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雪光:我们修订文字时,特别需要有一个与写作时不同的环境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有益资讯


多年前决定做田野研究后,开始阅读各种文体的作品,希望借此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也读过关于写作的若干书籍,各有特色,读下来各有收获。Reading like a writer: A Guide for people who love books and for those who want to write them这一本我尤为喜欢,读过后又购得音像版,多次听读有关章节。我以前陆续记下一些感受,这次搂耙起来,一并放在这里。

Reading like a writer: A Guide for people who love books and for those who want to write them By Francine Prose, Harper 2007

如书名所说,这本书是从写作者(writer)的角度来讨论作品阅读的,因此更多地涉及到从业写作的独到观察和体验。虽然所及要义和例子以文学写作和欣赏为本,但其中的道理适用于各种题材。书中各章从词语、句子、段落、叙述、人物、对话、细节以及举止,以生动具体的例子展示说明。如同书中提及的一些优秀作品的特点一样,打开这本书任何一页阅读,都可以有新的收获和启发。 


句子 

这一章开始有一个故事说,许多作家最为关心的是写出“beautiful sentences”(优美的句子),而不是作品的其他方面,如情节、格局、时代感,等等。刚读到这个说法时很是惊诧,觉得作者或许故作惊人之语。但自己写作多年后,还真有点身同心受。在初稿出来后修订文字的过程是一个愉悦的历程,把一段话改得更为通顺,更有层次感,把一个句子改的更有力量,更为简洁,其愉悦程度不亚于看到艰难瘦身努力取得一丁点效果的时刻。 可以作为这一感受的佐证的是,我意识到,自己不断地回头去读自己喜欢的作者的文字,不是因为内容,不是因为观点,而是TA们的文字,特别是那些“优美的句子”。在动手写作时会不时地翻阅这些作品来给自己的写作进行预热、酝酿情绪。也因此感慨到,只有认真写作、锤炼的文字,才值得认真阅读。


“新鲜感”(freshness) 

书中讨论的方方面面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如何有“新鲜”的文字。写作者的一个挑战是,从事写作一段时间后,许多文字表达成为习惯用语,成为“套话”(cliché)。作者举了几个例子:紧张时“手掌出汗”,愤怒时“拳头紧攥”等等描写,可能的确反映实际状况,但这些方面人所皆知,意料之中,已是俗套。 这让我联想到,不同领域中的学术作品有各自的套话,被称之为学术“八股文“,如何驾轻就熟地使用这些套话,这也是学术写作训练的一个重要过程。这些套话有固定的格式和期待,倘若不从则有在审稿过程中被拒稿的极大风险。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些好作品,往往正是因为它们突破了这些套话格式。


记得在我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正在讲授研究生的统计课,课程要求是写三篇应用不同统计方法的“量化论文”。因为这本书的启发,我在读学生课程论文时花了许多气力来评论TA们的写作。 写出新鲜(fresh)的文字,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特别是要培养起对那些“套话”的高度反感。写出新鲜的文字,需要有一个不断感受、学习、更新的心态。 


风格

但学术与文学之间也确有不同。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常常以独特的剧情线索构思,引导读者走过精心安排的旅途。中学时读到一句话至今不忘: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要写的高低起伏,层次有致,方能赢得读者注意力。而学术作品,则以开诚布公、直接明晰为上。曾经读到一位博士生的论文,文中同一概念在不同地方使用了不同的词语表达。我建议说,在把中心概念定义清楚后,一以贯之地使用,使得读者适应、熟悉,进而应用之。那位同学惊讶地说道,还以为应该像文学作品那样,对同一现象使用不同的描述,以便增加文字的色彩。如此想来,文学作品与学术作品的确有不同风格。 记得那个1万小时定律的说法,任何臻于完善的专业训练都需要1万小时的辛苦努力。难道写作不是如此吗?经常提笔写几句,例如这篇小文,也算是一种文字练习,犹如那些琴前单调重复的乐曲声音,画页上千篇一律的手掌描绘。只有建立了文字的坚实基础才能依此随心所欲地发展自己的风格。


作为“心理治疗”的阅读 

这些年,陆续读了若干关于阅读和写作的书籍,大多是作家们谈他/她们自己的经验感受。读这类书籍的过程中好像是参加了那种心理治疗班一样,即患有类似心理问题的人们围坐一起,敞开自己心扉、交流心得、聆听他人倾诉,借以认识自己,汲取前行的动力。有时一本书读下来,只记得其中几个镜头或几句话,但一直念念不忘。那本Bird by Bird: Some Instructions on Writing and Life 小书的作者,谈到她的父亲,一位居家写作的作家,每天有固定的常规动作(routine),踩着钟点进入书房工作,以好的习惯来培养和训练自己的思维节奏。我早起工作的习惯就是从读了那本书以后开始的。那本书其中一章标题是:“Shitty first draft”(“臭狗屎般的初稿”),意思是,初稿总是令人难堪的,但通过反复修改可以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这让我对自己感到难堪不愿示人的初稿有了认识。也因此想到,学生每周交来自己读书笔记或论文章节,没有改好但不得不交出,犹如人们没有打扮好但不得不出门,心情一定很是别扭,心中很是同情。记得有一次给一位学生写电邮时还特意指出这一点。 我习惯于在咖啡店工作。在嘈杂的咖啡店环境中,反而可以静下心来写作,精力集中,思绪涌动,感觉特别好。一直以为这是自己的怪癖,直到读到 The Artful Edit: On the Practice of Editing Yourself 才明白其中道理。我们修订文字时,特别需要有一个与写作不同的环境,以便与自己的文字拉开距离,例如,人们将文字换成不同的字形,或将打印出的页面垂挂在铁丝上站立阅读,以便得到不同的视角(perspective)。这让我意识到,自己在办公室、书房和咖啡店不断地变化阅读和写作的地点,正是创造与自己的文字拉开距离的各种机会和场景。进而想到,疫情期间整天呆在自己的书房里,在同一个电脑屏幕上持续地写作、修订文字,难怪时有迟钝凝滞感。 读这些写作心得的书籍,作者将作品中各种细节想到、指点评说,带来新的见解和感受。有时怀疑这些分析是否有过度分析之嫌(over-analyze)?不禁又想到,所有文字一旦写出,都需要经过他人的解读方具有意义,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读者有独有心得体会和解释,而我只取自己特有感受的那几点就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也在加速运行,周围世界极速变化,与图书的关系也是如此。从阅读,到听读(音响图书),到观读(抖音),再回到听读(clubhouse)和阅读,令人目不暇接…… 一个作品的魅力,来自作家独到的眼光和新鲜脱俗又恰到好处的文字表达。唯有两者的结合,才能带来美好的阅读享受。对于我,阅读文字会带来一种独特的经历,让我注意到司空见惯但从未注意的细节,体验到习以为常但从未感受到的体验。如此历程,乐莫大焉。

文章来源:周雪光教授新浪微博

作者周雪光(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热门文章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21年重点选题征稿

农村青年私人生活意识百年变迁:掉进大众媒介陷阱?

新时代到底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这篇文章给出了太多可参考的好思路

熊易寒: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

核心期刊编辑如何评判论文质量?

吴承学:信息爆炸时代,细读文献

这三种乡村创业组织的创新实践 依然无法跳脱“自己人”的关系逻辑

论文自引可以,但别过了头

CSSCI期刊主编:论文写作用词的八条建议,保持“零修辞”状态

华农学报社科版作者群加入方法

微信群:请各位作者以“机构+姓名+加入作者群”的格式(如:“华农张三加入作者群”)直接回复后台,会收到管理员二维码,验证通过后邀请入群。该管理员微信仅作入群认证,不开放私聊。

QQ群:823276848(入群申请请以机构+姓名备注)

学报简介: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8年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核心期刊,学报(社科版)自此进入国内全部主要核心学术期刊阵营。学报(社科版)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复合影响因子3.445。本刊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优稿优酬。


主要栏目:【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问题】【经济与管理】【城乡社会】【传统与现代】【文史研究】

喜欢,就点一下“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