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代白求恩”云南行医扶贫记之三:夏爱克回国了,还有产妇点名找“老外医生”

2017-05-05 田朝晖 新华每日电讯


【导读在我生活中最重要两件事到底是什么?一是生活中有希望,二是能学医当医生。既然中国需要援助,那我为什么不把两件事放在一起,去需要的地方服务!”2001年夏天,夏爱克夫妇带着年幼的孩子,走进群山环绕的鹤庆……


他回国了,还有产妇点名找“老外医生” 

“当代白求恩”德国医生夏爱克云南行医扶贫记(融入中国篇) 


首发:5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田朝晖


36岁时,夏爱克想象着来中国后可能会面对的各种挑战。


53岁时,夏爱克告诉朋友,他习惯中国了,回德国可能会不习惯。


夏爱克在为患者做检查。



入乡随俗

每天,身高1米85的夏爱克,骑着三轮车,拉着两个洋娃娃,往返于幼儿园、学校和医院,被称为“鹤庆一景”


 2006年的一天,正在鹤庆县人民医院听外科培训报告的夏爱克,接到内科同事求援电话,他顾不上跟会场的人打招呼,飞快跑下楼,风风火火赶往急救现场。


又是溺水!这让夏爱克想起多年前在德国急救的一幕。救的同样是一名中国女孩,不同的是,德国那次的“急救车”是“一辆闪亮、疾驰的奔驰”,云南这次的“急救车”则是“一台生锈、吱嘎作响的三轮”。


夏爱克的三轮车,被鹤庆的同事称作“劳斯莱斯”,有时他会接送同事。


那是一个秋天。在德国一家医院任职的夏爱克正与妻子面临“令人兴奋的重大抉择”。他们考虑要不要把自己所学用到更急需医生的地方?但是语言、文化上的挑战,让他们有些迟疑。


这时,一个在中国餐馆打工的女孩跳水轻生。


夏爱克赶到现场救下中国女孩后陷入沉思:她为什么对生活失去希望?“中国人说缘分。我想了想,我生活中最重要两件事到底是什么?一是生活中有希望,二是能学医当医生。既然中国需要援助,那我为什么不把两件事放在一起,去需要的地方服务!”


2001年夏天,当夏爱克夫妇带着年幼的孩子,走进群山环绕的鹤庆时,古老的中国向陌生人露出善意的微笑——“搬家的路上下雨了,刚到鹤庆坝子,突然彩虹出现。”


夏爱克夫妇把这视为一种鼓励和接纳。


夏凯乐坐在三轮车里与同学们聊得很开心。


15年后,当夏爱克被问及“为何能在中国坚持这么久”,他回答:“第一,中国朋友很热情地接受我们老外。第二,德国朋友的经济支持和鼓励。”


夏爱克在学校现场教学急救。


不过,融入云南的过程并不轻松。夏爱克第一次吃辣子想哭,第一次喝白酒想咳嗽,但他不想让别人看到。


鹤庆卫生局原副局长杨万泉提醒他,要学会吃辣椒,百姓家里没有更多东西,不吃辣椒的话,时间长了百姓也不方便。夏爱克下决心入乡随俗。他参加所有能参加的集体活动,为的是能尽快了解当地风俗,好顺利开展工作。


来中国前,夏爱克的父亲担心孙子凯诚、孙女凯乐的教育问题。夏爱克想出解决方案:上午让孩子去当地学校学中文,下午太太在家教德文,晚上睡前,夏爱克再为孩子讲英语故事。


夏爱克在给女儿读书,给孩子读书是夏爱克的一个习惯。


夏爱克买了辆三轮车代步——因为同事都骑车。鹤庆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杜峰说,那是一辆从二手市场淘来的旧车。


每天,身高1米85的夏爱克,骑着三轮车,拉着两个洋娃娃,往返于幼儿园、学校和医院,被称为“鹤庆一景”。


 

一本词典

夏爱克安慰病人,喜欢握着对方的手说“不怕,不怕”,等离开中国时,他已经可以用普通话、建水方言、哈尼族语言来说“不怕,不怕”


2017年4月1日,早已回德国的夏爱克,在微信里发了一段视频,并配上文字说明:“我老婆在教唱中文歌。”


此时的轻松,反衬彼时的艰辛——语言,被夏爱克视为15年中最大的挑战。


在鹤庆,夏爱克会随身带一本词典,遇到交流障碍,就掏出来查一下。同事杜峰回忆,夏爱克没事的时候也翻,后来词典都翻烂了。


夏爱克与少数民族老人交流。


“中文是最难学的,比医学更难学!在新加坡我经常怀疑能不能学成,压力非常大。”此前为学习中文,夏爱克特意到新加坡和昆明的大学闭关学习。


开始夏爱克分不清声调,每天上午课间休息,大家都可以出去,但夏爱克必须留在教室里跟老师练习。


从新加坡开始,原名“Eckehard Scharfschwerdt”的这位德国医学博士,开始使用中文名字“夏爱克”,决心“用爱去克服一切困难”。


两年之后,夏爱克“出师”,但当他走进鹤庆人民医院时,却发现在大学学习的中文,跟鹤庆话完全不一样。


夏爱克先后服务于云南鹤庆、建水、红河三地,大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很多老人和孩子不懂普通话。


遇到老人和孩子,即使语言不通,夏爱克也总能找到办法走近对方。


于是夏爱克一边翻词典,一边利用各种机会学方言。红河人民医院有哈尼族医生,夏爱克就跟他们说“我教你们英语,你们教我哈尼族语言”,午休时,他经常拉着年轻人一起玩三种语言的游戏。


“有些少数民族产妇,你不说哈尼族语言,她们不信任你。”红河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杨芳发现,“后来她们很信任夏医生,夏医生回国后,还有生二胎的产妇来医院点名找‘老外医生’。


夏爱克接生的新生婴儿。


夏爱克安慰病人,喜欢握着对方的手说“不怕,不怕”,等离开中国时,他已经可以用普通话、建水方言、哈尼族语言来说“不怕,不怕。”


建水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普雪骞注意到,“到后期,夏医生会说八种语言”,如果算上各种方言,那应该有十几种。


夏爱克一边努力入乡随俗,一边试图身体力行改变一些东西。


夏爱克在三戈庄帮助村民挖水窖


在鹤庆,夏爱克每个月都要去大山深处的三戈庄扶贫,出于外事方面考虑,杨万泉担心他的安全,但夏爱克认为中国很安全,而且“村子比大城市安全得多。”


山里的孩子用温馨的方式来送别夏爱克。


有些医院科室缺少必要的设备,向院里申请迟迟批不下来,夏爱克知道后,就向国际组织申请援助,或者干脆自己从德国买回来送给医院。


夏爱克在给医护人员做一对一培训。


在建水,夏爱克常去红河州各地做义务培训,喜欢一个人默默去。有的医院想挂个横幅“欢迎夏博士到我院考察”,他坚决不同意。建水人民医院ICU主任梁伟说,夏爱克每次去别的地方,都会提醒不要太隆重。


夏爱克经常去山里的学校看望孩子们,送文具,送书。


 

一个愿望

“以后凯诚可以娶个中国媳妇,那样我就可以到建水定居了”


相比夏爱克的“艰难”,两个孩子的融入要轻松一些。


夏凯诚被中国同学称为“老夏”,夏凯乐被同学称为“可乐”。


“老夏”的同学杨婷慧记得,“老夏”刚来的时候,幼儿园为他准备了糖,让他吃甜面条,但后来发现,“老夏”喜欢上了炸酱米线。


后来“老夏”回忆:“学校里最令我怀念的一件事,就是有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当早餐。”


夏爱克的儿子夏凯诚最爱吃炸酱米线。


“可乐”上幼儿园后,老师为她准备了小勺吃早饭。3个月后,“可乐”请求爸妈去告诉老师,她想用筷子。后来“可乐”喜欢上红烧茄子,告别中国时,朋友请夏爱克全家吃饭,点了红烧茄子,“可乐”很开心。


谈起未来,当时11岁的“老夏”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就是喜欢中国,一想起中国,就很怀念。或许我长大后,可以回到中国?”


夏爱克乐见其成:“对于‘老夏’来说,中国就是家了。”


夏爱克带“老夏”、“可乐”爬山去三戈庄,“希望孩子们明白父母心中所爱,也了解爸妈工作性质,知道爸爸为什么每个月都要出一次三四天的远门。”


夏爱克和儿子夏凯程爬山离开三戈庄


这对两个孩子影响很大。他们从小了解农民的困苦,从小接触了很多来自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的志愿者医生护士——这对他们的人生观起到重要影响。


在鹤庆和红河期间,夏爱克为让就医的小孩子放松情绪,组织志愿者在儿科病房画卡通壁画,“可乐”从鹤庆开始就参与进来,读高中后,“可乐”多次利用假期到云南和贵州帮助孤儿。


夏爱克在儿科病房画壁画。


夏爱克到建水后,读高中的“老夏”利用假期到培训班去讲英语,第二年假期又去大凉山做义工。夏爱克一如既往,乐见其成。


夏爱克的女儿夏凯乐与同学们在一起。


一家四口中,夏爱克觉得太太夏秀珂“奉献非常大”。


“我太太性格跟我不一样,她不喜欢去旅游,很怕坐飞机。所以陪我到中国是个非常大的奉献。虽然一直都想家,但她还是说这是好的决定,自己学习到了很多,也成熟了不少。”


夏爱克和太太之间,经常说“对不起”,他觉得太太做得比他好。


夏爱克在山上体验挑东西。


夏爱克喜欢乡村,喜欢鹤庆那种乡村生活,看着村里人经常聚在一起很热闹,很羡慕。他有一天问杜峰:“想在鹤庆县城里盖茅草房,过田园生活,行不行?”


到建水后,夏爱克又跟梁伟说“想找个村子自己盖房子,想在云南养老。”


后来要回德国,夏爱克跟梁伟开玩笑说:“以后凯诚可以娶个中国媳妇,那样我就可以到建水定居了。”


夏爱克父子穿着白依人的服装。


 

没送出的礼物

“他不敢跟小朋友说要走。现在那些小孩肯定要想:夏医生怎么总是不来?”


帽子、缝绣的抱娃娃的被子、手编的筛子、棕草雨衣……在鹤庆时,夏爱克到市场上买了很多当地农民用的物品,挂在墙上装饰客厅。“中国朋友觉得很搞笑!”夏爱克说。不过后来,朋友们发现他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就不再调侃他。


夏凯诚和少数民族合影。


夏爱克平时喜欢穿少数民族服饰。在鹤庆时,总是穿一件白依人的火草衣;后来经常穿哈尼族的上衣。梁伟说:“越有民族特色的,他越喜欢。”他发现每个乡的服饰都不一样,后来回国,还带了彝族、白族、傣族和哈尼族的服饰,还把女儿穿少数民族服饰的照片给朋友看。


夏爱克非常喜欢小孩子,这是他与哈尼族小朋友合影。


遇到民族节日、祭祀、婚礼、葬礼、杀猪、房子上梁等各种活动,夏爱克只要接到邀请都会参加。刚到建水时,正赶上孔庙祭祀大典。夏爱克特别想去,但祭祀活动不卖门票,只有接到邀请才能参加,夏爱克到处求助。后来建水人民医院副院长邬建中把手里的票给了夏爱克,他非常开心。


在建水,夏爱克经常和当地中学生一起去探访古民居,顺带教孩子们学英语,李正弈棋是其中一员。开始,李正弈棋准备跟夏爱克多介绍当地民族文化。但很快发现:有些东西,他们解释不清楚,夏爱克反而能给一些补充和解释。


夏爱克在给小学生讲英语。


有一天大家去参观一处清朝建筑,看见有六扇门上雕刻着很复杂的花纹。夏爱克看了一眼,指着一扇门说上边刻的是个“寿”字。屋里的老奶奶很惊讶——她在这里住了几十年,没想到竟然被一个老外看出门道。


和夏凯诚一起长大的杨婷慧,惊叹夏爱克对当地文化的包容、欣赏。每逢圣诞节,夏爱克喜欢邀朋友来家里,共同表演节目、吃糕点、做游戏。三戈庄的农民、福利院的孩子、医院同事、学校老师,都曾到他家做客。杨芳说:“夏老师来红河3年,我们去他家过了3次圣诞。”


与夏凯诚和夏凯乐的同学一起过圣诞节


在红河福利院,管理员钱昂抽告诉记者,2016年圣诞节,在各地上学的孩子们回到福利院。不知道夏爱克已经回德国的孩子们,为他准备了一份神秘礼物,女孩们还准备了节目。但等到半夜,夏爱克没有出现,有的孩子哭了。


回国前,夏爱克最后一次去福利院,同行的中学生陆名灯说:“孩子一看见夏医生,就跑出来围着叫他。夏医生就一手一个抱起来转圈,那种场面很感人,但他不敢跟小朋友说要走。现在那些小孩肯定要想:夏医生怎么总是不来?”©


延伸阅读

“当代白求恩”云南行医扶贫记——记德国医生夏爱克(医德篇)

“当代白求恩”云南行医扶贫记之二:被夏爱克帮过的人,也想当“夏医生”

对话“当代白求恩”德国医生夏爱克:感恩中国给我有意义的工作机会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张慧  |  校对:赵岑

↓↓↓为“当代白求恩”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