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松社回顾」韩松:现实的科幻作家

热爱幻想的 松社 2021-09-26

点击上方,关注“松社”微信订阅号


初读韩松,好奇的是他白天黑夜双重身份的无缝切换,一个工作中要面对如此多的现实问题的记者,是如何在夜晚写出如此引人遐想的科幻故事?直到在松社遇见,才知道这一切并不相悖,因为现实就是他灵感的来源,他在现实中思考,在未来里幻想,“现实比科幻更科幻”,这句他常常说的话,在这次《驱魔》的新书分享会中再一次得到了验证。



01

儿时的经历使我想要用科幻小说的

方式来探讨医院里的事。


很小的时候,韩松就觉得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亡,尽管每天都会接触到死亡。比如身体的新陈代谢,自身细胞的死亡,吃饭的时候,饭桌上见到的食物,其实也是其他物种的死亡。但人很奇怪,只有同类死亡时,心情才会复杂,至于其他物种的死亡,大多视若无睹。

 

看二十四史的时候,我们会了解到,古人有的死在家里,有的死在战场上,有的死在其他的地方,死在医院的人少之又少。现在,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大多数的人生命的结束都在医院。而医院的本质,就是面对死亡。韩松想要用另外一种方式,用科幻小说,来探讨医院里的事情。

 

儿时的韩松,第一次看见死亡就在医院,但那时候,他并不知道什么是死亡,也没有死亡的概念。那时,韩松生病在医院住院,隔壁房间住了个得脑瘤的孩子,学习成绩很优秀,家庭条件也很好,他在医院抢救了十几天,还是死了。当时,这个孩子的家人都在身旁,凄惨的哭叫声响彻整个走廊,这声音一直留在韩松的脑海里,甚至让他现在都记忆犹新。也就是从这时开始,韩松意识到,死亡,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在这个相对封闭环境发生的事,也让韩松脑海里的“医院船”的概念萌芽,种下了根。



02

物质生活变化使死亡观念改变,

促进医院发展。

我们所有人都在医院里,经历生老病死,每当谈论到“死亡”这个话题时,医院总是绕不开的地方。医院出现的结果,就是人的寿命的延长。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医院的普及和发展,使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比之前延长了近一半。“现代医院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死亡运行的规律。”韩松这样说道。

 

韩松提到,他曾在安阳看到过殷墟的殉葬,那时的奴隶,命如草芥,生命都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物质生活更是无从提起。到了现代,物质上的飞跃,使人们更注重个人的享受。物质生活的变化,随之带来的是观念的变化,无论是对待生活还是死亡。这种变化,也促进了现代医院的发展。



03

为什么要写科幻?

因为现实比科幻更科幻。


医院的发展日新月异,大量的人涌入这里,造成了一种奇特的现象。但人们也慢慢发现,医院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美好。说到这里,韩松还入乡随俗地拿郑州的医院举起了例子,这座号称全球最大的医院,年收入达80亿,每年接收的病人有360万,相当于欧洲几个国家的人口总和。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观。

 

有医院就会有病人,那么何谓病人,是偏离了正常的轨迹的人群,也就是不正常的人。现代社会对付不正常的人有两种方式,一是法律,一是医疗。所以说,医院和监狱在某些地方有相似之处,例如制服,大都是蓝白条纹,例如住在里面的人,都是想通过改造或者治疗来重回正常的轨迹。

 

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现在紧张的医患关系,形成了一种悖论:医生和病人本应该并肩作战,同死亡作斗争,现实却刚好相反。说到这里,韩松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去医院探病时,曾跟医院保安有过小小冲突的经历。他以自己的感受告诉读者,医患关系如此,本质上就是对死亡的紧张。大多数病人觉得自己的生命掌握在医生手中,把医生当成神一般的存在,感觉自己处于弱势一方,医生则觉得自己每天手术扎堆,有时得不到病人和家属的理解,不知道他们会有什么反应,时刻提防。

 

由此,韩松不由想到,如果在医院的病人一起反叛,挑战医院的权威,这个世界会怎样?

 

还有一种新的情况在医院出现,各种复杂的医疗器械和先进的医疗技术,已逐渐成为与医院与病人之间的中介,它们代替医生为病人做各种筛查,减轻医生的负担和责任。这种现象的兴起,给了韩松描写医院人工智能的灵感。

 

但他说自己是悲观的,并不认为死亡是医疗技术可以解决的问题。他担忧未来,因为各种科研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已远远超过了人类道德伦理和心智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特别现实和危险的,人类这个物种会因为这些,随时面临着毁灭。“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写科幻,因为现实就是特别特别科幻的。”韩松如是说。



04

何为“魔”

“死亡是一个经济学问题。”结束了上一段谈话,说到这里,韩松显得有些严肃。在他看来,死亡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资源的供给与病人的需求并不对等,药物的匮乏,导致很多经济上并不富裕的家庭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自救。比如退而求其次,选择价格上更便宜的药,比如网上募捐,用网络和大众的力量来募集钱款。生命,做为只有一次的稀缺资源,已经变得越来越贵。

 

现在的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过了这个阶段,医院会变得怎样?跟资本主义的死亡,有什么区别?死亡的规则和程序是否有了安排?现实中的种种问题,给了韩松思考,也给了他灵感,小说《驱魔》中的人工智能,正是无法思考这些,选择了自杀。

 

谈到小说的名字,所谓“驱魔”,驱的是什么?韩松是这样解释的,其实,“魔”不仅仅是指病魔,也是指来自内心的焦虑、恐惧、压抑和不安,是那种对未来的不确定,对明天的担忧,是一种思想上的邪魔。

 

最后,韩松还提到了自己心中理想的“中国梦”:到那时,我们不再回避死亡,而是能找到一种方式,让人们以安静、平和的方式迎接死亡,医院和病人不再是敌对的双方,而是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共同体。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订购韩松签名版《驱魔》


摄影:贝贝   文/责编:彭彭


-end-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