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说留学第186天】在美国找工作,人际关系很重要!
网络留学信息琳琅满目,真伪难辨。《老孙说留学》每天精选、编辑一篇留学文章,关于规划、考试、留学,有深度,本土化!
国内办事得有关系,没有人帮忙有些事情可能寸步难行,有人有关系再难的事情也可能一路绿灯。有人认为美国重视个人能力,不用搞关系。这话前半句是对的,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在美国会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环境做出成绩;后半句就错了,美国也讲关系,也搞人际网络,很多事情上如果有认识的人能帮你一把,会让你受益无穷。
小赵以前也是痴迷博士学位的,脑子里除了读书就没有其他的东西。某年秋季小赵选择了一门Programming Language Design(编程语言设计)的功课,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底层东西,这门课是选修课,而且据说教授很糟糕,所以系里的学生都不喜欢上这门课。班上十几个人,大多是老美,但是除了他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中国人,一问才知道是公司出钱在职来读书的,小赵当时也没放在心上,觉得人家跟他的博士道路没什么交叉,所以连叫什么名字都没记住。
后来小赵决定拿到硕士学位就走人,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也很迷茫,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作为博士生,他在办公室里有自己的位置,平常基本只和周围办公室里的博士生来往,硕士生他都不怎么联系。这些博士毕业后飞到全国各地工作去了,但是小赵不想离开所在的州,只想待在当地守着心爱的姑娘。
听了几个讲座,看了一些关于求职的书籍,里面都反复强调network、network、network,让你尽可能地在认识的圈子里相互引荐,小赵嗤之以鼻,说像我这种孤零零的外国学生,能在谁的圈子里混呢?系里打扫卫生的,还有租房子给他的房东,倒是认识,但是他们怎么都跟高科技、信息技术没什么关系。读书期间熟悉的少数几个硕士学生,小赵也不知道他们毕业后跑到哪里去了。找不到人帮忙——那个时候没有LinkedIn、Facebook、Twitter这些玩意儿,小赵这种计算机的“高级用户”要找人也只能靠电子邮件。
2004年硕士论文答辩以后,小赵到一个公司做实习,尽管老板很满意他的表现,但是仍然决定招一个有5年工作经验的人来填补组里的空缺,这也意味着他实习结束必须走人。在公司其他组找机会的同时,小赵突然想起了一起上课的中国同学,到学校网站上查了一下,发现他还在职学习,于是决定测试一下这种weak network connection(弱人际关系)到底是否有用,反正也不会失去什么。
没想到这个中国人很热情地回复了,他们组有职位在招人,他把小赵的简历给了导师,说了很多好话,小赵很快就被叫去面试了,然后拿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全职工作offer。
其实几个月之前,小赵就在这个公司网站上投过好多次简历,却石沉大海,如果没有同学的推荐,他后来会不会拿到面试就很难说了。
如果你的目标是去公司工作,那么在美国能通过任何方式联系上的工业界同行,都应该留心。这些人所在的公司,说不定就有适合你的机会。公司要招人,也不是零代价,他们也要打广告,甚至通过猎头公司,要花很多钱,所以很多公司有这样一项福利待遇:如果本公司员工推荐的人被公司录用,则推荐人可以拿到一定数量的奖金,公司也省了到处招人的大笔开支,双赢。大多数公司一般奖励2000~5000美元,所以在公司工作的人还是有利益驱动来帮你的,当然,你也得让人家相信你的能力,一般不会有人为了一点小钱推荐个“垃圾”,不仅影响自己的名声,而且弄不好还要给你擦屁股,这也就是网上常说的“内推”。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国式的关系在美国也有起到作用的时候。也是在小赵的新公司,有资历老、人脉广的老工程师把亲戚推荐给了一个很熟悉的中国经理来做暑假实习生。放着当地众多的学生不要,偏偏要招这个中部某不知名小学校的硕士生,一看就知道其中有猫腻,但是招人经理说话了,认定了这个人的背景最匹配,别的中国人也就不好说什么,免的得罪人。既然是经理力排众议招来的,表现自然是优秀的,实习完了当然也就顺理成章地被正式聘用,留在公司里了。
如果你很幸运地有亲戚在公司工作,而且是同行,应该考虑利用,但是也要记住,你的亲戚在公司未必有发言权,别人未必给他面子;亲戚自己的职位也未必稳定,你毕业的时候他也可能被公司裁掉了。这年头,饭碗稳定的人不多,所以也不要认为有亲戚,就能帮上忙。
推荐阅读
南京出国交流QQ群汇总>>>
南京中学生留学家长群 111204577
南京中学留学家长2群 564118435
南京大学生留学公益群 399342761
托福备考群 328900909
雅思备考群 546314913
ACT答疑群 244508043
AP备考群 547160919
GRE、GMAT备考群 54720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