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人余光中与安徽的两次相遇,重温先生31首诗

2017-12-15 人民日报数字安徽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1423hzk2f8&width=500&height=375&auto=0

诗人余光中12月14日上午10时4分病逝,享年90岁,他的去世引发文坛“一片乡愁”,人们在以各种形式送别他。我们读过他的《乡愁》,知道他是诗人、散文家、文学家。梁实秋甚至称赞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余光中

  1928年10月21日,余光中出生于南京。余光中十岁时,随着抗战的开始,母亲带着他流亡于江苏等地,然后到重庆。在这里他和母亲度过了相依为命的中学时光。考大学时,余光中同时考取金陵大学与北京大学外文系,因为母亲的挽留,他选择留在南京。 1949年他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定居。

  余光中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世纪,在现代诗、现代散文、翻译、评论等文学领域都有涉猎,可以说,余光中先生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也可以说是我国台湾地区整个诗坛30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

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今年10月,余光中先生庆祝90大寿时,新闻报道称,那天他提到了欧阳修的诗抒发心情,“黄栗留鸣桑椹美,紫樱桃熟麦风凉。朱轮昔愧无遗爱,白首重来似故乡”。

这位老人在晚年频繁回到大陆,

与安徽也曾有过两次相遇。

安庆振风塔

第一次与安徽相遇是在1946年抗战胜利之后。彼时,18岁的余光中从重庆坐轮船回到南京,船在安庆暂时停靠。短短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爬上了安庆的振风塔,饱览了安庆江边的风光。用余光中自己的话来说,“如果我不上岸的话,就等于没有踏上安徽的土地。”

敬亭山

  两个多小时的缘分,一牵就是半个多世纪。 2011年4月,余光中先生受安徽青阳人、浙江大学江弱水教授之邀,从杭州经宣城到池州参加“三月三·池州杏花村诗会”。彼时余光中已年过八旬。两天的诗会里,老先生精神矍铄,登敬亭山、游清溪河,在诗会上吟一首《寻李白》令举座皆惊:“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皖南风光

尽管一生游历诸多,但晚年的余光中还是被皖南的景色所倾倒。“安徽皖南文化底蕴很深。你看走到哪儿都是李白、杜牧,这是我们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重视。我们这一代要努力接好古人的棒。”



一起来重温余光中先生的31首诗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内容来源:综合安徽商报、中国诗歌网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方

↓↓↓

➢头条回顾

人事任免 | 工作小组巡视组 | 合肥2号线 | 巡察 | 省委常委 | 小岗村 |《科学岛记》 | 巡视 | 常委会议 高速自拍 | 文明城市 | 巡视

➢时事要闻

地铁1号线 | 淮北高铁 | 合法网约车 | 南京大屠杀 |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 | 12345 | 公务用车用房 | 高考报名 | 监察委员会 | 新建高速 | 租房合同淮北高铁 | 开放落户

➢人事动态

池州 | 省社科院 | 国元集团 | 马鞍山 | 滁州 | 政协 | 医保委 | 宣城 | 两市任前公示 | 池州 | 暂缓使用 | 淮南 | 五市任前公示 | 淮北

➢监督曝光

以案警 | 灵璧 | 忏悔录 | 廉政教育 | 广德 | 四地市曝光 | 黄山 | 宣城 | 蚌埠 | 舒城 | 南陵 | 固镇 | 合肥 | 芜湖 | 安庆 | 宣城 | 泗县 | 中纪委通报

➢独家策划

「“安监卫士” | 城市不远 | 反电诈 | 徽风视觉


监制/李亮

编辑/陈玉月


长按识别二维码

人民数字看安徽”

第一时间了解《人民日报》上关于安徽的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