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评】金钱不是通往知识的阶梯

2018-01-25 文明威海

2018年刚刚开始,互联网新风口似乎已经出现。这个“新风口”就是直播答题。从出现到引爆仅仅半个月时间,直播答题赢奖金的模式迅速进入百万级——单场在线人数破百万、奖金额度破百万。各大平台纷纷入场,用提升奖金额度、拉明星助战等方式争夺用户。(光明日报)


直播答题是倚靠移动互联网的便捷,通过答题的方式赢得奖金的一种低门槛全民参与的娱乐方式。答题节目的基本规则为,由直播主持人出12道题目,每题作答时间为10秒,超时或回答错误将被淘汰,全部答对者瓜分当期奖金。在某视频APP上的获奖总榜单中,排名靠前的用户获奖金额高达4万多元,此外还有人通过某节目的“血战到底”独占100万元奖金。


这种“知识就是金钱”“答对问题就能赚钱”简单粗暴的“撒钱”方式吸引了众多网友参与。加上原本知识竞赛类电视节目培养了一定的群众基础,通过手机APP直播,降低了参与门槛,激活了实时互动性,让参与者蜂拥而至。题目内容涉及科学、文学、历史、艺术、八卦等多个领域,很多人呼朋唤友,组团参与。


直播答题的初衷是向群众普及有趣又有用的知识,以“知识竞赛”的创新模式,迎合了市场和大众的文化需求,使原本“低俗”形象的直播行业改头换面,开辟了益智、娱乐、盈利新的消遣方式。通过网络娱乐的方式掀起“全民学习”的浪潮本无可厚非,但是这种网络答题真的是通往知识的阶梯吗?无论是“花钱买知识”还是“靠知识赚钱”,直播答题的本质是披着知识的外衣,来实现商业利益。这种粗暴的以热钱“砸”出来的经营模式既不是互联网新经济的长远之道,也不是学习知识,探索真理的求真之道。


知识的学习是一件系统而深刻的事情,他需要我们沉心思考,脚踏实地的钻研。网络答题中碎片化的知识,浅尝辄止的探究,是大众受利益驱动而追逐的娱乐形式,远非寓教于乐,这种浮躁与投机绝不是通往知识的阶梯。虽然大众文化的受众群体相对广泛,但历史、哲学、政治学等深刻的知识内容也是市场的需求。互联网的知识创新应该以内容为王,推广制作精良、有深刻文化底蕴的运营模式,如喜马拉雅APP邀请专家开设课程,讲述专业领域的内容,如《国家宝藏》以创新的故事性,让观众潜移默化的学习文化历史。


通往知识的路途,是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容不得一丝乱念和浮杂。如明初的东阳马生,为求知观书手自笔录,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为求得一书,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在物欲横行的洪流中,只有沉心静气,孜孜以求,才是求知之正道,更是重需之所求。



作者:毕艳冰

编辑:宋志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