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太傻十日谈 03 认识你自己(4)

点击上方“与神对话读书会”关注我们

给你有深度的灵性




NO.3  定位——认识你自己(4)



论坛上关于到底是GPA 重要还是 GRE 重要的讨论一直没间断过,就是因为大部分处在这个层次上的人还感到茫然,他们不明白自己到底是优秀还是不优秀,他们想弄清楚到底申请哪些学校才比较有可能被录取。一些所谓的留学专家会搬出“SWOT 分析”的概念帮你解惑,但是这种“SWOT 分析”无外乎对申请中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作一番泛泛的总结。其实,自己有哪些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申请者稍加思考就会弄得清清楚楚。在自我定位的问题上,一些简单的结论,譬如自己很强或者很差的结论,都毫无意义。定位,也不是为了确定自己该重点申请在排名榜上处于哪个层次的学校。这些,其实都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但是,说实话,即使处于这样一个初级的层次,很多留学申请者还是没有把事情做好。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出现在盲目自信上面。比如,一个其实什么背景都没有的人,他是本科大四学生,曾做过一些简单的研究,此外无非是 GT 考分高一些,所在的学校排名靠前一些,GPA 高一些,却在论坛上问:‘大家看我申请前 50 名的学校有多大把握’,其实,这种问题真让人无法回答呢。申请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在于你的努力,在于你如何把申请中的最有价值的部分做好, 而不是取定于你的 GT,GPA 等东西。这些东西虽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只凭借这些东西,解决不了关键问题。更麻烦的是,很多人会以此为标准去确定他们所谓的重点申请的学校层次,而且大部分人都把目标定得虚高,那些所谓的中国名校毕业生特别爱犯这类毛病。我曾经对论坛上讨论这类问题的人说,‘你这样的提问,真的是没有意义的。你真的明白你想要的是什么吗?你真的明白美国学校是什么吗?你其实什么都不明白,就知道GT,GPA,PS,推荐信,套磁, 除了去碰运气,你还能去做什么呢?’我的话虽然有些尖刻,但是,我说的都是事实。”



“当然,这些也是很无奈的事实。中国学生,本来就已经被 GT 考试碰得一头伤疤了,再遇到留学申请这样还远没有实现标准化的过程,更是不知所措了。在应付考试上,中国学生很有一套,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分数考到让美国教授瞠目结舌的地步。但是,这类情况见得多了,也就没人会为此瞠目结舌了。很多教授告诉我,他们录取的学生TOEFL 考分很高,但是什么话都说不清楚;某些学生GPA 极高,但是到实验室什么都不会做;某些学生PS 写得天花乱坠,面试的时候一问就露馅。这些现象,早已被美国教授视司空见惯的事情。这类情况国内的申请者也都知道,但多数人和我以前一样,不愿意去正视它,而更愿意去自我麻醉。有人会说,你看我GPA3.7, 怎么也肯定比那些 GPA3.3 的强吧。说实话,如果教授实在没人选了,只有两个人申请,其他所有的标准都一样,一个过了 4 级,一个过了 6 级,教授当然会去要那个过了 6 级的。但是,这只是自我陶醉的幻想罢了,没有人会和教授强调,‘你看,我过了六级’。但是很多人会去强调‘你看,我是经过艰苦努力把 GRE 考到了 1500分,’或者‘我是学校合唱团的成员,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合唱团’……教授录取的是做事情的人,不是会考试的人,或者会唱歌的人——但是,就算大家都理解这些,也没有什么用处,因为大多数人根本不明白什么才是‘定位’,他们的眼中只有 GT,GPA,PS 这些东西。受眼界的限制,他们不可能升越到更高的层次。”



“这几乎就是申请入门者在留学定位中的最容易犯的错误——肤浅地认识自己,也肤浅地认识留学——所达到的层次。处于在这个层次的申请者的所思所为,几乎违背了 22 条定位原则的任何一条。甚至可以说,他们连定位的门都没有进入,不明白“留学”是什么。一个连自己是什么都不清楚的人,怎么可能入门呢?更确切地说,这个层次里的申请者首先违反了22 条法则的第 4 条,即认知法则。如果把申请者作为一个产品,那么,他们的突出弱点在于,只是关注产品本身(比如GPA,GT,PS),关注市场竞争(我到底比别人强还是弱),但是却丝毫不关注消费者内心(教授到底想录取什么样的人)。违反了这一条,他们的定位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定位,首先要明确,你不是根据自己定位,至少首先不是根据自己定位,而是根据你的目标定位。这也是营销学最基本的原则,首先了解消费者需求,然后再设计产品,而不是颠倒过来。”



“有一些人,一小部分人,比如说曾经的我,或者在申请的时候积累一些经验,或者善于从一些表面简单的信息分析出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或者善于同人沟通交流,更善于利用资源,更善于收集整理信息——我就曾以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而自豪——这部分人的定位工作又向前走了一步,层次相对高一些。他们对自己的目标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并且能从简单的自我定位的局限中跳出来。在这些人当中,最简单层次的定位就是去逐一认真地研究学校。比如,我在论坛上听说有人从 7 月开始,花了 3 个月的时间,把前美国前 150 名的学校的网页都看了一遍,做好信息记录,然后发信向学校索取材料,并通过 Email 和招生方联系,询问一些奖学金,录取标准、录取程序之类的问题。这样工作非常辛苦,精神固然可嘉,但是,做没有效果事情,充其量是帮助你确定几个奖学金可能性比较大的学校,以及了解他们今年招生的截止日期罢了。



“这个层次中,有的人会做得更进一步。他们会用多种方式,和学校建立深入的联系。他们会很快地确定初选名单,名单上大约罗列了三十所学校。然后,尽可能广泛地与这三十所学校里的人取得联系,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资源和帮助。比如我,在第二次申请时,我尝试着和我初步确定的所有学校所有可以利用的人际资源建立联系,教授、院长、招生主任、该系在读学生、教务管理人员、讲师、助教、在读硕、博士、本科生,甚至我爸爸的姑妈的一个朋友的女儿的一个网友,我都逐一和他们进行了沟通,努力从各种渠道获取有效的信息。我还经常挖掘各个美国学校 BBS 上的资源,那里有很多很有价值的评论;我还在google 上搜索每一个教授的个人信息,不放过任何个细节……这个步骤,至少可以帮助你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帮助你正确地认识目标。不过,遗憾的是,在每一个申请族群中,能够达到这个层次的人太少了。所以,你很难在你周围或者网上找到能和你分享信息的人。因而,在这个层次上做事很孤独,你必须依靠自己才行”。



“从本质上来看,这些人在潜意识中运用了 22 条法则中的第四条——认知法则,他们努力明确教授录取人的标准,努力获取消费者的消费信息,并以此确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他们也在潜意识中运用了其他的一些法则,比如第一条所强调的领先法则,但是,都是非常随机的。



“这样的定位,估计是中国学生自己申请能达到的最高层次。能达到这个层次,就算是非常有经验了。大部分已经在海外留学并决定继续申请者基本处在这个层次上,因为他们已经对美国学校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他们至少不会把 150 个学校的网页全部看一遍,或者花时间索要什么材料。他们所要做的,无非是打几个电话。有一定的经验,就是处在这个层次上的定位所具有的优势,因此,这个层次上的人很少遇到大麻烦,申请的成功率比较高。就好像我,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是,第二次申请比第一次申请效果要好得多,在很多人看来,这已经算是非常成功的申请了。



文章和图片来于网络,若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欢迎原作者联系我们。


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扫码加入爱的道路读书会交流群

平台近期活动


第十三期 | 爱是唯一真实的力量——《爱的道路》欢迎你

灵性书籍推荐和购买




精彩灵性合集



谢挺资料合集

《太傻天书》系列 | 电子书

《与神对话》系列 | 电子书

《当下的力量》系列 | 电子书

《宽恕就是爱》系列 | 电子书

新版《奇迹课程》正文全集(收藏版)

《奇迹课程》学员练习手册(上、下篇)

灵性科学全集(收藏版)

巴夏视频合集(整理收藏版)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与神对话读书会”千聊直播间,收听灵性著作的分享和解读。

“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