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太傻十日谈 06 推销—沟通决定一切(3)

陶谦 黄果 与神对话读书会 2021-11-04

点击上方“与神对话读书会”关注我们

给你有深度的灵性





NO.6 推销———沟通决定一切(3



太傻接着问:“为什么不会有实际的帮助呢?”




我想了想,说:“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哪些大学热门,哪些大学冷门,都是摆在面上的事情。你看,中国每个申请者,一般都申请10-15 所学校。在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有人甚至会申请30 所以上的学校。每个人都对自己申请的学校作了排名,通常是把最好的也是录取希望不大的学校放在前面,把最有可能录取自己的学校放在中间,然后挑几所学校保底。于是,排名30-80 的学校几乎每个学校都是人挤人,尤其是热门专业,中国申请人挤到上千,尤其像USC,IOWA,OHIO 这种最喜欢招收中国学生的地方,谁都不会忘记去申请。就算一些相对不是很热门的文科专业,每个学校至少300 以上的申请人去扎堆。你以所谓的小道消息、内部信息为依据进行选校,以为这样做可以少走弯路,但最后你却发现,你只是扎堆到那种申请人已经多得成堆的地方了。而且,虽然多数人都在申请前查看了相关资料,但至少有 50%的申请人最终只是凭感觉作随机选择。换句话说,大部分人,都只是在碰运气罢了。这种行为方式,导致了美国所有的学校都有人申请,特别是排名 150 名以前的学校几乎都会被扎堆,就算Harvard 也不例外。为什么呢,因为很简单,至少 5 个申请者中肯定有一个人申请 Harvard。就算他知道自己肯定不会被Harvard 录取,也会去把它加在自己的学校列表里面。他会想,试试吗,就算是落榜了,也不会不死人的,申请 15 所学校和申请 16 所学校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于是,每年Harvard 都至少要收到超过2000 的中国学生的申请材料吧。你说,就算我通过一个月的努力,终于明白了,原来Harvard 今年会多招 2 个国际学生,于是我要申请 Harvard,这会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更可笑的事情是,中国学生在选校过程和沟通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自以为是地把收集教授信息作为第一目标,他们都认为,要是我发现某个教授今年有比较多的奖学金, 比较多的招生计划,于是我就可以主攻这个对象,这样会有更大的成功率。于是大家都会拼命去收集这类信息。还有不少人给教授发无数邮件,询问奖学金情况,问是不是招人,招不招中国学生。于是,教授的邮箱里垃圾邮件成堆。我以前也总是做这样的事情,但是,第一次申请失败后,我就在想,就算我知道了某个教授要招人,又能怎么样呢?我还有很多无法知道的事情——比如他是不是已经有了确定人选了,比如他是不是根本就没打算招中国学生,比如他要招的人是不是一定要具备某些特殊要求。就算你把这些信息都弄到了, 你肯定只会有一个结论——这个教授,不适合我申请。”



太傻笑着点点头:“事实上,这是一个本质上的误区。很多人认为,在申请中,信息很重要。这句话本身当然是对的,但是,他们并不能真正理解信息的价值,这种学校信息、教授信息,不是给他们确定申请学校用的,是给他们确定自己的定位用的,而且,我们很早就说过,这个定位,不是申请学校层次的定位,而是自己专业上的定位,而这个定位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对吗?”



我很重地点了点头:“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非常非常关键的问题!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申请,首先不是考虑学校要什么,而是考虑自己有什么。我们不是根据学校变化自己,而是把自己卖给学校。初看,这个说法好像与营销学的理论相悖,但是,它们在本质上是完全吻合的。如果你自己是一个面包,你的目标就是买面包的人,确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面包口味,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法国面包,你没有必要花多少时间去详尽的研究到底多少人喜欢吃法国面包,多少人喜欢吃德国面包。因为,就算你知道了答案,也不可能把自己变成一个德国面包,不是吗?你有时间研究这些,还不如去研究如何把自己的法国面包变得更可口呢!在申请中,一个人有什么背景,是什么方向,都是基本确定的,根本没有必要在申请方向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我相信每个人的专业目标都是很明确的。与其花时间琢磨申请什么专业,还不如花时间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就算多看几页专业书,都比没有根据地琢磨强。选校也是一样。真的有什么好选择的吗?真的有所谓的‘准确的’ 选校吗?不管你申请哪些学校,都只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花一个小时选校的结果,和花 3 个月选校的结果,不会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太傻,你的留学咨询中心, 不是也给客户选校吗?你们的选校方案,估计是最专业的吧,我看了你们的介绍,先做选校模型,再做专业规划,然后三次筛选,每次设定筛选标准,还要提交明确的选校报告,不会有比你们做得更专业的选校了吧,但是,你觉得这样做,真的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成功概率吗?”



太傻笑着说:“说实话,那些都是给客户看的东西。本质上,太傻选校只有一步,对比以往历年类似背景专业客户的选校方案和录取结果数据,确定一个包含有二十所学校的选校方案,这是最基本的方案。再从中做一些有标准的删减,比如,根据给学校发信询问的特殊答复删除一些确定有变化的学校。这是太傻选校和一般申请者选校唯一的不同之处,这也是我们认为最核心的步骤。其他的所谓选校模型,事实上只是让客户清醒地认识自己需求的一种方式,之后的多次筛选,不过是补充一些信息罢了,对纯粹的数据分析结果做一些小的变动。反正,太傻的选校,肯定不会根据什么网上信息,或者和小道消息,也不会因为某个教授今年要招人了再确定去申请什么学校,那些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我点点头:“嗯,我忽略了这个因素了。太傻每年做那么多客户,每个专业方向,每个客户的选校,最后录取结果,积累到现在,估计有上万个数据了吧。这样选校,肯定是一般申请者没法比的。但是,即便具备这样的优势,你们又能提高多少成功率呢?一般申请者的成功率与你们客户的成功率,,是 10%和 90%的差别吗?”



太傻笑着说:“要是和随机的选校相比,是  40%和  60%的差别,这个是实话,所以我总是建议,一个 DIY 申请者要是自己选校,觉得没有什么时间和精力,直接随机选择一下, 或者直接 copy 一个你师兄去年的选校方案,或者让几个人给你提提意见,就足够了, 要是有时间和精力也不要用在选校上,多做一些个人专业提升更加实际。”



“我以前之所以花了很多时间选校,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总是觉得,每一个学校各个专业方向有侧重点的差别,我需要确定它。比如我想学公司财务金融,但是,金融有很多方向,我总是想去申请那种在公司财务金融方面招生人数最多的学校,或者申请在这方面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的学校。现在看来,这也是一种无用功。事实上,一个学校某个方向到底强不强,只要看看他们的专业设置、学校网页、教授分布,就一目了然了,一个方向做的人多,肯定招生就多。因此没有必要去琢磨这个学校到底招不招中国学生。反正, 要是一个学校只有少数几个人研究一个方向,肯定这个方向招人少,而且,那少数的几个人, 肯定轮不到你,永远不要希望有伯乐会相中你这匹宝马良驹。”




扫码加入爱的道路读书会交流群

平台近期活动


第十三期 | 爱是唯一真实的力量——《爱的道路》欢迎你

灵性书籍推荐和购买




精彩灵性合集



谢挺资料合集

《太傻天书》系列 | 电子书

《与神对话》系列 | 电子书

《当下的力量》系列 | 电子书

《宽恕就是爱》系列 | 电子书

新版《奇迹课程》正文全集(收藏版)

奇迹课程 | 学员练习手册(上、下篇)

灵性科学全集(收藏版)

巴夏视频合集(整理收藏版)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与神对话读书会”千聊直播间,收听灵性著作的分享和解读。

“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