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朝能成为历史上最令人激动的时代?这个老翁功不可没!
来源:历史的囚徒(ID:lishideqiutu2017)
正在学书法的欧阳修
有一种成本,它很贵很贵,谁都耗不起,那就是时间。
北宋文坛,有一位大咖年少成名,这个人的名字叫苏轼。
那个让他一夜成名的人,名叫欧阳修。
01
上海有位姓张的女作家说过,出名要趁早,她说得没错,人这一辈子,好消息来得太晚,幸福感也会减半,等到头发花白,满脸皱纹,花儿都谢了,出名就没什么用了。
有一种成本,它很贵很贵,谁都耗不起,那就是时间。
寻遍北宋文坛,你会发现,大多数文人最初的路,都很坎坷,只有一位大咖, 20岁出头的时候,他就以寥寥数文,一夜成名。
他的文章和诗句瞬间刷遍全国,人们竞相传抄,喜欢他诗句的,有皇帝太后,也有贩夫走卒,更多的,是数不清的读书人(也招来了数不清的嫉妒)。
原来圈层传播和社交媒体时代,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这个人的名字叫苏轼,日后,他历经生活劫难,仍能保持热情天真,达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最终成为著名画家、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生活家、建筑家……
在他眼里,世间万事皆通透,如果老天再给他几年,他还能成为几个领域的专家,尤其是在文学方面,敏感惆怅的他,成长为北宋乃至中国古代文艺界的最高峰。
时至今日,这个国度仍有数不清的苏粉,仰慕他、崇拜他、喜欢他的同时,人们不应该忘记他背后的男人,那个让他一夜成名,并把他送上神坛的人,名叫欧阳修。
02
那是公元1071年的秋天,颍州(今阜阳)城内的某个古旧大院。
“客人还有多久到,”一个穿着深蓝色粗布大褂的老头问仆人。
“快了,快了,”仆人答道,“老爷不要着急,他们已经到车站了。”
老头喜形于色,拿起桌上的毛笔,沉吟片刻,一番疾书。他还写下了两个将要到来的客人的名字:苏轼、苏辙,而他,正是“六一居士”、彼时的北宋文坛盟主欧阳修。
他们约好了一起去颍州西湖划船。
这是一个倔强的老头,在官场混了一辈子,10多次提出致仕(退休),但每一次都被朝廷挽留,这个国家离不开他(其实是宋仁宗赵祯离不开他)。
因为这样一位文学巨匠,最能体现大宋“崇文抑武”的惯例和风尚,让他留在庙堂,既可以体现王朝尊重知识、爱惜人才,又可以从他身上不断汲取艺术的养分。
可是,人都是要老的。
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那年他64岁,他终于可以一身轻松,这些年,他对这个国家、对文艺事业太尽心尽力,留下了很严重的偏头痛,医生说,这跟他年轻时的抑郁症也有关联。
说起来,脱离汴梁城的浮躁,欧阳修来到颍州已2个多月,前来探望的朋友和后生不少,但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高兴。苏家父子三人,在他的心目有很高的位置,甚至高过自己的两个儿子。
你可能不会理解,作为一个有追求的、高境界的人,遇到一个人才,那种感觉,比看到儿子出生还要兴奋。
巧合的是,他退休来到颍州后,因避党争,苏轼也离开汴梁,到杭州任通判一职。
颍州有一个美丽的西湖,每天欧阳修都要去湖边跑步锻炼,晒晒太阳,“微信运动”显示,欧阳先生经常能排第一名,超过朋友圈很多运动爱好者。
粉丝们对欧阳先生的运动不感兴趣,却对他在颍州运动很感兴趣,要知道,欧阳先生祖籍江西,出生于四川,为什么他会对安徽颍州情有独钟?
有人说,欧阳先生年轻的时候,曾在这里遇到一位妙龄女子,一见钟情,后来擦身而过,他思念那个女子,而思念是一种会呼吸的痛。
还有人说,欧阳先生一生爱山乐水,所以喜欢颍州西湖这件事,并不奇怪,他一生8次来到颍州生活,最终也在这里入土为安。
在数十年时间里,他共为颍州西湖写下49首诗词,有时候词穷,他就开始写大白话——
在《采桑子》里,他一连写了13首诗,连用10个“好”来赞美颍州西湖,这颗淮北平原的明珠。
情到深处会孤独,诗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大白话。
因为有他对颍州的爱,无数人跟随他的足迹而来,他们中最著名的,有词坛“鬼见愁”苏轼,还有知名文化学者吕公著等。
苏轼在8岁的时候,就熟读欧阳修等十一位贤士的《庆历圣德诗》,并一脸幼稚、一厢情愿地称欧阳修为“我师”。
欧阳先生对颍州西湖的爱,直接传染到苏轼身上,苏轼在杭州、扬州、颍州和惠州当过官,恰好那几个地方都有西湖,所以南宋的杨万里调侃他,“东坡原是西湖长”。
在到颍州前,他曾在杭州惊艳地写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当他来到颍州西湖,又有一种情不自禁的比较,“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爱颍州西湖,没有其它的理由,只因为,这里的湖,有欧阳修的气息和影子。
03
公元1071年的颍州之会才过去半年,欧阳修就去世了。
苏轼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伤心和失落,对这个才华爆棚又有些玩世不恭的人来说,他很少去拜服什么偶像,但欧阳修是个例外。因为欧阳先生不仅是他的文学偶像,更是他事业上的领路人。
故事要从苏轼的老爸苏洵说起,地球人都知道,苏洵直到27岁才开始发愤学习,《三字经》上描绘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自古以来,如果一个读书人担忧向学的年龄太大,长辈就会用苏洵逆袭的故事教育他。
这个来自四川眉州的乡下人,经历过好几次科举失败,得此遭遇,有的读书人就认命了,回老家重操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种田。
苏洵很倔强,他本能地觉得,文字能让自己扬名,因此,对自己的要求必须更高,一天晚上,他将以前写的文章全烧了,一门心思闭门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他的文章逐渐被人传诵。
后来,他的文章终于被益州知州张方平看到,张看后惊叹不已,火速写就一封推荐信,让苏洵去京城拜访欧阳修。
其实,由于政治理念不同,欧阳修与张方平素有矛盾,但欧阳修看过苏洵的文章后,赞叹道,
“后来文章当在此!”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他向宋仁宗推荐苏洵,在那篇著名的《荐布衣苏洵状》中,他高度评价道,
“伏见眉州布衣苏洵,性识明达,亦尝一举有司,不中,遂退而力学……实有用之言,非特能文之士也……”
意思是,眉州的这个普通读书人,很了不起啊,能清楚地认识客观世界,虽然是一个落榜生,但他懂得坚持,他说的话也非常有道理啊!
有这样的文坛领袖亲自转发、频繁打CALL,想不红都难,从此,大宋文学界都知道了苏洵这个名字。
但是,那时人们都不知道,苏洵只是个开始,他的儿子苏轼,那才叫真厉害。
文人的祖师爷苏轼
04
推荐苏洵的第二年(公元1057年),在北宋最高领导人宋仁宗的充分信任和大力支持下,欧阳修出任知贡举,担任礼部主考官,这是他第一次主持全国的人才选拔。
如果允许修改历史,那一年应该叫“欧阳修年”,一个历史长河中再普通不过的年份,因为一位开明考官和一大票学霸,变得不再普通。
有数字为证,当年共录取进士388人,他们中有: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
我打字都累了,但还没完,也就在那几年,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等强势人物,都得到过欧阳修的推荐和点拨。
“唐宋八大家”,除了欧阳修自己,其余宋代五人均是他的学生,勉强留了两把坐椅给韩愈和柳宗元。
文学、理学和政治精英开始井喷,可谓群星闪耀,亮瞎人的眼。
这一年的科举,可能是古代最为知名的一次,那么多人一考成名,跟欧阳修的学识、眼光和胸怀密不可分。
他这个人,天生的古道势肠,慧眼独具,专门为人作嫁衣裳,学生功成名就后,想把奖杯献给他,他还一个劲儿推辞——
“别啊,别啊,这是你应得的!”
尤为难得的是,那些“寒俊”的年轻人,都是在汲汲无名、急需帮助的时候,被他相中推荐的,他简直就是宋朝文坛的播种机。
就连挑剔的史书也高度评价他,“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 (《宋史•欧阳修传》)。
千年之后,我也想为欧阳先生打一个CALL。
05
苏轼与欧阳修两个巨人的相遇,似乎冥冥中早有注定。
那年的策论考试,欧阳修别出心裁地出题《刑赏忠厚之至论》,不久,试卷官梅尧臣兴冲冲地跑过来,给他看一份特别精彩的试卷,欧阳修读后,整个人就神清气爽得不行,他按捺不住激动,暗中对自己说——
“我发现了一个宝贝”,
“这样的文章,绝对应该列为第一”。
但激动之余,他又回归冷静,在这样一份试卷上,他看到了学生曾巩的影子。
早在16年前,即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落榜生曾巩向他写自荐信,充分表达政见。
欧阳修很喜欢曾的才华,他在回信中说,“其大者固已魁垒,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意思是,曾巩的文章是上乘之作,即使是他最普通的文章,也很有章法,不应该落第啊。
他还当众在朋友圈盛赞曾巩,“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
后来,他干脆将曾巩纳入门下,悉心培养,曾也参加了这一年的科考,如果这篇文章真是曾巩所作,一旦录为第一,难免有人说闲话,经与梅尧臣等一众考官商议,考试中心最终决定,将该文考生列为第二。
还有这种操作?有的,这样的事,欧阳修30年前也遇到过,当时的重要考官之一,名叫晏殊。
……
复试阶段,他又看到一篇《春秋对义》,文风潇洒,经典独到,这次他再也忍耐不住,马上将该考生列为第一。后来才知道,上述的两篇文章,均出自20岁的四川考生苏轼之手。
他感叹地对梅尧臣说,
“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与梅圣俞四十六通》)。
这句话有三个关键词很重要:汗出,快哉,避路,简单的描述,真实的欧阳修境界全出。
连环画:苏东坡怒怼王安石
06
自从金榜高中后,欧阳修与苏轼就成了最好的朋友。
欧阳修有一个梦想,让天下人写真正的文章,即“我手写我心”,一旦有主持科举考试的权力,他就决意“痛惩险怪奇涩之文”(沈括语)。
顶着压力,他大力推崇、大胆录用苏氏父子和曾巩等人,他在进行文坛的战争,需要大量的勇士。
当时北宋最为流行的两种文学创作体裁,一是“太学体”,二是“道学体”,“太学体”以险怪著称,叶适说,“程氏兄弟发明道学,从之者十八九,文字遂复沦坏”;“道学体”以心性闻名,欧阳修视其为“诞者之言”。
秉承心中的理想,带着一帮弟子,欧阳修朝“太学体”和“道学体”猛烈开炮,北宋开国后的第二个50年,终于有了真正属于大宋的散文。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苏轼和欧阳修。
欧阳修认为,为扭转文坛风气,必须大量创作切于事实、平易有韵致的文章,而文章最真实的力量,来源于作者的内心。
欧阳修的内心坦然平和,性格光明磊落,他的政治品格更为人所称道,他曾深有体会地说:
“大抵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意即,文学是用来提高个人修养的,而政事却是关系时世百姓的大事,他告诫自己的弟子们,你们将来都会出去做官,这一点切须注意。
在夷陵县任上,鉴于历任县官审案断狱上的草率塞职,造成平民百姓无数冤苦,曾仰天长叹,“自尔遇事不敢忽也”,他认为,士人是社会的良心,故一生忠于职守,从不以个人得失定进退。
苏轼虽然“一生忧患,常倍他人”,但在为文、为政上,完全跟随欧阳修的足迹。
文学上,在欧阳修“平易自然”“随物赋形”的文风基础上,苏轼再上层楼,千年以来再没有一个人能超过他;政治上,苏轼从来只求“信自已”,决不“看风向”——
王安石得势,大力推行新法,他直言种种“不便”,招人恼怒;司马光上台,全面废除新法,以为苏轼会跟自己同一阵营,可是苏轼说,如果新法全废,老百姓将无所适从,社会危机无法摆脱。
……
跟自己的老师一样,他一辈子写市井、绘山水、谈美酒、说理想。
老师有醉翁亭,他有喜雨亭;老师为颍州西湖写了49首诗,他写了37首;老师一生桃李满天下,他从来爱人无保留。
从他们的笔端,往往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震动,在人生最困顿最苦逼的时候,他一直思念着自己的恩师,寻找坚持的力量,老师,千万里,我永远追随着你!
尾声
从1074年起,苏轼开始在山东密州写词,创作的能量全面爆发。
被贬黄州的时候,他的个人创作到达顶峰,先后写就“十年生死两茫茫”“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等传世名作。
可惜,欧阳修已于1072年去世,没能看到那令人欣慰的一幕,但他弥留之际,已经预感到——
正是师徒两人的一唱一和,一砖一瓦,织就了历史上排山倒海般的文学梦,构筑了人们最爱的宋朝时刻。
延伸阅读
监制:易艳刚 | 责编:雷琨 | 校对:赵岑
妙笔写就醉翁亭,慧眼识才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