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作真时真亦假,真“钾”之说
检验医学
因为专业所以权威
投稿labweb@163.com
黄丽娜
平乡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电解质对维持人体酸碱平衡、体液的分布与转移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任何一项电解质出现紊乱,都将对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疾病的产生,甚至危及生命。近期,笔者就遇到了一起“奇怪”的高血钾病例。
星期天的上午,笔者如往常一般在电脑前审核结果。突然,有一份电解质结果引起了笔者的注意:钾9.39mmol/L,钠144.14,氯114.09mmol/L,总钙2.46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2.15mmol/L。根据危急值报告要求,当K+低于2.8mmol/L或高于6.2mmol/L都属于危急值,低血钾或者高血钾都会对患者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需复查后及时报告给临床。显然这一血钾的结果就属于危急值,为确保万无一失,笔者又调出标本,查看标本外观,血液凝固状态良好,血清量较多且清亮,并未溶血。同时将标本进行复检,其结果类似。随后笔者又查看了今日的质控,全部在控。并询问负责标本前处理的同事,确认标本不存在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也不存在放置标本的温箱温度过高对标本产生影响。在排除了仪器、溶血、处理前等影响因素后,笔者初步猜测,有可能是临床抽血环节出现了问题。
笔者找到检验申请单,发现是妇科患者,紧接着了拨通妇科电话,联系主管医生,询问患者相关情况,想着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通过与主管医生的沟通得知:患者,女,30岁宫外孕入院。WBC3.5×10^9/L,RBC3.93×10^12/L,Hb 114g/L,PLT160×10^12/L,凝血结果均正常。已进行宫外孕手术,术中出血量少,目前无任何不适,常规用药,并未应用任何可以引起血钾异常的药物,术后为保证电解质平衡,有补钾,但不也至于如此之高。随后笔者又致电护办室。
笔者:“你是今早值班的护士吧,患者xx今早是你抽的血吧,大约几点抽的血,你在抽血时有什么特殊情况发生吗?是否抽错管又倒入生化管中。”
值班护士说:“早上七点多抽的,并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也按要求采集入要求的黄头促凝采血管中。”
笔者又问:“你再回忆下,采血过程是否顺畅,患者有没有输注液体,滴速如何?”
值班护士再三回忆后,说:“当时患者在输注液体,补氯化钾呢,恰好要采血一侧血管太细,不好采集,想着刚输上液体,在同侧采血应该没有问题。”
笔者说:“这就对上了,该患者的检测结果钾、氯离子异常升高,钠离子正常,如果是液路血,那结果就说的通了。”
随后,笔者又告知值班护士对于输液患者严禁在同侧采血,必须在另一侧采血,建议重新抽血复查。次日,重新抽取生化标本检测,结果完全正常。事后,与护士长进行沟通,并对科室进行了相关采血知识培训。
通过本次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分析前质量控制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科最难管理的部分。
分析前操作的不规范对于结果的准确性有些最直接的影响。有哪些不规范的操作会导致K+升高呢,现在我们一一回顾:
1.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导致放置时间过久,分离延迟。使得细胞内K+释放出来,导致血钾升高,但同时血糖也会降低。
2.标本在温箱放置时间过久或放置过程中未及时发现温箱温度升高,导致红细胞内K释放到血浆中,引起血钾检测结果升高。
3.用EDTA-K2采血后混入黄头促凝管中送检,但这种情况下,多数血钾>15mmol/L,钙降低至零点几甚至负数。
4.标本溶血,导致细胞内K+大量释放到细胞外,引起血钾升高。
5.补K+时,在补液同侧抽取血标本,一般伴随钾钠氯同时升高。
希望本次案例可以我们广大的检验师们开启一个新的视角,面对异常结果或者危急值,首先要排除仪器、标本状态、标本处理、采集等影响因素其次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药物或者其他干扰因素。此时,必须与临床沟通,核实患者情况及临床表现,从根源查找问题,不能一味的认为只对标本负责,忽视沟通,直接出具错误的报告,结果不堪设想。因此,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双方工作的顺利进行,更需要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与交流来实现,唯有各个环节都检测有效,才能确保结果准确、诊断明确、治疗合理安全。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中华检验医学网、检验医学微信平台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编辑:徐少卿 审校:陈雪礼
➤ 《检验医学那些事儿》长期征文中,最高支付稿费2400元!(点击查看)
走之前,不妨为检验君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