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秩芳华·往昔如昨|朱文斌:人生因江教而美好


【编者按】悠悠七秩芳华,漫漫征程如歌!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南昌师范学院建校70周年。70年来,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谱就了华美的篇章。关于母校,那里有校友们最美好的年华。携一纸信笺,书一份曾经的母校与我。学校特开辟【七秩芳华·往昔如昨】专栏,殷殷讲述他们的往昔故事。

本期校友



朱文斌,1973年9月出生,江西彭泽县人,江西教育学院(南昌师范学院前身)1994级中文成人脱产本科班学生,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现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校长、二级教授、稽山杰出学者,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外华文文学与文化传播方面的研究,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绍兴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等职。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学术月刊》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南亚华文诗歌研究”以优秀等级结题;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海外华文文学学术史研究”、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浙江文学翻译家年谱”等;出版《东南亚华文诗歌及其中国性研究》等专著5部;获得第三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作品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多项。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我从江西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江教)毕业已有二十多年。人们常说:值得回忆的总是刻骨铭心的难忘和感动。是的,在江教求学的日子如品一杯热气腾腾的龙井绿茶,曾经的青春与快乐,令人难忘的笑容、感动、忧伤、哀愁、友情、爱情,泛着清香的茶叶,沁人心脾,氤氲人心。


追梦江教


1991年暑假,还只有18岁的我从九江师范学校毕业,回到家乡的一所村办初级中学任教。教学之余,我参加了自学考试,之后顺利拿到了南昌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文凭。接着,我又参加了成人高考,1994年9月顺利考入江教中文本科班。90年代初,江教是我们江西成人类本科高校的最高学府,在省内很有名气;但它还有一个更大的名气,那就是考研基地。据说,当时每年考研录取率远远高于不远处的江西师范大学,经常一个班有一半同学考上研究生,令人称奇。全省各地像我这样来江教进修的学生(一般都是基层中小学老师,年龄相差也比较大),大部分人是作为追梦人,为了考研而来。我也很幸运地成为其中一名追梦人。

追梦江教,了解江教的神奇,一切都要归功于我的同村好友吴成年。成年和我一样,都是中师毕业后回到家乡教书。他于1992年考入江教,两年后顺利考上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三年后又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现在已经是北京师范大学名教授了。正是在他的带动和鼓励下,我全力以赴考上江教,果然如他所言,一入学就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肖萍、黄飞、吴日明、张旭东、江海昌、况中华、邵国松、王军强、叶再春、汪光胜等等。大家从全省各地考上来,很快就被江教浓厚的考研氛围所感染。我们班有50多人,一大半都有考研意向,考研团队逐渐形成。后来事实也证明,我们班陆续有20多人考取研究生,延续了江教考研神话。

更为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终生难忘的班主任——孙亦平老师。记得入学第一次的班会上,孙亦平老师戴着一副宽边眼镜挂着笑容走进来,白净温润,全身散发着青春活力与知性美,一开口就说这是她第一次当本科班班主任,今后两年要和我们共同度过,让我们倍感亲切。要知道,环顾一下四周,孙老师看起来比我们班好些同学都还年轻呢!孙老师对我们这些考研的同学格外关照,我们也乐意和她聊天谈理想,甚至好多次跑到她家,因而也提前结识了她的先生,后来也给我们上课的韩春萌老师,还有刚上幼儿园的可爱女儿——妞妞。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班同学还始终与孙老师、韩老师保持联系,亦师亦友。


天道酬勤


江教坐落在昌东学院路,一条破旧的马路进去,就是学校略显老旧的大门。说实在的,与当时气派的江西师范大学和南昌大学的大门相比,我们江教大门是有点寒酸的。整个校园面积也不大,但草木繁茂,郁郁葱葱,环境清幽。进大门是一条主干道,主干道尽头是图书馆,左边是行政楼,右边是教学楼,穿过教学楼也是一条大道,路两边分别有篮球场、艺术楼和学生宿舍,往里走还有教职工宿舍和食堂。入学后我到宿舍一看,10人一间,同学们挤在一起,倒也颇为热闹。可是,如果我们要复习考研,环境是不利的。我与刚认识不久的同学肖萍、黄飞商量,是不是到学校毗邻的石泉村租房复习?大家一拍即合,我们很快就在一家农户的二楼租了一间房,记得房租是70元/月,三人平摊没有什么压力。当时的石泉村,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把空余的房子拿出来租给我们这些考研的学生,甚至我们还看到不少往届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们,因为毕业当年没考上研究生,则继续租房复习迎考。石泉村因此也扬名省内,被誉为考研“福地”。



我们三人都很努力,每天除了上课之外,就是去图书馆看书复习。为了改善伙食,我们三人还买来煤油炉和电饭煲,大家轮流买菜做饭,有时周末还请女同学一起来聚餐,间接也促成了黄飞与曾辛健的爱情。学校并不巍峨的图书馆,成了我们复习备考的最佳营地。每逢周末,我们一大早就要到图书馆门前排队等候,因为看书的人太多,图书馆往往是一位难求,所以门一打开,大家就争先恐后地冲了进去。

我是中师毕业,考研对我来说,最大的拦路虎则是英语。大家都知道,中师课程难度相当于高中,但不开设英语课。虽然我初中时英语水平还不错,中考英语是满分,但考研英语至少要达到相当于大学英语六级的水平,英语就像一座高山矗立在我面前,必须要翻越。在好友吴成年的指导下,我选择了《新概念英语》一套四册进行自学。后来我发现,江教考研的同学基本上都是选用这套教材来自学英语的。《新概念英语》已成为我们这些考研追梦人秘密提升英语水平的致胜法宝。为了快速提升英语水平,我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英语学习上。每天早晨六点起床,背诵英语单词和短篇文章,白天阅读英语文章和做模拟题,晚上临睡前还要复习一下今天所学的英语内容。在江教的两年时间里,前面一年半时间(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间为每年一月份)我们都是废寝忘食,咬定考研目标不放松。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天道酬勤,苍天不负有心人。


不甘失败


现在回想,在江教学习的日子忙而充实。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却在我们人生旅途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难以忘怀的是各位恩师的谆谆教导:将中西美学打通而自成一派的李满老师,从不打开教材却将现代文学娓娓道来的罗淦先老师,对外国文学经典熟稔于心且如数家珍的赵家鹤老师,追溯语言起源的郭晓云老师……因为我要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所以就找张桂年老师作我的毕业论文导师,记得当时张老师问我,对谁的作品比较感兴趣?我有点发懵,刚好前两天看了几篇梁遇春的散文,就说对梁遇春的作品有兴趣。张老师说写梁遇春散文好,她觉得梁遇春是一个被人忽视的作家,我可以写出新意的。至今已记不起当时毕业论文是怎么交差的,但张老师对我的支持与鼓励一直让我感动于心。

我们三个一起租房的小伙伴早有自己心仪的报考学校。黄飞的妹妹当时就读于汕头大学,为他牵线搭桥,让他报考汕头大学文艺学专业;肖萍喜欢语言学研究,考虑南昌大学比较近,就报考南昌大学;我当时向往繁华大都市上海,又与早两年考上华东师范大学的师兄陈宁宁联系密切,于是我立志报考华东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后来,研究生考试成绩揭晓。黄飞与肖萍都以高分顺利考上研究生,而我的成绩总分未达到国家线,令人唏嘘。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考上的同学大家为他们祝福,没考上的同学则陷入苦闷彷徨的境地。我总结了自己的失败原因,最担心的英语竟然考了63分,政治也考了65分,但三门专业课每门都只有60多分,结果总分不达线。痛定思痛,这与我平时专业课用力较少是有关系的。

江教的最后一个学期,我是在彷徨不安、矛盾挣扎中度过的。从江教毕业,按道理我应该回到原来的单位报到上班,这就意味着我要放弃考研的梦想,到底何去何从,这个想法一直盘旋在我脑中。最终我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决定不回原单位上班,而是留在南昌继续考研,恰好当年江西师大开始招收研究生预科班,在朋友的帮忙下,我顺利进入预科班。实际上也就是在南昌多待了半年时间。在这半年里,我开始弥补短板,加强专业课学习,当然英语与政治也不敢放松。这次在黄飞同学的大力引荐下,我考上了汕头大学。因为没有回原单位上班,我的工资被停发了。生活陷入困顿时,是班主任孙亦平老师和韩春萌老师给予我热情帮助,不但介绍我去代课,还让我写文章赚取稿费。当时韩老师在《知识窗》杂志兼职,就让我向《知识窗》投稿,在他的指导下,那段时间《知识窗》连发了我四、五篇文章。每每回想起那段日子,想起孙老师和韩老师对于我的关爱与帮助,我的心里充满感动与温暖。这是江教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地方。



2016年暑假,在南昌工作的万长根、李敏同学与我还有肖萍同学商量,我们发起组织了江教九四中文本科班毕业二十周年纪念活动,我们班近30位同学冒着酷暑从全国和省内各地赶回母校,大家与班主任孙亦平老师、韩春萌老师、秦良老师、李满老师、张福荣老师、徐筱虹老师等相聚一堂,共话师生情谊,畅谈美好未来。大家还相约毕业二十五周年即2021年再聚一次,结果被散发的新冠疫情所耽搁了。

收笔之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的文字浮上心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三种人生境界,作为追梦人的我不是在江教都体验过了吗?谢谢江教,感恩各位老师,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全新而美好的人生!




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

点击上方图片学习

(来源:共青团中央整理自CCTV国家记忆、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光明日报


这10条暖心就业政策,为2022届江西省高校毕业生保驾护航!

南昌师范学院70周年校庆LOGO发布

爱您,不止今天!



-ncsfxy-

-南昌师范学院-

党委宣传部 · 大学生记者团

来源|文学院

编辑|谢蓉燕

责编|万利萱

审核|常颖 谢梦君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NCNU_GFdy@163.com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