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拜登的一个举动,让美国的承诺“失去诚意”……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百通社 Author 文思
9月22日,联合国大会开幕,来自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和政要齐聚一堂。
美国总统拜登自然格外重视此次出场,因为这是他就任美国总统后,首次在联合国大会上对外发表讲话。
Pix纽约当地新闻称,纽约路况本就拥挤,拜登车队的到来(封路)更是令交通状况雪上加霜。当地司机不由得“吐槽”,拜登那支由50多辆车组成的车队通过时,其他人就别想过马路了,人们只能像蜗牛一样,一点点向前挪动。
然而,拜登的超级车队造成的交通拥堵,并不是最后真正的“槽点”——由于他的超级车队,美国网友对他在会上的发言也打了个问号。
这是怎么回事呢?
然而,这样的承诺让人产生了至少两方面的疑问:
首先,美国能做到吗?
路透社报道指出,实现气候融资目标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建立信任的关键。发展中国家希望发达国家能够提供足够的财政援助,帮助它们发展完善清洁能源技术,避免使用化石燃料,从而有效遏制气候变暖,加强对海平面上升等的防范。
然而长久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连最初的目标——每年1000亿美元的承诺都没有实现,如在2019年,它们仅“贡献”了796亿美元。
现实更为“打脸”——美欧之间为谁出资多少而斤斤计较;近来忙着与美国抱团的澳大利亚甚至索性放弃“承诺”,至今对“碳中和”目标避而不谈。
路透社引用世界资源研究所的分析,“指责”美国即使将其气候援助承诺增加到2024年的114亿美元,与欧盟2019年用于气候援助的245亿美元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
的确,一直以来,美国想要借气候问题团结盟友,“主导”气候行动,却又在钱多钱少的问题上锱铢必较。
此外,《悉尼先驱晨报》也说出了西方各国心中的“小九九”——“在中国采取行动之前,‘我们’(西方)不应采取任何行动”。由此看来,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甚至希望倒逼中国做出更多承诺与行动,然后自己“食言而肥”。
《时代》周刊指出,拜登政府能否让国会最终批准这笔资金?哪些机构将带头分配资金?它会采取赠款、贷款或某种组合的形式吗?这些问题都亟待关注。尽管承诺与计划听起来“雄心勃勃”,但细节太过于模糊。就比如,资金来源可以分为公共和私人,而承诺也可以出自国家和多边机构。
拜登这样的声明,已然在美国国内引发了数月之久的争议。就在上周,气候特使克里、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布赖恩·迪斯以及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还就该计划的细节进行了磋商。
而盘点前几任美国总统的所作所为——奥巴马在2014年曾向联合国管理的发展中国家气候基金做出了30亿美元的初步承诺,但特朗普又完全抛弃了其全球气候承诺——这种完全不统一的作风,使得美国从未完全兑现过先前的承诺。
如今,当拜登呼吁这场气候变化的“斗争”要由美国来领导时,无论是气候活动家,还是饱尝美国“口惠而实不至”的发展中国家,势必会问一句——凭什么?
果然,有气候与环境活动家就表示,(美国)这一承诺没有诚意。
“力量改变非洲”智库的创始人穆罕默德·阿杜表示,美国远未偿还对地球所欠下的债,他们还需要继续增加(承诺)。
瑞典环保少女桑伯格一直以来虽然广受争议,但她的观点和看法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她在推特上公开发文“批评”拜登空洞的联合国演讲与承诺充斥着逢场作戏的味道,美国作为世界数一数二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和化石燃料生产国,竟然企图通过花里胡哨的演讲,让人们觉得他们(美国)已经在行动。然而事实上,美国仍在“胡作非为”。
03
美国试图强调自己在“以身作则”,然而无论是全球民众还是美国民众,都不买它的账:
拜登就任以来,虽然屡屡想要在环境及气候问题上发力,但“细节见人品”,几乎每次出行,其百十来号车排成的车队,还有超高曝光率的座驾——波音747,想必会排放不少温室气体吧,这也是被美国网友拿来诟病。
这一点并非空穴来风,早在去年拜登与特朗普的大选之战正酣时,路透社就有报道指出,美国石油等化石能源巨头向共和党方面投入了巨额资金,但随着民主党方面候选人逐渐占据上风,他们又开始为民主党追加巨额竞选金。当时曾参与其中的雪佛龙公司更是“直言不讳”,表示要支持符合自身利益(支持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开发)的候选人。这意味着什么想必不必明说。
04
在这次的联大一般性辩论上,中国国家领导人选择以视频方式出席,并在会上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作为全球煤电第一大国,中国的宣告引来各家媒体的特别关注,一向“阴阳怪气”的西方媒体也对此给予了肯定。美国气候特使克里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称赞:中国的煤炭声明,表明中国对应对气候变化和让中国成为“积极参与者”非常认真。他还表示,计划在未来数周再次访华。
格林纳达环境部长西蒙·斯蒂尔也表示,习主席的声明是“全球最大的海外煤炭融资供应商迈出的重要一步”,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主任凯文·加拉格尔认为,中国这一宣布“值得高度赞扬”……
《金融时报》指出,之所以中国值得这些赞誉,是因为中国本身还是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亚洲国家煤炭基础设施的最大融资方之一。在中国国内的发展尚依赖煤炭的情况下,中国所做出的该项承诺难能可贵。而根据绿色和平组织的研究,2021年上半年,中国政府仅仅批准了24座国内燃煤电厂的建设——已经同比下降了近 80%。
这样的行动力和魄力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除了中国为环境与生态所做出的行动有目共睹外,总部位于伦敦的环境慈善机构ClientEarth还指出,中国的承诺意义非常,因为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错误地将煤炭视为低成本的发展途径,却忽视了可再生能源经济的快速变化。
在不少外国媒体及智库看来,鉴于违约和搁浅资产的高风险,只有非常大胆的投资者才会继续支持新建燃煤电厂。而搁浅资产风险不仅限于煤炭——基本上所有新建的化石能源厂都将面临风险。这意味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现在都将专注于可再生能源的部署。
这其实恰恰迎合了当下的“时机”,后疫情时代,许多国家需要提振经济以实现复苏——发展中国家需要可再生能源来推动经济增长,而发达国家则需要通过能源升级来实现产业转型。
终止对煤炭的支持,已成为 11 月在格拉斯哥举行的COP26联合国全球气候峰会的主要目标。这一次,中国再次走在了美国前面。
撰文 | 文思
大/家/都/在/看
(来源:百通社)
主编:刘倩
本期责编:陈冰然
本期校对:牛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