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要现代化不是"城市化",乡村振兴呼唤乡村规划

2018-03-14 完颜文豪、甘泉 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本报记者完颜文豪、甘泉



▲在浙江台州黄岩,杨贵庆教授指导规划改造后,旧村变美景。充满乡愁的石头小巷。本报记者谢锐佳摄


“环境美、村庄美、田园美、庭院也要美……”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驻马店市市长朱是西,在6日的河南代表团小组讨论中发言时勾勒出一幅“四美”乡村的图景,引起代表们的赞同。他表示,现在一些乡村存在脏乱问题,跟规划缺失有很大关系。乡村振兴要重视规划,不能还按老路子“土法上马”。


▲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揭牌成立。


乡村建设长期缺乏科学合理规划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河南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村医马文芳也有切身的感受。


今年67岁的马文芳,自2008年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一直把目光聚焦于最熟悉的“三农问题”上,这次再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开始关注乡村规划问题,“农村缺乏规划,村民盖房子都比较随意,不仅导致村庄格局混乱,也使得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无法规范铺设,进而影响了农村垃圾和污水问题的处理。”


▲杨贵庆教授积极参与推动同济大学·黄岩乡村振兴学院建设。本报记者谢锐佳摄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杨贵庆教授认为,现在农村一些地区无序建设,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既缺少规划理念,也缺少规划人才,更缺少规划管理,以至于出现问题没能及时反馈,发现乱建没能及时制止。


▲在浙江台州黄岩,杨贵庆教授指导规划改造后,旧村变美景,村落俯瞰。


▲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透视图。


▲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鸟瞰图。


杨贵庆更早意识到科学规划对乡村发展的重要性。6年来,他率领同济师生团队,长期扎根浙江农村,奔波于山水村落之间,从科学规划入手,抢救“复活”了台州黄岩一批古村落,重聚了人气,带富了村民,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在浙江台州黄岩,杨贵庆教授指导规划改造后,旧村变美景。柴火房变成咖啡屋。本报记者谢锐佳摄


▲在浙江台州黄岩,杨贵庆教授指导规划改造后,旧村变美景。柴火房变成咖啡屋,屋内富有情调。本报记者谢锐佳摄


朱是西代表深切感受到中西部地区乡村规划缺失的普遍性,“现在乡村规划队伍严重滞后,有的县里没有专门的规划局,乡镇和村里缺少负责规划的人员,到了村里更是实际上没有人管。”


▲在浙江台州黄岩,杨贵庆教授指导规划改造后,旧村变美景,旧瓦罐变成盆景,富有情趣。本报记者谢锐佳摄


朱是西建议,要完善县乡村三级规划队伍,县里要有规划局、设规划展览馆;乡里依托村镇建设中心设规划展览室;村里要有规划专管员,挂村庄规划图。乡村规划向群众公开,展示未来几年乡村要建成什么样子,既增加群众认知也接受群众监督。


目前,驻马店市在推进“四美”乡村建设中,已着手建设这样一支覆盖县乡村三级的乡村规划机构和队伍。


▲在浙江台州黄岩,杨贵庆教授指导规划改造后,旧村变美景,文气浓浓的古巷书屋。本报记者谢锐佳摄


对此,杨贵庆认为,重视乡村规划的关键是重视乡村规划管理,在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加强配备有专业规划知识背景的人员。“至于乡村规划的编制,完全可以市场化运行,请专门有规划编制资质的机构、大专院校的规划人员,来编制规划,把政府作为规划管理的职能和市场作为规划编制的职能区分开。”


▲在浙江台州黄岩,杨贵庆教授指导规划改造后,旧村变美景。原本破败的民房变成散发着文气的乡间书屋。本报记者谢锐佳摄


杨贵庆表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逐步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上海、北京等城市已经开始探索社区规划师制度,乡村也应有乡村规划师。”


▲在浙江台州黄岩,杨贵庆教授指导规划改造后,旧村变美景。乌岩头村民俗博物馆,富有特色的大院。本报记者谢锐佳摄


早在2010年,成都市就在全国首创乡村规划师制度,在全国以年薪10万元的待遇,从经验丰富的专业规划人才中招募乡村规划师,为乡镇发展定位、整体布局等提建议,代表乡镇政府组织编制乡村规划。


这些年,成都市的探索,在塑造了一批符合新理念和新要求,可复制、有特色、能持续乡村规划项目的同时,也有效减少了乱占耕地、遏制违法建设和重复建设等现象。


▲在浙江台州黄岩,杨贵庆教授指导规划改造后,旧村变美景。乌岩头村民俗博物馆,飞檐翘角。本报记者谢锐佳摄


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到,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在浙江台州黄岩,杨贵庆教授指导规划改造后,旧村变美景。保留古朴框架结构,原本破败的民房变成散发着文气的乡间书屋。本报记者谢锐佳摄


在乡村规划上,杨贵庆教授表示同样需要坚持这种原则。


▲杨贵庆教授在同济大学美丽乡村规划教学沙滩村实践基地。本报记者谢锐佳摄


“有的乡村不是缺少规划,而是缺少‘好规划’。‘好规划’就是负责任的、因地制宜的规划。有的地方因为规划人才的短缺,规划人员调研不足,在短时间内完成乡村规划编制的任务,会存在规模化、批量化‘生产’的编制问题,在实施时不接地气,容易进行‘建设性破坏’‘破坏性建设’,有的把上百年来沉淀至今的乡村文化基因都抹掉了,就很可惜。”杨贵庆说。


▲杨贵庆教授在黄岩指导旧村改造。


他认为,科学的乡村规划,需要有专业背景的乡村规划师,加上村民的参与以及当地政府的规划管理,应该是因地制宜的、有针对性的,结合当地的乡村文化内涵、村庄风貌和资源条件,能够解决乡村发展的实际需要,解决乡村振兴的瓶颈问题,而不是照搬照抄、把大城市的模式大规模地搬到农村规划中。


▲在宁溪乌岩头,杨贵庆教授肩头挂布袋,手握竹竿,现场指导。


“乡村规划不是要乡村城市化,而是要乡村现代化,不是把乡村建得像城市一样,但要有城市那样的基础设施、便利性和高效率,建设成美丽宜居的乡村人居环境。”杨贵庆说。




延伸阅读

委员痛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建议聚焦"关键少数"

关于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刚刚财政部这样回应!

学哪些专业最有“钱景”?两会都说清楚了

关于2018年楼市,两会传来7句话,值得关注!

敏感问题!西方炮制新词黑中国,发言人这样回应

@公务员: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这些话,一定要记牢!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张书旗 | 校对:赵岑 

以旧村变美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