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浙师有位能给鱼看病的医生……
郑善坚副教授
“仁者爱人” 能帮咱就帮
“我打小在金华江边长大,经常会去游泳、抓鱼,还在水里救过人。”受成长环境的影响,郑善坚对水有着别样的情感,面对渔民们也感觉格外亲切。当他亲眼看到养殖鱼因病大量死亡时,农户们的束手无措让他感同身受。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有了要帮助农户解决养殖难问题的想法,也坚定了他选择水产养殖专业的信心。
郑善坚从事助农事业至今已有23年,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致力于改进水产养殖方式和水生动物疾病防控。“能够为农民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一生的事业。”
在助农过程中,郑善坚对一些细节尤为关注。与其他养殖活动相比,水产养殖由于水环境的特殊性,养殖户们难以及时发现鱼类的亚健康状态,发觉时往往都为时已晚。曾有一次,龙游县一水塘爆发大规模的鱼病,养殖户先后购买十几万的鱼药依旧未果,求助于他。他亲至现场,查出原为鱼类营养代谢性疾病后,立马对症下药,顺利遏制了鱼病的蔓延,及时为养殖户挽回损失。
郑善坚现场研究、治疗鱼病
针对鱼类营养代谢性疾病,郑善坚副教授科研团队基于前期系列研究数据,创造性地提出了用中医药思路进行水生动物疾病防控的想法。鲈鱼的溃烂病死亡率高,治疗困难。郑善坚在检查中发现,患溃烂病鲈鱼的鳃和肝胆都发白。根据中医理论,他认为这是肝血不足导致鱼的体表黏液分泌减少引起的溃烂,因此在治疗药物中添加一味黄芪,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黄芪具有强脾健胃功效,脾能生血,使用黄芪治疗溃烂病能够有效降低鱼群的死亡率”。通过这种开创性的思路,许多比较棘手的鱼病难题都迎刃而解。
郑善坚喜爱钻研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所推崇的“仁者爱人”,也被他融入到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他来说,“爱人”就意味着关爱生命,“能帮咱就帮”。“我在上课时也给学生们讲生命观,我们救鱼,其实也就是拯救生命的一种方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郑善坚的研究重点是溪流性鱼类的品种选育与开发。谈及国内水产养殖的不足之处,郑善坚忧心忡忡:“鱼类种苗市场不健全、养殖户随意自主繁苗、未经选育的鱼类生长与抗病性存在问题……养殖户急需科技支持与科学指导。”
郑善坚告诉记者,浙江省的溪流性鱼类繁育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一个条件优良的苗种繁育基地。经过多方考察,他发现了衢州得天独厚的溪流资源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最终确定在这里开展溪流性鱼类繁育研究。在省重点研发项目的支持下,郑善坚副教授科研团队实现了每年繁育马口鱼苗2000多万尾的傲人成绩。
郑善坚在开化循环水养殖场
不论多苦多累,郑善坚总是坚持实地查看鱼类情况。2020年5月,他前往龙游的浙江渔老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溪鱼苗种繁育,企业负责人翁旭东提前为他安排好住处。第二天一早,郑善坚就对翁旭东提出了一个要求:“帮我找一张钢丝床吧!”听完这话,翁旭东一下子就懵了,“是这里住得不舒服吗?” “住在这里不方便,我想直接住到渔场去。”原来,为了能获得最直观有效的数据,他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采集一次鱼卵进行观察,虽然可以交给其他养殖人员去做,但他总想着自己多做一点,对现场的情况把握就更多一点。
一连好几天,郑善坚都在这个乡间渔场里观察和记录,累了困了,就在钢丝床上简单地休憩一下。终于,第一批马口鱼杂交新品种繁育成功了。“乡下晚上蚊子很多,机器的声音又很大,每过两个小时要起来观察一次,几乎不可能睡得着。郑老师做事,就是这么踏实严谨,让人放心!”翁旭东说。
在不断的探索中,郑善坚将陆基工厂化和鱼菜共生模式相结合,溪鱼养殖的效率大大提高。路基工厂化措施,是将水塘放置到大棚内部,将养殖场地从水中移到陆地,这种养殖方法不仅更加灵活,还能够监测鱼苗状况与进行自动化养殖,可谓一举多得;鱼菜共生、虾菜共生的养殖方式,是通过将鱼粪入田,大幅提高水质,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金华金东区的虾菜共生系统,开化清水鱼+高山蔬菜的鱼菜共生系统,都是这一理论的实践结果。
运用这种工厂化高效养殖方法,一个个直径仅五米的帆布桶,就可以在五个月内产出惊人的五百斤马口鱼,每桶可创造至少一万元以上的利润。“郑老师帮助我们繁育的鱼苗质量,其他的养殖户可达不到!”讲到这里,翁旭东开心得合不拢嘴。
郑善坚在龙游光唇鱼基地与养殖户交流
将马口鱼的苗种繁育规模化,是一种新的突破,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催产、孵化等技术环节。能够提供这样具有实用性的研究成果,郑善坚独特的技术思路功不可没。
从助农到课堂 “都马虎不得”
在长期的助农工作中,郑善坚逐渐观察到国内养殖户存在的一系列缺陷。为了更好地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他自2017年就开始担任省级科技特派员,并成立龙游专家工作站和“鱼病医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养殖户们普及养殖技巧。
2021年,郑善坚副教授科研团队主持或参与科技项目6个,出具技术服务单150份,技术培训服务330多人次,受益养殖主体近200多家,前期的试验实施数据、成效等通过技术服务得到及时推广应用。这一年,郑善坚仅在开化和龙游两地的出差时间将近百天,开化和龙游的每一个塘头都有他的足迹,他摒弃了节假日和上下班的时间概念,只要有任务、有工作,他随时整装待发。
郑善坚指导学生进行马口鱼繁育
2014年,郑善坚进入浙师大生化学院执教。在学生眼里,郑善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面貌。在科研教学中,他一丝不苟,雷厉风行。跟着郑老师学习的学生,要跟随老师亲自下河抓鱼、收集水样,一点都不可马虎。在生活中,他和蔼可亲,温文尔雅。研究生张凯有一次见习迟到,郑善坚在了解事出有因后,不仅没有因为耽误了大家的行程而批评他,反而耐心开导,让他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郁闷的心情也随之烟消云散。“郑老师真是难得的好老师!”
除了主课教学与科研外,郑善坚还开设了一门“观赏鱼养殖与鉴赏”通识课,深受同学们的欢迎。他希望通过这种兼具人文性与趣味性的方式,来吸引其他专业的学生了解水产养殖。“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生物学、美学等多学科知识,郑老师对水生生物、水族景观设计的讲解通俗易懂,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上课体验。”体育学院李颜绮说。郑善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鼓励同学们实地勘景,在生活中寻找学习素材,主动获取新知,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在课堂中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我常对学生们讲,天道酬勤,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同时郑善坚也对自己的学生们寄予厚望,希望大家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把专业做好、做强,为国家乡村振兴、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书记金句”专题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喜迎党的二十大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金句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