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个完成改造的央地混合产权老旧小区,老楼“逆生长”背后有套协同模式
红灰相间的新外立面、防风隔音的新门窗、遮阳挡雨的新自行车棚……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的海淀区骚子营四号院如今已经实现“逆生长”。作为全市首个完成改造的央地混合产权老旧小区,骚子营四号院摸索出了一条央地协同的新模式。
骚子营四号院不大,整个小区只有1栋楼6个单元,居住着80户居民。随着楼龄渐长,居住的问题纷纷暴露出来。“以前冬天,墙面都能结上一层冰霜,家里家外都得披件羽绒服。”自打这栋楼建成就住在这里的居民关彦琴说,不仅保温效果差,铸铁的外窗漏风、漏音严重,跑冒滴漏的问题更是数不胜数,居民们调侃“楼上用水楼下淋,楼下说话楼上听”。
2020年,老楼改造的好消息终于传来,可改造范围只有1、2、3单元。“一栋楼只改一半算是怎么回事?”家住5单元的关彦琴不理解。原来,骚子营四号院为混合产权,1到3单元产权归属中央单位,4到6单元的产权归属地方。此次是中央产权单位就改造事项向居民征集意见,地方暂时还没启动。“改造时间不同步,改造方案可能也不一样,将来会不会‘一栋楼两个样’?”许多居民表示担心。
为了打消居民的顾虑,确保改造不打折扣,中央产权单位、市住建委、区住建委、街道和社区的相关负责人开了一场“破冰会”。会上,中央产权单位和市区两级住建部门达成了三方协议,央地协同,根据改造面积占比来出资共同改造。
改造共识达成,出资比例也定了,新的问题又来了。海淀区住建委老旧办副科长张明珠说,按照惯例,区里委托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设单位,和中央产权单位委托实施的不是同一家。“两家建设单位改造将出现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屋面防水,如果一边一家单位施工,将来接缝处还得漏水。”张明珠表示,为此,在数十场专题研讨会反复斟酌后,海淀区决定将小区改造任务统一委托给中央产权单位,“这也是央地混合产权老旧小区改造的一项制度创新。”
2021年,改造正式开始。在前期的居民工作中,中央产权单位与街道、居委会配合默契,在一次次入户宣传和动员中,小区的上下水改造率达到100%。施工中,恰逢疫情,市区两级住建部门开辟绿色通道,保障改造进度。2023年,骚子营四号院改造完工,居民们称赞:“央地配合得好,小区改造得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我们是北京市住建委新媒体矩阵,您身边的安居顾问
微信
微博
头条
北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