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翻译·482《中国艺术》(279)
编者按:《中国艺术》(Chinese Art)是西方早期研究中国艺术的重要文献,1958年在纽约出版,上下两卷。作者William Willetts(魏礼泽)(汉学家、西方艺术史家)从中国的地理特色着手,系统梳理了玉器、青铜器、漆器、丝绸、雕塑、陶瓷、绘画、书法、建筑等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他坚持客观描述作品的方法,“并不对所讨论器物给予美学价值论断,而是让器物自己说话”。
“让器物自己说话”,与观复博物馆“以物证史”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我们选择翻译此书的原因。此次我们邀请到美国CCR(Chinese Cultural Relics《文物》英文版)翻译大奖获得者对此书进行正式专业的翻译,译者也是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国际索引数据库)和AATA(国际艺术品保护文献摘要)收录的美国出版期刊Chinese CulturalRelics的翻译团队成员。
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此次翻译将存疑处一一译出,其后附有译者注。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在绚烂璀璨的器物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辉煌。
《陶录》中有个有趣的观察,这个信息据我所知还从没有和上面的花口碗联系在一起。这与意见甘肃南部天水渭河上游河谷的一件唐代陶瓷有关。《陶录》在“古窑”一章里面提到该地区的器物唐代烧造的情况,并说“所有的器物都是碗、杯和类似物品。大多数都很普通,但也有一些有鱼和水纹用浅浮雕表现”。 后来《ning chai tsung hua》(中文对应名待考,译者注。作者Wang Chien)首次提到了一个事情。康熙时期,天水地区的一座古庙倒塌,地基露出,发现一座古窑。当时的一位秘书Sung Li-shang发现了两个碗和一个杯,这是当地村民劫掠一切可以拿走的东西后剩下的。其中一个碗宽5寸,很普通。但另外一只上面有“吴道子画风格的水波纹”。里面好像装了十分之一品脱的水,还有四条鱼在里面游泳的感觉。这个传说真伪存疑;但天水地区应该又是一座唐代瓷窑的遗址所在地,和西方收藏的那种花口杯很类似的作品或许就是这里烧造的。
仿佛教钵的碗
两种唐代瓷器的造型似乎是仿佛教的钵(梵文patra)。第一种的代表作品在正仓院收藏中不下25件,外表都是罩铅绿釉,有些是单色釉,有些有多色杂釉或者白色洒斑,间或有黄釉。这些作品可以与von le Coq在新疆发现的另一件作对比,其大小几乎相同,胎为陶胎,罩深浅不一的绿釉。或许这些器物曾真的被托钵僧使用过;其大约形状是广口,斗笠形,高肩垂下至小足,这种造型不是日常使用的(图68a)。
图68a
但它们似乎在高温的高档次器中被模仿,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里面就有一件灰绿色的长石釉越窑作品是这个造型,还有典型的唐代卷口。这种碗应该是为了某种礼仪场合生产的,至于正仓院的那些是不是暂且不论。
更为熟悉的是第二种,唐代和唐代以前的雕塑中广泛存在。当代的佛教绘画中和标本中也有。其中,特别有意思的是一件敦煌壁画,里面的这件看起来像玻璃制作的(68b)。
图68b
西方收藏中也有这种的陶器案例,比如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有两件比较粗糙的样品,釉也不精美。这些都是大尺寸器物,造型非常浑圆,底几乎没有但站立很稳;口小,没有唇(68c)。这种器物,如同正仓院的那些,或许真的是为了僧人乞讨使用的。
图68c
往期文章链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s0360rb9fg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