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陆版《与神对话1》导读

点击上方“与神对话读书会”关注我们

给你有深度的灵性



六年前,我几乎每天都在焦虑中醒来。表面的原因是经济上的捉襟见肘。我已经在前一年(也就是2007年)成为所谓的自由职业者,以翻译和写作为生。正如大家所知道的,这碗饭并不容易吃,稿酬原本就微薄,付款方还经常以各种理由拖欠。我对物质的要求固然很低,但生活在百物昂贵的上海,兼要履行部分赡养家人的责任,所以总是感到入不敷出。更深的原因是生活上的彷徨挣扎。当时我已近而立之年,大学毕业后浪迹沪上数载,先后换过几份工作,却始终不如意,最后干脆辞职了事。然而自由职业这条路很少有人走,我缺乏可以借鉴的例子,并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日常难免兴起“读书击剑两无成”的悲叹。

 

就是在这样的窘境中,有位相识多年的朋友在外面吃饭的时候问我:“你替出版社翻译那么多畅销书,拿到的钱却很少,何不考虑自己做出版?”我想这是个值得尝试的选择。这位朋友说,他看过一本叫做《与神对话》的书,觉得非常好,提议将其作为我们公司的第一个产品。我回家后在网上找到这本书的英文原版,瞄了几眼之后大为震惊,随即迫不及待地连夜读完。这次阅读立竿见影地治愈了我的焦虑,以及其他诸如怀才不遇、自怨自艾、愤世嫉俗等负面情绪。因为《与神对话》让我顿悟,原来我的生活如此困顿,并非由于上面提到的两个原因,而是别有其他可以通过扭转自己的认识而消除的根源。

 

说起来真是机缘巧合,大陆每年出版的翻译图书数以万计,众多出版机构为了获得外国——尤其是英美——畅销书的权利不惜抢破头,但唐纳德·尼尔·沃尔什这部曾经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137周、在美国销量高达数百万册的代表作在国内竟然无人问津。那位朋友与我合伙注册的公司幸运地买下了中文简体字版权,我翻译的版本顺利通过政府部门审查,顺利在2009年夏天和读者见面。

 

《与神对话》出版以后,我收到许多熟悉朋友和陌生读者的反馈。有些人和我的经验相似,发现他们的负面情绪在阅读以后烟消云散;有些人说他们和恋人、家人、朋友的关系得到了改善;有些人甚至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当然是好的改变。但是我国数十年来推行的无神论教育让更多的人对书名产生了怀疑,他们想知道这是不是一本枯燥无趣的宗教类图书。答案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简单的答案是,你可以说它是宗教类图书,但前提是这里所说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宗教。复杂的答案则要从宗教的定义和历史演变说起。

 

宗教很可能是最难以厘清的词汇,但是总的来说,宗教是某个地区的人民共同拥有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总和。宗教试图回答的是三个终极谜团:宇宙到底是怎么来的?世界应该是哪个样子?人们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其他所有疑问可以说都是从这三个谜团派生出来的。生活在不同地区的民族,最初由于客观环境的差别,对这些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宗教。各种宗教观念影响了各个民族的历史,这反过来又强化了不同宗教的差异。古代交通不便,世界各地的交流困难而且稀少,所以几个主要宗教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比如欧洲的基督教、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教、亚洲南部的印度教和佛教,以及中国的民间宗教,它们在组织形式和基本教义都有很大的不同。当然,国与国的人员商贸往来已有数千年历史,曾经在著名的丝绸之路上流通的,不仅是有色有相的货物,还有无形无状的思想观念,所以今天的学者发现,其实东西方宗教有颇多相通之处。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人类自此拥有“全球”的观念,随之而至的是“哥伦布大交换”:人口、动物、植物、思想文化甚至包括传染病在非洲、欧洲和美洲之间的大规模流动。到了19世纪,欧洲国家凭借工业革命建立起来的经济与暴力优势,在世界各地实施殖民统治,开启了迄今尚未完成的现代全球化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各种宗教观念开始相互渗透。比如说在18世纪,基督教传入中国,而伏尔泰等众多欧洲知识分子则以阅读和引用儒家的经典作品为荣。接触到其他宗教思想之后,常见的反应有两种。一种是将其目为异端邪说,进行口诛笔伐,甚至大肆迫害信仰其他宗教的人,欧洲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即是例证。另外一种是借机反思,看看自己信奉的宗教有哪些合理之处,又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所幸的是,第一种反应变得越来越少。尽管时至今日,宗教间的冲突乃至战争仍然时有发生,但宗教融合早就成为现代社会不可阻挡的趋势;并且种种迹象表明,传统宗教的式微至少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社会学家往往将传统宗教的衰落归因于现代社会的世俗化,但细究起来,根本原因在于抱残守缺的宗教思想并不能够为现代人提供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指导。比如说美国宇航局在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经飞出太阳系,某个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耶路撒冷的古人如何能够指点我们去认识宇宙?比如说在今日的中国,部分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核心家庭已经取代宗族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我们又怎能照搬孔子在春秋末期提出的人际关系理论?

 

西方——尤其是美国——许多有识之士很早便意识到今非昔比,传统宗教的某些理论在其赖以成长的土壤不复存在以后,已经丧失了有效性。他们致力于打破原有的宗教藩篱,广泛吸取神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的智慧,融合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种全新的、适合现代社会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人的共同努力促成了新时代运动的诞生。

 

新时代运动发端于19世纪,真正兴起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迄今方兴未艾。新时代思想否定传统宗教意义上的神、佛或者上帝,它从犹太教、基督教、佛教、道教等主流宗教中吸取精华,并结合泛神论、无神论的学说,提出了整体主义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新时代思想日趋成熟,在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几部极具影响力的经典代表作,包括珍·罗伯特的《塞斯资料》、海伦·舒曼的《奇迹课程》和詹姆斯·雷德菲尔德的《塞莱斯庭预言》等,尼尔·唐纳德·沃尔什在1995年出版的《与神对话》更是其中的翘楚,清晰地、全面地阐释了整个新时代的思想体系。

 

尼尔·唐纳德·沃尔什1943年生于美国中部小城密尔沃基,十七岁考上了该市的威斯康星大学。念完大二之后,沃尔什厌倦了学校提供的教育,于是辍学,离乡背井,南下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市,在某家小型广播电台上班,当时他才十九岁。

 

随后那些年,凭借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没有学历和背景的沃尔什在异乡闯出了新的天地,他先是成为广播电台的节目导播,后来改行到平面媒体,成为当地颇有影响力的记者。但他并没有眷恋日趋安稳的工作,几年后毅然再次改行,到美国最大的公立学校系统担任公共信息官员。后来他离开马里兰州,迁居美国西海岸的俄勒冈州,创办自己的公关公司。虽然在事业上似乎一帆风顺,但沃尔什的个人生活却遇到很多波折,曾经有一场大火将他的财产全部吞噬,而且导致他先后三次更换工作行业的,其实是三次失败的婚姻。创办公司之后,沃尔什第四次结婚,总共生下九个子女。沉重的家庭压力使他不得不辛勤工作,甚至付出了健康状况逐渐恶化的代价。

 

到俄勒冈州的最初几年,沃尔什过着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生活:拥有温暖的家庭和不菲的收入。然而命运似乎总在和沃尔什开玩笑。就在他的生意渐有起色的时候,他出了严重的车祸,差点死于非命。脖子骨折的他大难不死,但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康复。出院后,沃尔什发现公司已经倒闭,失去收入来源的直接后果是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从而引发了不可调和的家庭矛盾。这次沃尔什面对的不仅仅是第四次失败的婚姻,还有严重的生活问题:搬出曾经的家之后不到几个月,年过四十岁的他身无分文,只能在俄勒冈州的杰克逊温泉公园露宿,依靠捡易拉罐换来的钱和好心路人的施舍过日子。

 

如此沉重的打击并没有摧毁沃尔什对生活的信心,他振作起来,戏剧性地在某个广播电台找到了兼职,重新走上了年轻时走过的道路:靠着自己的能力和勤奋的态度,他很快转为正式员工,最终成为该电台的节目主持人。

 

他曾见过底层的生活,他曾餐风露宿,但现在他似乎又走在人生的正途。然而,沃尔什再次感到生活的空虚。1992年春天,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不知道自己何以会遭遇那么多的挫折和痛苦。那年2月某日,沃尔什午夜梦回,给神写了一封信。“我的人生为什么如此失败?”他用圆珠笔在黄色便笺本上愤怒地写道。

 

后来的事情众所皆知:这封质疑的信得到了神圣的回答。根据沃尔什自己的说法,他听到一个温柔而和蔼、温暖而充满爱意的声音,回答了这个和其他问题。他感到震惊而又豁然贯通,匆匆把答案写在纸上。他的提问持续了三年, 1995年,他把部分抄录下来的答案付梓,就是这本备受欢迎的《与神对话》。

 

对于尼尔·唐纳德·沃尔什这种说法,深信不疑者有之,斥之为骗子者亦有之。但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无不为它的睿智而折服,为它的爱心而感动,为它的幽默而微笑。那么,《与神对话》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呢?

 

虽然书名带有很浓郁的宗教色彩,《与神对话》却不属于任何传统宗教,而是博采众多宗教和哲学流派所长,兼收自然科学的成果,提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比如书中对宇宙起源的解释,便完美地融合了现代物理学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和《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书中的“神”认为感觉比知识更加可靠,日内瓦哲学家卢梭也曾提出类似的观点。“神”指出,灵魂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神的境界,我们能够在古印度的《薄迦梵歌》中看到同类的观点。“神”说现实是意志创造的表象,稍微有哲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叔本华的成名作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神”提出万物皆神的观点,印度教和斯宾诺莎也有与此一致的看法。

 

但《与神对话》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者说最了不起之处,在于它用通俗优美的语言,提供了全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当今社会的物质生活虽然极其丰富,但现代人并不比古代人更加快乐,或者说现代的富人往往未必比穷人更加快乐,对此心理学、社会学乃至脑神经科学都提出了很多解释,但是它们都没有“神”说得透彻明白:

 

世界上的钱不够多,时间不够多,爱情不够多,食物、水和同情不够多……总之好东西统统不够多。人类特有的这种“不够”意识创造和反复创造了你如今看到的这个世界。(第203页)

 

《与神对话》不但提供可行的建议让读者消弭这种有害的消费主义意识,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人的愤怒、忧愁与怨憎的来源:过度的个体主义造成的受害者心态。在当代社会,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主义的发展使得个体和社会处在对立的两端,许多人自然而然地将个人的不幸归咎于社会和政府,面对世界的不完美往往只顾怨天尤人。但是“神”指出,唯有意识到你对这个世界的现状负有责任,你才有能力去部分地改变它:

 

世界以目前的方式存在,是因为你们选择了让它这样。……你们可以选择在明日结束砍伐你们的雨林。你们可以选择不再消耗笼罩你们的星球的保护层。你们可以选择中断对地球精妙生态系统的持续攻击。……你们同样可以在明日就停止所有战争。那是简单而容易的事。那只需要——向来只需要——你们全部人同意就行了。然而,如果你们连一致同意停止相互残杀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又怎能挥舞拳头呼唤上苍来整理你们的生活?(第059页)


现代人痛苦的部分根源还在于社会的压力。众多道德观念、制度规范都会对个体施加约束,但这并不是个人焦虑感的来源。个人的焦灼更多地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比较和相互指责。书中的“神”说:

 

别妒忌成功,别怜悯失败,因为你不知道在灵魂的权衡中,什么算成功,什么算失败。遇事别称其为灾难或欢乐,除非你已确定或见证它的用途。因为,如果死拯救了数以千计的生命,它还能被称为灾难吗?如果生只带来悲哀,它还能被称为欢乐吗?然而就算连这个你也别去判断,你永远走你的路,同时允许别人走他们的路就可以了。(第039页)

 

由于这套书精彩的内容实在是太多,这里就不多摘录了。总而言之,《与神对话》三部曲的第一卷处理的是人生观问题,第二卷应对的是世界观问题,第三卷则试图解答宇宙观问题,它们共同构建了完整的新时代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要点:1.我们所有人是一体;2.一切皆已足够;3.没有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关于这三个要点的具体阐释,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将它们付诸实践,就留待诸君亲自在阅读中体会吧。

 

我对诸君有个小小的请求和建议。尼尔·唐纳德·沃尔什宣称这套书是他和神的对话,我知道这个说法引起了许多人的反感,他们因而带着抵触去看这部作品。我请求你们暂时忽略这个问题,抱着开放的心态去阅读。如果你们实在纠结于沃尔什与神的对话是否真的存在,我建议你们把这个说法当成小说的情节,毕竟在小说里,比这更让人难以置信的说法多的是。读完这套书以后,你们将会明白作者是能够自圆其说的。

 

读书其实也是讲缘分的。正如沃尔什反复强调的,这部作品只会在完美的时间,以完美的方式出现在你们的生活里。假如感到读不进去,无妨暂时放下,或许在别的时间,会有别的心境,能够让你们接受这种全新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我衷心祝福那样的时间和心境早点到来,因为我知道,真正地读完这套书以后,你们将会像我一样,时刻生活在爱、欢乐和感恩里。

 

李继宏

2014年3月29日

lijihong@hotmail.com




《与神对话》全集——你一生等待的书

《太傻天书》全集——你的最后一本书

新版《奇迹课程》正文全集(收藏版)

《当下的力量》全集(珍藏版)

《宽恕就是爱》全集(收藏版)

灵性科学全集(收藏版)

巴夏视频合集(整理收藏版)

谢挺资料合集


爱是唯一真实的力量——《爱的道路》欢迎你

线上领读人招募

全国各城市线下读书会

灵性书籍推荐和购买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与神对话读书会”千聊直播间,收听灵性著作的分享和解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