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I无法替代孙燕姿,但我好想让AI分身替我上班啊!

月山橘 头号AI玩家 2023-07-10
⭐欢迎关注预约“头号AI玩家”视频号直播


作者 | 月山橘‍‍‍

编辑 | 张洁


过去两个月,当孙燕姿本人正在为日渐凸起的肚子和孩子们的日常琐事苦恼时,“AI孙燕姿”在B站“复出”了。


凭借高度还原孙燕姿本人独具辨识度的音色与唱腔,“AI孙燕姿”翻唱的《发如雪》《下雨天》《半岛铁盒》《爱在西元前》,均收获了不俗的播放量。


关键“她”还特别卷,每天都有不少“新作”面世。在B站搜索“AI孙燕姿”,相关翻唱视频达上千条,远远超出了孙燕姿本人出道23年的唱片数量总和。

甚至不乏有人依靠发布“AI孙燕姿”的翻唱作品,实现短期迅速涨粉,然后出售账号或教程。但利用他人声音数据训练AI、合成翻唱作品存在诸多侵权争议。

遥想到AI Drake和The Weekend 合唱的《Heart on My Sleeve》在网络走红,被环球音乐要求各平台下架的纠纷。

谁看了估计都不禁要问一句:孙燕姿还没起诉“AI孙燕姿”吗?

但大家等来的并不是当事人的“律师函警告”。

5月22日,孙燕姿本人首度发文回应“AI孙燕姿”,她淡然超脱的态度,为这场人机之争画上了句号。

孙燕姿回应译文

 “有什么好争的”


在这篇名为《我的AI》的回应中,孙燕姿笑谈:“我的粉丝们已正式改换门庭,接受我就是一名冷门歌手的事实,而我的AI角色成了目前的顶流。我想说的是,你跟一个每几分钟就推出一张新专辑的人还有什么好争的”。

面对来势汹汹的AI技术,孙燕姿形容“自己就像一个在吃爆米花、坐在电影院最好的位置上的人”。

她并没有选择一种寻求社会认同最大公约数的表达,比如“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的个性、思想性与创造性”,而是给人类自恋的幻觉无情地泼了一盆冷水。‍

“你可能会反对,说我还是能分辨出区别的,它没有情绪,没有音调和呼吸(或任何你能想到的术语)的变化。很抱歉,我怀疑这只是一个非常短期内的反应。”‍

在她看来,“这种新技术将能够大量炮制每个人所需的一切。无论你多么小众、多么反常或者精神多么错乱,都可能有专门为你创建的独特内容。你并不特别,你已经是可预测的,而且很不幸你也是可定制的”。

就在孙燕姿发表《我的AI》感言的前两天,《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表示,人工智能已经破译了人类文明的密码——语言。我们曾用语言创造神话和法律,创造神和金钱,创造艺术和科学,创造友谊和国家。

而现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这些领域让人类感到迷茫与困惑。

正如孙燕姿所说,“之前我们坚信,思想或观点的形成是机器无法复制的任务,这超出了它们的能力范围。但现在它们却赫然耸现并将威胁到成千上万个由人类创造的工作,比如法律、医学、会计等行业,以及目前我们正在谈论的,唱歌”。

对于“AI孙燕姿”存在的合理性,孙燕姿表示“凡事皆有可能,凡事皆无所谓,思想纯净、做自己,已然足够”。

身处这个正在颠覆中的世界,存在主义或许是唯一的安慰剂

看似是无奈之下的洒脱,但其思想和笔触,却恰恰成为网友心中人类仍不可取代的证明。“孙燕姿回应AI孙燕姿”、“孙燕姿文笔”的话题也顺势登上微博热搜。


当人类从声音到灵魂都能克隆‍‍


《“AI孙燕姿”在B站出道,二创视频播放超千万》一文中,我们对“AI孙燕姿”使用的声音克隆技术进行了介绍。

当下较为出名的声音克隆工具如Eleven Labs、微软的VALL-E等,均可以通过上传少量音频样本,生成与原音色极为接近的声音。

除了克隆声音之外,相信大家也已经对外形趋近于真人的AI数字人司空见惯。

目前,对于“AI分身”尚没有明确的定义,通常与数字人、虚拟分身、数字人分身等概念混用。

如果想打造一个还原真人外貌、声音的AI分身,一来可以通过免费的数字人制作工具、网站来实现,比较常用的有D-ID、HeyGen等。

以D-ID网站为例,用户只需上传一张照片,在右边栏的文本框输入想让AI分身说的话,然后上传自己的录音文件或选择D-ID内置的声音,点击右上角的生成视频,无需进行动捕,就能让平面照片中的人以一种欺骗性的自然方式眨眼、摆头,嘴型也能与声音保持基本同步。


依托TTS(Text To Speech)技术,它们几乎可以说任何你想让它们说的话。不过相比于付费工具,免费版的生成效果和实用性仍相对有限。

二来可以寻求提供数字人制作服务、数字人生成软件的公司。只需一段真人出镜口播视频、纯绿幕素材和录音文件,就可以生成一个拟真度高达80%-90%的数字人。

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商业分析师张琦都曾让AI分身代替自己出镜拍摄短视频,鲜有观众能分辨出哪个是真人,哪个是数字人。


5月12日,招商证券首席分析师顾佳表示,招商证券已为其打造了数字分身,他的虚拟人很快将“成百上千”地出来路演。

5月22日,乐华娱乐CEO杜华的数字人“华华子”首次亮相直播间,身着粉色西装,侃侃而谈。

娱乐圈也早已有明星推出自己的数字分身,比如百度为自家代言人龚俊推出了他的专属数字人“霁风”;前不久,中国移动也推出了周杰伦的数字分身“周同学”,对周杰伦本人的形象、风格进行了1:1复刻,建模的质感极为逼真和精细。

然而粉丝们却似乎并不太买账。在B站,“霁风”只有1353个粉丝,视频播放量也平平。由于缺乏真人般的互动和情感连接,也未和本人形成差异化,很多粉丝对偶像的数字分身反应冷淡

评论区不乏有粉丝表示:

这是建模+动捕吗?准备用来做什么呢?嗯…(欲言又止

有龚俊本人在,不需要什么AI,只喜欢鲜活真实的龚俊

还是喜欢那个真实的蹦蹦跳跳的俊俊子

以往,AI技术在数字人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制作流程的简化和制作工艺的精细化上。

但随着人们对单纯模仿真人外形和声音、没有灵魂的数字人产生审美疲劳,给AI分身注入“灵魂”,激活其智能交互能力,显现出了更令人兴奋的前景或者说“钱景”

当“AI孙燕姿”在B站日更翻唱各路曲子时,美国女网红Caryn Marjorie的AI版自己正在跟上千个男友同时“调情”,只不过这是一段明码标价的“恋爱”,聊1分钟收费1美元,一年赚几个“小目标”应该问题不大。


AI初创公司FV(Forever Voice)用Caryn在网上发布过的2000小时的视频素材进行训练,使得她的AI分身能够较好地模仿她的音色、语调和说话风格。

在Caryn AI的公测阶段,注册付费用户数高达2万,且99%以上为男性,Caryn本人一周进账7万多美元。

让AI版的自己不眠不休地给自己打工,简直吊打一切996和直播带货好吗?

5月16日,小冰公司宣布在中国和日本启动“GPT克隆人计划”,最短只需采集3分钟数据,即可生成继承真人外貌、声音、性格、技能的AI克隆人,并且可以进行实时情感交互,就像你在“平行世界的另一重自我”。

不过,出于个人隐私数据安全及伦理考虑,首批GPT克隆人限制300个名额,需要本人提供权属证明,以后将逐步放开人群及名额限制,计划在年底前将GPT克隆人规模扩大至10万人。

再这样下去,我估计很快人类在虚拟世界也能拥有身份证了

隐私、风险与伦理


无论是AI翻唱、AI伴侣还是AI克隆人,围绕着AI分身技术仍然有许多版权、伦理、数据隐私、违法犯罪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方面,AI分身的生成需要采集个人的面部特征、声纹特征、身份信息等,如果这些数据被泄漏或滥用,可能会给个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就在近日,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10分钟内被骗430万元。骗子通过智能AI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其好友,通过微信视频联系他,对他实施了诈骗。

除此之外,用AI“炼制”色图模型、传播虚假信息、AI换脸生成不雅视频等事件也正在世界范围内泛滥。(相关阅读:《你的自拍照可能被收入“不雅图素材库”,AI作恶其实离你很近!》

而针对AI虚拟伴侣,更加众说纷纭的是伦理道德争议。人类为什么会为AI伴侣买单?

麻省理工的社会心理学教授雪莉·特克尔对此有一个鞭辟入里的解释:“我们与社交机器人的邂逅所引发的回应,和机器的能力无关,和我们的脆弱有关。”

很多人渴望亲密关系,却又畏惧、逃避进入真实的亲密关系。寻求情感连接从来都是社会化的人的核心需求之一,而当这一需求更多地通过技术来实现时,可能会加剧社会孤立。

在愈发赛博朋克的未来,人类是更热闹了还是更孤独了,恐怕是一个值得反思和警惕的问题。

而且现存的大部分AI聊天机器人,在与人类的交流过程中从不说no,它们被既定的道德准则和算法所约束,顺从人类意志,照顾人类感受,也因此永久地陷入交往的非对称关系中。拥有一个这样的AI伴侣,也许会在无形中使人类与真实的社交规则、情感关系脱节。



本文由「头号AI玩家」(ID:AIGCplayer)原创发布,而非AI生成。欢迎留言与我们交流,如需转载请留言。
后台发送关键词“头号AI玩家”进AIGC交流群,与我们一起玩耍,共同学习、探索、见证AI的进化。

 也欢迎你分享、点赞、在看
 一起研究A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