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秩芳华·往昔如昨|徐连英:河流向前奔腾






【编者按】悠悠七秩芳华,漫漫征程如歌!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南昌师范学院建校70周年。70年来,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谱就了华美的篇章。关于母校,那里有校友们最美好的年华。携一纸信笺,书一份曾经的母校与我。学校特开辟【七秩芳华·往昔如昨】专栏,殷殷讲述校友们的往昔故事。



本期校友

徐连英,江西信丰人,南昌师范学院文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本科2班学生。2018年通过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现为赣州市信丰县第三中学教师。2020年荣获江西省“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基层就业人物事迹二等奖。



大学毕业已经三年多了,时常会想起在母校的日子,所有的回忆无一不鲜亮生动,所有的画面无一不色彩斑斓,共同编织成时光的闪亮河流。




相遇南师院

我和南师院的第一次相遇,是在2014年,初次相遇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校车从火车站把我们接来,经过玉屏大街,随车的迎新志愿者介绍说:“各位学弟学妹,我们马上就要到学校了。”一宿乘车的疲惫立即打着旋儿消失在心底,转而浮起期待和欣喜的涟漪。天空的湛蓝、红墙的柔和、彩旗的缤纷、志愿者的笑脸,一下子撞进我的眼底。“这就是我将要度过四年光阴的地方,看起来还不错!”我心里默念着。

与南师院相遇的美好场景,不断被我提及、回忆、咀嚼。这些让我从心中开出花来的瞬间,我想永远拥有,永远珍藏。



相识益友

与南师院相识四年,我把最美好的青春都留在了校园里。因为社团结缘,我认识了许多小伙伴,一起参加辩论赛,熬夜编辑《红杏花》社刊,连续一两个月排练话剧《茶馆》并登上逸夫楼大礼堂的舞台,大胆尝试拍摄微电影,外出采风,去其他高校交流学习,在大学生记者团学习编辑校报,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穿梭于校园进行新闻采访......

我们一起奋斗,一起吃深夜十点的食堂、跑清晨六点的操场;一起躲如许亭外的细雨、吹鹅湖路上的凉风;一起坐在博学广场的高高台阶,望着南师院的湛湛蓝天。朝夕相伴,共处四年的小伙伴们,让我的大学生活异彩纷呈、光辉灿烂。



良师相伴

四年里,我遇到了许多孜孜不倦、默默付出的老师,他们用严谨、负责的治学态度传道授业,使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领略了他们“博雅精进”的学者风范,体会到了“厚德修身,博学育人”的校训是如何写就。

陈丽老师的课,是我们班最期待的课之一。她的课几乎没有学生迟到,她讲《小二黑结婚》《十八岁出门远行》……那些晦涩深奥的文学术语,总是能被她讲得生动有趣,让人津津有味;“男神”戴勇老师陪伴我们从大一到大四,带我们漫游现代文学的世界;主讲先秦文学的谭思健老师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每次上课他都提前来到教室,边在黑板上手绘先秦地图,边和同学们聊天,大一下学期他不再教授我们古代文学,同学们遗憾了好久,所幸大三他又再次给我们讲授《史记》;《现代汉语》对我来说是大一最难的学科,但是张福荣老师却可以抽丝剥茧、深入浅出地讲授这门课程,课后经常能看到同学们互相讨论习题的场景;主讲《外国文学》的徐筱虹老师温柔大方,写作毕业论文期间,徐老师给我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和温暖的鼓励,多次深夜陪伴我修改论文;主讲《当代文学》的韩春萌老师是当时文学院的院长,一开始大家对他有些畏惧,后来上课发现,韩老师对待学术严肃认真,对待学生和蔼可亲,课堂上经常能够让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

诲人不倦,在老师们的细细叮咛声中,我渐渐明白“中文即是人文”,感谢遇到的每一位老师!

对母校的爱是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来源于老师们一次次的倾心指导和暖心鼓励、一门门师生们双向奔赴的课程、一张张获得肯定的奖状、一场场让人受益匪浅的讲座、一次次精彩的社团活动……南昌师范学院的日子充实了我的青春时光,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大大助益我现在的工作。

母校宛如一条河流,奔腾向前、川流不息,我庆幸曾身处其中,做一朵小浪花,幸矣!未来,我将继续带着这份荣幸,与母校一同成长,一起奔腾向前……


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尊崇英雄 礼赞楷模


点击上方图片学习

(来源共产党员



【身边的好老师】王俊:做一名温暖的思政课教师

七秩芳华·往昔如昨|韩华:心安不惧,皆得所愿

七秩芳华·校友印象|夏启国:我为南昌师范学院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



-ncsfxy-

-南昌师范学院-

党委宣传部 · 大学生记者团

来源|文学院

编辑|李婧

责编|袁巧

审核|常颖 谢梦君 戴达峰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NCNU_GFdy@163.com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