联酋外长阿卜杜拉会谈时表示,一国人权状况如何应由本国人民来评判,而不应由其他国家依据自身好恶断定。西方一些国家的人权观并不代表国际人权观,世界应该倾听、吸收发展中国家的主张,让人权的定义更加全面、丰富和均衡。
再次,继续保持开放,合作共赢。我们不会因为个别政客、媒体或组织的抹黑就封闭自己,拒绝合作。身处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脱离这样的世界体系。中国是全球第一贸易大国,已成为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都将在今年举办,为中外优秀企业交流共享、合作往来搭建平台。对于跨国企业触碰中国底线的行为,我们决不姑息;对于在中国进行正常经营活动的企业,我们欢迎支持。也希望在华跨国企业都能尊重市场规律,避免商业问题政治化。
中国一路走来,经历了诸多坎坷。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和发展,我们已经告别“挨打”“挨饿”,现在要解决“挨骂”的问题。虽屡遭质疑或抹黑,但事实胜于雄辩。在未来,我们将继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自身发展为全人类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赢得世界的尊重和敬佩。
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都/在/看
主编:刘倩
本期编辑:陈冰然
本期校对:牛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