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学家回应“用不上的数学为什么还要学” 多位数学老师“跟帖”

刘佳 韩雅洁 中国网
2024-10-29


日前,有网友问:“绝大多数数学难题在生活中用不上,人们为何还对数学不断地探索和求解”?数学家张益唐主动“下场”回应,引起广泛关注。围绕“用不上的数学为什么还要学”这一“灵魂拷问”,多位数学老师纷纷“跟帖”回应。


数学家回应“为何学数学”:
反映人的一种本性


对于“为何学数学”,张益唐认为,数学反映的是人的一种本性,“人是有‘求知’本性的,而这种‘求知’本性,正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张益唐说,这个问题是他本人提出的,同时也是很多年轻人向他追问的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生活中大半时间都与数学为伴的人,张益唐对此有着深刻的感受,也想就这个问题与年轻人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数学家张益唐在知乎回应网友提问。

对于小学生而言,
数学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奇异性

虽然绝大多数的数学难题在日常生活中是用不上的,但数学是科技创新的资源。”北京十二中附属实验小学数学教师郭静从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回应了“用不上数学为什么还要学”这一问题。她认为,数学可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严密和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在求解数学难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培养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郭静表示,就小学阶段而言,数学很美,美在和谐、美在统一、美在对称、美在简洁、美在奇异,学生在探索中能享受美的历程,从数字到图形,从算式到应用。这是基于小学学生认知规律、成长发展的螺旋式、科学式思维培养过程,这对于从幼儿阶段向少儿阶段转变的小学生来说,是奠定具象思维、逻辑思维的根本。

尽管数学难题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直接应用,但它们对于学生思维品质、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受数学独有的美感,对科学的发展、国家的安全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京十二中附属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史秀利从小学生阶段特点的角度出发,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不断探索和求解绝大多数在生活中看似用不上的数学难题,可以满足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她看来,小学生天生具有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欲望,数学难题就像一座座神秘的山峰,吸引着孩子们去攀登。解开这些难题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无法言喻,这种对知识的追求也是孩子们不断成长的动力之一同时,攻克数学难题是对学生智力和思维能力的极大挑战,而在这个过程中所培养的能力,在将来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现实问题。

对于初中生而言,
数学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对于“用不上数学为什么还要学”问题,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数学教师马积良,首先不认可数学的“用不上”说法。他强调,数学在古时并非私塾教育的主要内容,更像一种技艺的传承。历朝历代负责天象观测的官员,往往是“子承父业”研究数学、天文、历法的,因此,其本质并非理论概念,而是完全地应用于实际。直到近代,数学才正式作为学科引入到我国教育体系中,这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不无关系。近代自然科学有三大传统:数理传统、实验传统和博物志传统。从初中的学科划分而言,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多体现实验传统和博物志传统;而数理传统的主要载体就是数学,对它的学习是必要的、不可替代的。

从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来看,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都已经成为主流,而其中的基础学科就是数学。此外,包括人文类学科、甚至讲述故事,也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是数学思维的应用。

就学生而言,初中阶段是形成具体思维逻辑到抽象思维逻辑过渡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主要聚焦具体,初中数学则会通过函数、代数、空间几何等抽象知识模块,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而形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即透过现象看本质。他强调,近年来,国家多次修订数学教材,特别是初中数学教材,意在凸显数学的应用性,也就是贴合生活实际,这与国家的人才培养需求和行业发展密切相关。大数据建模的大量应用,更强调了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对于高中生而言,
数学能激发思辨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对于“学的数学用不上”这一说法,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数学教师金永涛表示,认为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用不上的人,其实是把数学的界限窄化了。数学不仅包括知识,还包括精彩、跌宕的学习探究过程和深刻、严谨的数学思维,这个过程堪称为“思维的体操”。

数学的学习重在思维和过程。一个不重视过程和思维品质的数学学习活动,就成了完全依靠记忆方式学习的数学,这不是真正的数学学习,自然也获得不了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品质的真正提升。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数学知识只是学习数学获得的、最终的、具体化的形式成果。但通过阅读与分析、联想类比与迁移、探究与解决问题、总结提炼与反思活动,将所学知识与方法更多更好地融入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不断充实自己的学习体验,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才是数学学习的真谛。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高中阶段通过数学的学习,激发学生思辨和质疑精神,同时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中国网记者:刘佳 韩雅洁编审:张艳玲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都/在/看

美国“绝密”文件外泄!涉及以色列报复伊朗
“萨德已投入使用”
LPR下调!5年期降至3.6%

微信排版:刘倩、谭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