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秩芳华·校友印象】邓国胜:南昌师范学院是我学术生涯的起点





【编者按】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南昌师范学院建校70周年。70年来,我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谱就了华美篇章,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校友。为充分挖掘学校的历史积淀,展示校友风采,学校特开辟【七秩芳华·校友印象】专栏,讲述校友们爱岗敬业、勇毅担当、心系母校的故事,激励我们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本期校友


邓国胜,江西南城人,现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曾担任世界银行首届和第二届中国发展市场项目监测与评估专家、“中华慈善奖”评委、“CCTV慈善之夜”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兼慈善分会副会长等。1990年9月—1993年6月在江西教育学院(南昌师范学院前身)人口理论室担任专职教师。

学校给了我学术研究的信心

1990年,二十岁出头的邓国胜从中国人民大学本科一毕业,就投身于江西的教育事业,工作的第一站便是江西教育学院。本科学人口学专业的邓国胜被安排到学校人口理论室担任专职教师。回想起当时的工作经历,邓国胜不由得感慨万千:“时光飞逝,转眼间三十多年过去了,在江西教育学院工作的那段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九十年代初的江西教育学院规模不大,师生人数不多,办学条件也相对较差,但学校重视科研工作,坚持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科研服务于教学的理念,鼓励教师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科研来提高业务素质。人大毕业的邓国胜勤奋好学、天资聪慧、认真刻苦,负责讲授《人口学概论》这门课程,在认真做好教学工作之余,他便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研究之中。“当时学校的整体氛围很好,科研环境很宽松、氛围很浓。”在江西教育学院工作三年期间,邓国胜陆续在《江西教育学院学报》《南方人口》《人口与经济》等刊物上发表了《我国人口生育率的量化分析》《从人口文化程度变化看江西教育发展》《中学人口教育师资培训探微》《江西省家庭人口规模变动及其影响》等理论文章,期间还参加了包括江西省统计局人口普查办、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在内的多家单位的课题研究,学术论文、理论成果屡次获得江西省人口普查办一等奖、二等奖。“江西教育学院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学术研究站口,系列的科研经历让我受到了良好的学术思维的训练,一些理论成果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树立了学术研究的信心,也助我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邓国胜说。

良师益友助我振翅翱翔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其师。”回忆起当时在校的工作和生活,邓国胜感慨说:“在江西教育学院,我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是他们帮助我成长。”时隔三十年,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邓国胜觉得就像昨天一样。“当时的人口室主任王贤茂老师,对我们年轻人的未来发展非常关心,他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让我们在专业技术上成长”。

“当时,人口室教职员工较多,可能是全国教育学院系统人口研究实力最强的一支队伍。除了主任王贤茂外,还有熊伟、明立群、徐中九、宗立、张辉、黄国英和我,大家都很敬业,每周都会定期举办工作例会,在业务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时学院年轻老师很多,除了与人口室的同事交流外,还与其他院系的老师,如何东初、周群、周前、姚晓芳、严孚良、王坚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大家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回想起那段经历,马克思主义学院宗立老师说:“当时在学校的时候,学校给我们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大家都很拼。邓国胜勤奋好学,课余时间安排得很紧凑,科研能力很突出。”

在教学和科研上的历炼,不仅强化了邓国胜的拼搏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力,更让他懂得只有敬业才能延伸事业的长度,只有积累才能增加事业的厚度,因此也让他拓展了学业和事业的新高度。“在这种积极进取的氛围中,先后有同事从江西教育学院考取了硕士、博士,有些发展的很好”。邓国胜在教学、科研能力上较为突出,在提升学历上也做了长远的规划,他于1993年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直到1999年博士毕业,去了清华大学工作,从事公益慈善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以“社会企业家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育才造士,国之根本;千秋基业,人才为先。教育肩负着兴国、强国的重任,教育强则国强。作为一名学者,邓国胜认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社会,不仅需要企业家,更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企业家。“社会企业家”是一种身份特质,意味着一种价值与能力,正如教师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一样,“社会企业家精神”所包含的责任、奉献、担当、使命感、创新变革……正是一名教师所需要并传承的。

南昌师范学院作为一所以培养师范生为主要职能的地方院校,使命在肩、责任重大。邓国胜建议,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引入价值维度的培养,增加课内外实践环节和公共价值引领等方面的书籍,把这种责任和使命“种在”师范生的心里,逐渐养成师范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敢于奉献、实干担当,像支月英、黄大年、张桂梅等教师一样带着使命感和牺牲精神教书育人,点亮他人。

作为长期从事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公益慈善、绩效评估与能力建设领域的专家,邓国胜著作等身,主编乡村振兴研究(集刊)《公益慈善概论》《社会创新案例精选》《非营利组织评估》等10余部著作,曾在《The China Journal》《The China Review》《Voluntas》《Asian Studies Review》《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 Leadership, &Governance》等SSCI期刊和《中国社会科学》(英文刊)《中国行政管理》《中国软科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人口研究》《非营利评论》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他表示,实现社会的有效治理和和谐稳定,需要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干事创业,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激励和价值内驱力,“社会企业家精神”对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共同富裕至关重要。要用“社会企业家精神”涵养师范生的优良品质,鼓励他们言传身教,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承担责任、奉献社会,把小我融入大我,在成就自己的同时,更多地帮助他人,不断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

今年是学校建校七十周年,七十年奋斗波澜壮阔,七十载创业成就辉煌。邓国胜感恩、感谢学校的栽培,也衷心希望学校继续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做优做强教师教育,以卓越教师培养为目标,大力推动教师教育协同、可持续发展,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康庄大道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夜读|白求恩身边的小助手,今年101岁了


点击上方图片学习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官微综合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新华社等


关注!疫情防控科普小知识

三月书单|遇见好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携手“艺”起战疫!




-ncsfxy-

-南昌师范学院-

党委宣传部 · 大学生记者团

文字|赵传喜

编辑|朱润花

责编|陈海芬

审核|常颖 戴达峰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NCNU_GFdy@163.com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