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由苏联一手推动却被苏联一再背弃的抗美援朝战争(下)

2016-10-14 国民大参考

中国派兵抗美援朝,与苏联在背后的积极推动密不可分。但是在朝鲜战争前后,毛泽东与斯大林有共同的观点,也有巨大的分歧。

那么,对于北朝鲜统一朝鲜半岛的计划,毛泽东为何建议暂缓?在中国不知情的情况下,北朝鲜发动战争并陷于被动,中国为何还是表示愿意帮助北朝鲜?苏联为何不愿意直接参战,而是把中国推到了台前?面对苏联一再食言,无奈的毛泽东为何还是做出派兵入朝的决断?本期档案揭秘,李涵为您讲述:由苏联一手推动却被苏联一再背弃的抗美援朝战争(下)。

 

上期节目我们说到,毛泽东接到斯大林出兵援助朝鲜的建议电报后,召开书记处会议讨论,但争议很大。不得已,毛泽东决定与斯大林再讨论一下。

斯大林接到毛泽东的复电后,从苏联乃至社会主义阵营利益考虑,仍然希望中国出兵。105日,苏共中央政治局再度讨论了朝鲜问题。苏联人的看法是:必须避免苏联直接与美国发生冲突,最好是由中国出兵援助朝鲜。当天,斯大林给毛泽东发去了一封电报。斯大林在电报中分析了消极对待美国侵略朝鲜的结果:美国会步步紧逼中国;会把台湾作为它的一个基地。斯大林说:如果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话,那就让它现在来吧,而不是拖到几年之后,因为到那时,作为美国盟友的日本军国主义将会复活,美国和日本将会在亚洲大陆上得到朝鲜这样一个现成的基地。

斯大林力主中国出兵,但自己总不能袖手旁观。于是他决定,由苏联供给中国志愿军现代化武器装备,同时派空军给予中国志愿军空中支援。在此前,斯大林考虑这个问题时,就两次请罗申转告周恩来:我们认为,在敌人越过“三八线”时,在中朝边境集中9个师的中国志愿军以便入朝作战是正确的。我们将尽力为这些部队提供空中掩护。如果你们已作出派9个师赴朝作战的决定,我们准备派去一个喷气式歼击机师——124架飞机,用于掩护这些部队。我们考虑,用两三个月时间教会中国的飞行员,而一旦中国的飞行人员掌握了这些飞机,这个飞行师及已经在上海担任防空任务的另外一个飞行师的所有装备,都可以移交给中国方面。为了让中国出兵,苏联先画了一张大饼。

此时,毛泽东已经下决心出兵朝鲜,不仅为了中国的安全,也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安全。他向斯大林、金日成,以及在中央内部都坚定地表示:美军不过“三八线”,我们不管;如果过“三八线”,我们一定打过去。至此,斯大林和毛泽东在出兵朝鲜问题上基本取得了一致意见,他们显然都考虑到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利益,考虑到了远东地区的局势,并没有把朝鲜问题看作是孤立的一国问题。

同时,毛泽东还在考虑如果出兵用什么方式的问题。他认为,中国如果出兵,以志愿军方式为好。这样做,中国不是以正规军出兵,就可以避免与美国发生国家间的正面冲突。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与斯大林的想法再次取得一致。

10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而在此之前,斯大林承诺苏联将派空军掩护中国入朝参战部队。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这一点,是毛泽东和与会同志能够决定派兵入朝参战的重要前提之一。

尽管毛泽东和斯大林都下决心支援朝鲜抗击美国,但他们都考虑到:如果通过警告美国,使美国知道利害关系,不越过“三八线”,从而不打这场战争,是最好的结果。从这一点出发,他们决定,先通过中国政府,对美国进行警告。按此方针,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并且通过印度政府给白宫传话,向美国发出了警告。
  但是,美国政府显然低估了毛泽东和斯大林的决心。107日,美国再次操纵联合国通过了“统一”朝鲜的决议。不久,麦克阿瑟发出了向平壤进攻的命令。接着,大批美军越过了“三八线”,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希望彻底破灭。周恩来后来回忆这段历史时说:“当时,我们发表政府声明,警告美国不要越过‘三八线’,进逼鸭绿江,否则,中国决不能置之不理。美国不听。这时,我们再次警告。除这两次公开警告,我们还正式通过印度向美国提出过。当时,印度相信我们的警告,劝美国要谨慎。美国不听,一直进逼鸭绿江,逼我们到墙角,我们才进行抗美援朝。”彭德怀在回顾这段历史时也说:“美军一过‘三八线’,我就知道不打不行了。”
  底线被美国方面打破了,毛泽东和斯大林原来就商定的出兵朝鲜问题就提上了议事日程。108日,毛泽东发布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此令一下,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梯队9个师即兵发朝鲜,彭德怀也来到东北前线指挥志愿军入朝。
  就在毛泽东108日发布组成志愿军的当天,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的意见,周恩来与林彪离开北京前往莫斯科,准备就苏联给志愿军空中支援问题与斯大林紧急磋商。周恩来一行于10日抵达莫斯科后,第二天在布尔加宁的陪同下,到了黑海海滨的克里米亚休养地。斯大林正在那里休养,几乎全体苏联政治局成员都等候在那里。双方很快开始了会谈。周恩来对斯大林说,只要苏联同意出动空军掩护,中国就可以出兵援朝。

那么,斯大林会做出怎样的表态呢?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时斯大林在这个问题上竟有所动摇,他表示:苏联将向中国军队提供武器和装备,但不能直接出动空军支援,以免飞机被击落而造成国际影响。尽管周恩来做出很大的努力,劝说苏联出动空军支援中国志愿军,但斯大林始终没有答应。这下,将中国置于相当尴尬的境地。出兵,志愿军将彻底暴露在美军飞机的疯狂轰炸下;不出兵,不仅背弃了朝鲜同志,也将使中国东北面临美军的直接威胁。

11日,在周恩来的一再要求下,斯大林致电毛泽东说:苏联可以完全满足中国提出的飞机、坦克、大炮等项装备需求,但是苏联空军尚未准备好,在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后才能出动空军。

毛泽东接到斯大林的电报后,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因为这毕竟关系到志愿军入朝后的生死安危问题。如果志愿军被打败,新中国的安全就岌岌可危,他不能不慎重对待。

12日,毛泽东致电已赴东北前线的彭德怀、高岗等人:十三兵团各部仍在原地进行训练,暂不出动,彭、高二人来京一谈。13日,彭德怀、高岗赶到北京,参加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表示:即使苏联不出动空军支援我们,美国军队如果越过“三八线”,我们仍然应该出兵援朝。大家同意毛泽东的这个意见。讨论中,大家仍然相信,苏联会在两个月后出动空军支援志愿军。

当天,毛泽东把这个决定电告周恩来:“与高岗、彭德怀二同志及其他政治局同志商量结果,一致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在第一时期可以专打伪军,我军对付伪军是有把握的,可以在元山、平壤线以北大块山区打开朝鲜的根据地,可以振奋朝鲜人民重组人民军。两个月后,苏联志愿空军就可以到达。”“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13日,苏联大使罗申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中通报了这一情况:毛泽东已经决定志愿军第一梯队去朝鲜,尽管装备很差,但仍能够与李承晚的军队展开一搏……为减少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后的损失,毛泽东要求苏联给予志愿军以空军支援和以贷款方式提供武器装备。同一天,斯大林又收到了毛泽东给他的电报说,中共中央重新讨论了局势,决定尽管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不足,但还是要向朝鲜同志提供军事援助。14日,斯大林又得到了在莫斯科的周恩来的正式通报。此时,看到中国的诚意后,苏方已经有意出动空军掩护中国志愿军。
  但是,苏联又一次食言了。


面对斯大林“两个月后空中支援中国志愿军”的承诺,苏联高层仍有很多人反对,认为那就等于苏联也派了志愿空军入朝作战,等于苏联和美国直接开战,进而引发世界大战。本来就犹疑不定的斯大林再次动摇了。果然,在周恩来就此问题通过莫洛托夫转达斯大林时,他不仅再次动摇,而且又后退了一步。斯大林说,苏联将只派空军到中国境内驻防,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后也不准备进入朝鲜境内作战。

我们的“苏联同志”再次背弃了之前的承诺,挑动中国参战的始作俑者,此时却彻底龟缩到了后面,将战争的危险和损失全部推到了中国人一边。周恩来立即将此情况电告毛泽东。得知这一新情况后,毛泽东于17日再次紧急召彭德怀、高岗到北京商议。毛泽东还是那个意见:苏联就是不出动空军支援我们,我们也要派兵入朝作战。当天,毛泽东将此决定电告在莫斯科的周恩来。周恩来即要求与斯大林紧急约见,告诉他中共中央的此项决定。
  关于苏联是否派空军掩护中国参战部队的问题,毛泽东和周恩来在20年后的一次谈话中有过共同的回忆。毛泽东说:“我们只要他们空军帮忙,但他们不干。”周恩来说:“开始的时候,莫洛托夫赞成了,以后斯大林又给他打电话说,不能用空军掩护,空军只能到鸭绿江边。”毛泽东说:“最后才决定,不管苏联出不出空军,我们都要去。”

虽然苏联方面没有及时为志愿军提供空军掩护,但还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了中国不少帮助。195011月,斯大林派出13个航空兵师进入中国,担任空防任务。19511月,随着战线向南推进,斯大林又同意用2个航空兵师为志愿军掩护清川江以北100多公里的交通线。在这以前,斯大林还决定让志愿军以半价或者折价的形式大量赊购苏联的武器装备,赊购的贷款年利为1%。到朝鲜战争结束,苏联共向中国提供了64个陆军师和22个空军师的装备,其中有20个师的装备是斯大林亲自作出特别决定,无偿赠送给中国的。不过,其中很多装备都是二战期间的破铜烂铁。

1950年中苏进行购买战斗机的谈判时,苏方代表只同意向中方提供性能落后于美国F84型战斗机的米格9型战斗机。也许是看到中国为社会主义阵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斯大林心中过意不去,也许是其他什么原因,在知道这件事后,他亲自进行干预,严肃批评了苏方谈判人员,指示向志愿军无偿提供372架性能优于美国F84型战斗机的米格15型战斗机。不久,斯大林又一次亲自作出特别决定:苏联为中国空军更换性能更好的米格15比斯型战斗机。

中国出动志愿军入朝作战,给美军以沉重打击。美国高层认识到,自己已经深陷战争泥潭。朝鲜战争打响后,苏联并没有向远东调动重兵,中国也只是以志愿军的名义派出部分兵力赴朝作战,中国在大陆的总体军事力量不仅没受到牵制,而且还在增加。所以中国和苏联都居于手握实力、引而未发的主动地位。看清这一点后,美国高层一致认为,打这场战争对他们来说并不划算。再打下去,美国将损失惨重。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经过研究后认定:“朝鲜战争是个无底洞,看不到联合国军有胜利的希望。”杜鲁门也认为,即使联合国军打到鸭绿江边,战争也不能结束。再打下去,美国将付出无止境的更大损失,而且苏联没有直接在亚洲用兵,其重要兵力仍然在欧洲,美国如果深陷朝鲜战争,欧洲将有被苏联夺走的后顾之忧。基于此种考虑,美国高层有了结束这场战争,从朝鲜脱身的打算。结束这场战争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通过战场取胜,结束战争;一个是通过谈判来结束战争。第一个途径显然是不行了。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寻求谈判。
  然而,美国想寻求和谈却并不容易。当时中美两国没有外交关系,也就没有正常的沟通渠道。美国和朝鲜方面就更无法沟通了。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想到了与苏联方面沟通,通过苏联做中国和朝鲜的工作。美国政府通过非官方渠道,找到了苏联驻联合国大使雅可夫·马立克,说明了美国方面的意图。斯大林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作出准确判断:美国在朝鲜打不下去了,想从朝鲜战场脱身。他考虑了整个国际局势和远东局势后认为:中国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已经在“三八线”巩固了阵地,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达到了预期目的,想将美国军队全部赶出朝鲜半岛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此,以“三八线”为界停战,结束朝鲜战争是最好的选择。他指示苏联有关部门将情况通报给中朝两国。

195163日,金日成来到北京与毛泽东会晤,他们商讨了可能到来的停战谈判问题。他们一致认为,谈判可以,但美国必须停火,把军队撤离“三八线”。这个意见与斯大林不谋而合。斯大林也完全赞成毛泽东与金日成的意见,但他仍然主张:苏联政府应该继续采取超然姿态,只以中间传话人形式出现。让美国和中国、朝鲜直接谈,这样做,中、朝、苏三国都将处于有利地位。

65日,苏联方面对美国政府表示:希望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但由于苏联没有直接卷入战争──因此任何解决途径都必须通过中国人和朝鲜人。623日,马立克在联合国新闻部举办的“和平的代价”广播节目中发表演说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朝鲜的武装冲突问题是能够解决的。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各方有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意愿。苏联人民认为,第一个步骤是交战双方应该谈判停火与休战,双方把军队撤离三八线。”这段话实际上是苏联政府的正式表态。625日,中国也表态了,这一天的《人民日报》社论《朝鲜战争的一年》中有这样的文字:“毫无疑问,作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第一个步骤,马立克的提议是公平而又合理的。”
  美国人终于看到了通过谈判使自己从朝鲜脱身的希望。630日,“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经广播电台向中朝军司令部发出希望举行停战谈判的信息。此后,朝鲜停战谈判几经周折,谈谈打打,最终于1953727日在朝鲜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