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神对话3》 13.2:婚姻的实质
点击上方“与神对话读书会”关注我们
给你有深度的灵性
尼:哇。我懂啦。但我觉得我们真的离题万里啊。刚开始讨论的时候,我问你爱是什么,人类是否能够没有限制地表达它。那让我们谈起了开放式婚姻。但突然间我们却聊到这里。
神:其实没有啦。我们讨论的一切都是相关的。这正好让我们可以来谈谈你那些关于所谓光明社会、或者进化程度更高的社会的疑问。因为高度进化的社会既不存在“婚姻”,也不存在“生意”,更不存在你们为了让社会成为整体而创造出来的社会制度。
尼:是的,不过我们等会儿再谈这个吧。现在我只想结束这个话题。你刚才说的话很有趣。按照我的理解,你的意思是,绝大多数人无法履行承诺,所以不应做出承诺。这对婚姻制度是毁灭性的打击。
神:你在这里用“制度”这个词真是深得我心。在大多数人的经验中,婚姻确实是一种制度,他们觉得受到了制裁。
尼:是啊,婚姻既是精神病疗养制度,也是劳改制度——再不济也是高等教育制度!
神:正是如此!确实如此!在大多数人的经验里,它就是这样的。
尼:好啦,我刚才是跟你开玩笑的啦。我认为这不是“大多数人”的想法。毕竟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热爱婚姻制度,而且想要保护它。
神: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大多数人在婚姻中度日如年,并不喜欢婚后的生活。
世界各地的离婚率便是明证。
尼:看来你认为婚姻应该被废除咯?
神:我对此没有好恶之分,我只是——
尼:——我知道,我知道。实话实说嘛。
神:说对啦!你总是想让我成为一个有好恶的神,可惜我不是。谢谢你不再那么做。
尼:嗯,我们不仅攻击了婚姻,刚刚还攻击了宗教!
神:假如整个人类明白神并没有好恶,宗教确实无法存在,因为宗教的立教之本就是宣称神是有好恶的。
尼:如果你确实没有好恶,那么宗教肯定是一个谎言。
神:你这话说得有点重。我宁可称之为虚构品。它只是你们杜撰出来的东西。
尼:神喜欢我们结婚也是我们杜撰出来的吗?
神:是的。我并不喜欢这类东西。但我发现你们倒是喜欢的。
尼:为什么呢?我们既然知道婚姻如此难熬,为什么还会喜欢它呢?
神:因为你们发现,唯有结婚这种方法能够让爱的经验变得“永远”或者“永恒”。
唯有通过婚姻,女人才能保障她的温饱和安全;唯有通过婚姻,男人才能保障持续地得到性爱和陪伴。
于是男人和女人创造了婚姻这种社会传统。双方达成了交易。你给我这个,我给你那个。从这方面来讲,婚姻非常像生意。它是男人和女人签下的合同。由于双方都需要落实这份合同,所以它被说成是“神圣的契约”——若有违背它,必将遭到神的惩罚。
后来这种说法不起作用了,你们便创造了法律来落实它。
但是连法律也无能为力。
无论是神的法则,还是人的法则,都不能阻止人们背弃他们的结婚誓言。
尼:怎么会呢?
神:因为你们编出来的这些誓言往往违背了唯一有效的法则。
尼:那是什么法则?
神:自然的法则。
尼:但生活的本质就是表达和谐与合一啊。你一直不都是这么对我说的吗?
婚姻是我们对和谐与合一最美好的表达。你知道吗,“凡是神撮合的,没有人可以将其拆散”,婚姻就属于这种情况。
神:从大多数人婚后的生活来看,婚姻根本是不美好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三种与生俱来的天性,而婚姻与其中两种发生了冲突。
尼:你能再说一遍吗?我想我差不多能弄懂啦。
神:没问题。让我们再次从头说起。
你们的身份是爱。
而爱的本质是无限的、永恒的、自由的。
因此这也是你们的天性。这是你们的身份的本质。你们天生是无限的、永恒的、自由的。
那些由人编造出来的制度和理论,无论它是社会的、道德的、宗教的、哲学的、经济的,或是政治的,只要违背或者贬抑你们的天性,都会对你们的自我造成压迫——而且都会遭到你们的奋起反抗。
你认为是什么催生了美国呢?难道不是那种“不自由,毋宁死”的信念吗?
可惜你们在你们的国家中放弃了自由,在你们的生活中也放弃了它。这都是为了得到相同的东西:安全感。
你们在生活中提心吊胆,甚至害怕生活本身,所以你们放弃了这种人类的天性,用它来交换安全感。
你们称为婚姻的制度,是你们创造安全感的尝试,所谓政府制度也是。它们其实是相同的东西——人们用来约束彼此的行为的社会制度。
尼:天哪,我以前从来没这么想过。我总是以为婚姻是爱的终极宣言。
神:在你们的想象中,它是这样的,但在你们的实践中却不是。在你们的实践中,它是怕的终极宣言。
如果婚姻能够让处于爱情中的你们是无限的、永恒的、自由的,那么它就是爱的终极宣言。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你们结婚,却是为了把爱降低到承诺或者保证的层次。
婚姻是你们想要保证“现在怎样”将来也怎样的努力。如果不需要这种保证,你们就不需要婚姻。你们如何使用这种保证呢?首先,你们把它当作一种创造安全感的手段(却不从你们的内心去创造安全感);其次,假如再也没有安全感了,你们就把它当作彼此惩罚的手段,因为你们可以指责对方违背了结婚时的承诺,以此向法院提起诉讼。
因此你们发现婚姻是非常有用的——尽管你们使用它的初衷完全是错的。
你们想用婚姻来保证你们彼此之间的感情是专属的,永远不将其给予别人。或者你们至少不能用相同的方式向别人表达这些感情。
尼:具体来说,就是不能通过做爱向别人表达感情。
神:是的,就是这个。
最后,在你们的实践中,婚姻是这样的宣言:“这种关系是特别的。我认为这种关系是最重要的。”
尼:难道这也有错?
神:没有错。这跟“对”和“错”无关。对和错并不存在。这跟你的人生目标有关。这跟你对你的真实身份的构想有关。
如果你的真实身份是一个会说“这种关系,只有现在这种关系,比任何其他关系都特别”的人,那么结婚完全有助于你实现你的真实身份。然而你将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古往今来的灵性大师,结过婚的寥寥无几。
尼:是的,因为大师是禁欲的。他们从来不做爱。
神:不是的。那是因为大师无法真诚地说出你们当前的婚姻制度试图做出的宣言:
对他们来说,有个人比别人更加特别。
这不是大师会做出的宣言,这也不是神会做出的宣言。
实际上,你们现在编造出来的婚姻誓言是一种非常不神圣的宣言。你们觉得它是最神圣的承诺,这真是极其讽刺,因为神绝对不会做出这种承诺。
然而,为了替人类的害怕辩护,你们幻想出一位跟你们有着相同表现的神。因此,你们说神对他的“选民”许下承诺,神和那些神爱的人之间有着特别的盟约。
你们无法容忍那种认为神不会对任何人有特别之爱的观点,所以你们创造了一个关于神的虚构品,说出于某些原因,神只爱某些人。你们称这类虚构品为宗教。我称其为渎神。因为所有认为神会偏爱某个人的想法都是谬误的——所有要求你们做出相同的宣言的仪式都不是对神的崇敬,而是对神的侮辱。
尼:天哪,别再说啦。别再说啦!你彻底地消灭了我对婚姻的好感!这些话肯定不是神说的。神不会如此批评宗教和婚姻!
神:我们在此谈论的是你们建构的宗教和婚姻。你认为我说的话太过分了吗?我告诉你吧:你们篡改了神的话,以此来为你们的害怕找借口,为你们疯狂的相互虐待找理由。
你们会借神的口来说你们想说的话,从而继续以我的名义彼此约束,彼此伤害,彼此杀戮。
数百年来,你们在战场上呼喊我的名字,挥舞我的旗号,扛着十字架,这一切只是为了证明我对世人的爱不是均等的,并要求你们通过杀人来证明这一点。
然而我告诉你吧:我的爱是没有限制和没有条件的。
这句话你们不肯听,这个真相你们不肯容纳,这个宣言你们不肯接受,因为它那无所不包的宽宏摧毁的不仅是你们创造的婚姻制度,而且也包括了你们所有的宗教和政府制度。
因为你们创造了一种以排斥为基础的文化,并宣称神是狭隘的,还用这种说法来支撑你们的文化。
然而神的文化是建立在包容之上的。在神的爱中,每个人都被包容在内。每个人都接到进入神的国度的请帖。
这个真相被你们说成是对神的亵渎。
你们不得不这么说。因为如果这是真的,你们在生活中创造的一切便都是坏的。所有人类的风俗,所有人类的制度,只要不是无限的、永恒的和自由的,便都是坏的。
尼:如果没有“对”和“错”这种东西,那怎么会有“坏”的东西呢?
神:只有当一样东西的功能无法完成其目标时,它才是坏的。比如说一扇门无法开闭,你不会说那扇门“错”了。你只会说这扇门的装置坏了——因为它无法发挥它的功用。
无论你们在生活中,在人类社会中建构的是什么,如果它和你们做人的目标不符,那么就是坏的。那么它就是坏的建构。
尼:我做人的目标——我已经知道,只是重提一下而已——是什么呢?
神:是决定和宣布、创造和表达、经验和实现你的真实身份。
时时刻刻重新创造你自己,最完美地实现你对你的真实身份的最高憧憬。
这就是你做人的目标,这就是所有生活的目标。
尼:那会让我们处于什么境地呢?我们毁灭宗教,我们废除婚姻,我们推翻政府。然后我们要怎么样呢?
神:首先,我们没有毁灭、废除和推翻任何东西。如果你们创造的东西不起作用,产生不出你们想要的东西,那么描述这种情况并不等于毁灭、废除或者推翻那样东西。
请努力忆起评判和实话实说之间的差别。
尼:好吧,我不打算跟你争论,但你刚才说的许多话在我听来特别像评判。
神:我们受到话语极大的限制。话语真的非常少,所以我们不得不反复地使用相同的词汇,哪怕它们并不总是传达相同的意义,或者相同的思维。
你们说你们“爱”香蕉船雪糕,你们也说你们彼此相“爱”,但这两个爱的含义肯定大不相同。所以你也明白的,你们可以用来描述感受的话语真的非常少。
在用这种方式——用话语的方式——与你交流时,我会允许我自己经验到这些话语的限制。我愿意退一步承认,由于部分我说过的话是你们做出评判时会使用的,当我使用它们时,你们确实很容易得出我是在进行评判的结论。
我在这里向你保证,我没有。在这套对话录中,我自始至终只是试图告诉你们如何到达你们想去的地方,尽可能直接地描述是什么挡住了你们的路,是什么妨碍你们到达那里。
就拿宗教来说吧,你们说你们想要到达一个地方,在那里你们能够真正地认识神和爱神。我只是说出实情:你们的宗教并不能将你们带到那里。
你们的宗教让神变成了大谜团,促使你们不要爱神,而是要害怕神。
宗教在改变你们的行为方面也无所作为。你们今天仍在彼此杀戮,彼此谴责,彼此说对方是“错”的。实际上,一直鼓励你们这么做的,正是你们的宗教。
所以就宗教而言,我只是看到你们说你们希望它能让你们到达某个地方,而它正在把你们带去的是别的地方。
现在你说你们希望婚姻将你们带往永恒的极乐之地,或者至少是一个相当祥和、安全和幸福的地方。和宗教相同,刚开始的时候,当你们刚刚经验到它的时候,你们这种叫做婚姻的发明很好地实现了你们的目标。然而,和宗教相同,在这种经验中寄居得越久,它就越会将你们带往你们说不想去的地方。
结过婚的人,有将近一半最终离了婚;至于那些仍处在婚姻状态中的人,许多人是极其不快乐的。
你们那“幸福的结合”使你们感到痛苦、愤怒和懊悔。有些婚姻——为数不少——甚至让你们落得极其悲惨的下场。
你们说你们想要政府来保证和平、自由和安定,可是就我观察的情况来看,你们的政府一样都没做到。你们的政府带来的是战争、越来越厉害的专制、暴力和动乱。
你们没有能力解决诸如让人民吃饱饭、健康地活着之类的简单问题,更没有能力完成向他们提供平等机会这样的艰巨任务。
你们这个星球上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因饥饿而死,同时又有成千上万的人每天扔掉足以喂饱许多国家的食物。
你们连把“有者”的残羹冷炙送给“无者”这样简单的任务都无法处理,更解决不了你们是否想要更加平均地共享资源这样的问题。
喏,这些话不是评判。我只是如实地说出人类社会目前的情况。
尼:为什么呢?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许多年过去了,我们在处理我们自己的事务方面仍是毫无进展?
神:许多年?你应该说许多个世纪。
尼:好吧,那就许多个世纪。
神:这跟人类文化的第一个文化迷思有关,也跟它引发的所有其他文化迷思有关。在这些迷思改变之前,其他一切都不会改变。因为你们的文化迷思塑造你们的道德观念,而你们的道德观念则创造你们的行为。然而问题在于,你们的文化迷思和你们的天性是相互矛盾的。
尼:你这话什么意思呢?
神:人类的第一个文化迷思是,人之初,性本恶。这是原罪的迷思。这个迷思传达的观点是,你们的本性是邪恶的,你们天生是邪恶的。
第二个文化迷思(它是第一个迷思的必然产物)是,“适者”生存。
这第二个迷思认为,有些人强大,有些人弱小,只有强大的人才能生存。你们会竭尽所能去帮助你们的同类,但要是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你们将会先顾自己。甚至不惜让别人去死。实际上,你们不但会见死不救。如果你们认为有必要的时候,为了自己和亲人的生存,你们将会残杀别人,主要是那些“弱者”,以此来证明你们是“适者”。
有些人说,这是你们的本能。这是所谓的“求生本能”;这种迷思对你们的社会风气和群体行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然而你们的“本能”并非求生,而是公平、合一与爱。这是宇宙各地一切有意识的生灵的本能。它是你们的细胞记忆。它是你们固有的本性。因此你们的第一个文化迷思是荒唐的。你们的本性不是邪恶的,你们并没有与生俱来的“原罪”。
如果你们的“本能”是“求生”,如果你们的本性是邪恶的,你们永远不会本能地去搀扶将要摔倒的孩子,去拯救失足落水的人,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事情。可是,假如你们不为你们要做什么而思前想后,而是按照你们的本能去行动,并在行动中展现你们的本性,你们就会奋不顾身地去做这些事情,哪怕搭上生命也在所不惜。
因而你们的“本能”绝对不是“求生”,你们的天性显然不是“邪恶”的。你们的本能和天性反映了你们的真实身份,那就是公平、合一与爱。
在思考这个道理能给你们的社会带来什么影响的时候,要注意弄清楚“公平”和“平等”的区别。追求“平等”或者“相同”并非一切有意识生灵的本能。实际情况与此恰好相反。
所有生灵的本能是表达独特性,而非同一性。创造人人平等的社会非但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不受欢迎的。试图产生真正的平等性(换言之,也就是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同一性”)的社会机制违背而非顺应生活最伟大的理念和最崇高的目标——每个生灵都有机会去实现最美好的愿望,从而真正地重新创造其自身。
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的是机会平等,而非实际平等。机会平等叫做公平。由外在的力量和法律催生的实际平等只会消灭——而不是产生——公平。它会消灭真正的自我再创造的机会——这是所有达到光明境界的生灵的最高目标。
能够让人们有机会自由选择的是什么呢?是那些满足每个人的基本需求,让每个人无需为生计奔波,能够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的社会制度。换言之,就是那些能够保证人的生存的制度。
喏,因为在光明社会里,没有人需要自我谋生,所以只要有足够供所有人吃饱的食物,这些社会就不会让任何一个成员挨饿。在这些社会里,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是一致的。
围绕“人之初、性本恶”或者“适者生存”的文化迷思而创造出来的社会不可能取得这样的觉悟。
尼:是的,我明白这个道理。我希望后面我们能够更为详细地探讨这个“文化迷思”问题,以及先进社会的行为模式和道德观念。但现在我想回过头来解决我刚开始提出的那些问题。
和你聊天有时候挺晕的,因为你的回答虽然有意思,但会岔开话题,搞到我都忘了开始谈了些什么。不过这次我可没忘。我们刚才讨论的是婚姻。我们刚才讨论的是爱,以及各种爱的条件。
神:爱没有条件。这是爱的本质。
如果你对别人的爱附带有条件,那么它根本就不是真爱,而是假爱。
这是我一直想让你明白的道理。这是我在回答你的每个问题时以各种不同的措辞一直在说的道理。
就拿婚姻来说吧,你们结婚时会相互宣誓。爱是不需要誓言的。然而你们却需要,因为你们并不知道爱是什么。所以你们要求对方做出爱永远不会做出的承诺。
尼:看来你是反对婚姻的!
神:我没有“反对”任何东西。我只是描述我看到的情况。
你们可以改变我看到的情况。你们可以重新设计那种叫做“婚姻”的社会制度,让它不再提出爱不会提出的条件,而是宣布只有爱才会宣布的言论。
尼:也就是说,我们要修改婚姻誓言咯。
神:不仅如此。你们还要改变誓言的基础——预期。那些预期将会很难改变,因为它们是你们的文化遗产。它们的根源在于你们的文化迷思。
尼:你又把话题扯到文化迷思上面啦。你到底想怎样呢?
神:我希望给你们指出正确的方向。我知道你们想要你们的社会变成什么样子,我希望能用人类的话语和人类的词汇来为你们指明方向。
我能向你举个例子吗?
尼:举吧。
神:你们的文化迷思之一是,爱意味着付出,而非索取。这变成了不容置疑的文化原则。然而正是它让你们抓狂,正是它引起了超乎你们想象的伤害。
它导致人们进入糟糕的婚姻,并在其中不能自拔,它造成各种人际关系失调,然而没有人敢质疑这种主流的文化迷思——你们指望能为你们指点迷津的父母不敢,你们指望能给你们带来天启的神职人员不敢,你们指望能向你们解答疑惑的心理学家和精神学家不敢,甚至连你们指望能承担精神领袖重任的作家和艺术家也不敢。
于是那些已经写下的歌曲、讲述的故事、拍摄的电影、给出的方针、提供的祷词、完成的抚育,无不在维护这种迷思。你们所有人都要在生活中实践它。
可是你们做不到。
然而问题并不在你们,而在这种迷思。
尼:爱是付出而非索取,不是这样的吗?
神:不是的。
尼:真的啊?
神:真的。它从来不是这样的。
尼:但是你刚才亲口说“爱没有条件”。你说这是爱的本质。
神:这确实是。
尼:好吧,在我听来,这等于说“爱是付出而非索取”。
神:那你需要重读第一卷的第八章。我在这里提到的一切,已经在那里向你解释过啦。这套对话录本来就是要按照次序看才好,而且要把它当成一个整体。
尼:我知道。但有些人没读过第一卷,直接看到这些文字,你能在这里向他们解释你要传达的道理吗?因为坦白讲,我觉得温习一遍对我来说也是有帮助的,虽然我早已理解那一章的内容!
神:好啊。来吧。
尼:你做的每件事,都是为自己做的。
神:这是因为,你和所有其他人是一体。
所以你为别人做到的,就是为自己做到的。你无法为别人做到的,也无法为自己做到。对别人有益的,就是对你有益的;对别人有害的,也是对你有害的。
这是最基本的真相。然而这个真相最经常遭到你们的忽略。
当你和别人交往时,你们之间的关系唯有一个目标。那段关系是作为一种载体而存在的,它让你能够决定和宣布、创造和表达、经验和实现你对你的真实身份的最崇高想法。
现在假设你的真实身份是一个友善而细心、体贴而慷慨、有同情心和爱心的人,那么当你和别人相处时,如果你是这些东西,你的自我就得到了那种你为之不惜投生于肉身的最美妙的经验。
这也是你投生于肉身的原因。因为只有在物质的相对领域里,你才能认识到你自己是这些东西。在绝对领域(你来自这个领域)里,你是不可能有这种认识的经验的。
所有这些道理我都在第一卷里详细地向你解释过啦。
喏,假设你的真实身份是一个不爱自我、容许自我被别人虐待、伤害和毁坏的生灵,那么你将会继续那些让你拥有这种经验的行为。
可是,假如你真的是一个友善而细心、体贴而慷慨、有同情心和爱心的人,那么你将会把你的自我包括在那些值得你如此对待的人之中。
实际上,你要把自己放在首位。你首先要如此对待你自己。
生活中的一切都取决于你要追求的目标。例如,假设你要追求的是与所有其他人的合一(也就是说,你想要对一个你已经知道的概念有实际的经验),你将会发现你自己的行为方式变得非常特别——这种行为方式能够让你经验和展示你的合一性。在此之后,当你做事情的时候,你不会觉得你是在为别人而做,而是会觉得你是在为你的自我而做。
无论你要追求的是什么,情况都是如此。假如你要追求的是爱,那么你将会和别人一起去做体现爱的事。不是为别人去做,而是和别人一起去做。
要注意这种不同。要明白这细微的区别。你将会和别人一起去做体现爱的事,为了你的自我——这样你才能够实现和经验你关于你的自我和你的真实身份的最伟大想法。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你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为了别人,因为符合你自己意愿的每个表现其实都是在“表演”。[凡是你想要做(act)的任何事,都是“演出”(an “act”)]。也就是说,是在创造和饰演一个角色。只不过这个角色并非虚构出来的,而是生活中真实的你。
你是人。至于你是什么人,完全由你来决定和选择。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世界如舞台,凡人皆演员。
他也说过:“要真诚,还是要伪装,这是个问题。”
他还说过:“若要对你的自我忠实,你必然,像夜之随昼那样必然,不能对任何人有所瞒骗。”
假如你对你的自我忠实,假如你不背叛你的自我,那么当你“看起来”是在“付出”的时候,你将会知道你其实是在“索取”。你其实是在把你自己还给你的自我。
你无法真正地向别人“付出”,原因很简单:宇宙间没有“别人”。如果我们唯有一个,那么这一个就是现在的你。
P278—297
未完--待续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与神对话读书会”千聊直播间,收听灵性著作的分享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