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医院病房楼的电梯运输能力?这家医院的做法值得参考
外科病房楼地上22层,地下2层,1~5层层高4.8m(设备层层高2.2m),6~22层层高3.6m,目前外科病房楼内理论床位694张。现有电梯12部,其中:客梯 6部(5#、6#、7#、8#、9#、10#,5# 及 8# 梯最高停层19层,见表1);消防梯2部(3#、4#,目前作为工作人员专用梯使用);污梯1部(1#);餐梯 1 部(2#);手术梯1部;手术部电梯1部(只在3~5层运行)。
表1 6 部客梯停层情况
目前,能供垂直交通运输的电梯实际数量 11 部,供病患及探视人员使用电梯 6 部。
(1)供病患及探视人员使用的电梯数量不足,结合外科楼床位数及医院电梯设置经验,外科楼供病患及探视人员使用的电梯数量应在8部左右为宜(每部电梯可服务60~90 病床);
(2)探视人员、陪护人员数量多;
(3)部分医护人员上下班也使用此6部电梯,上下班、吃饭时间多为高峰期;(4)门诊患者到外科楼内病房看病,此情况周一上午较为突出;
(5)外科病房楼内住院患者推床下楼检查时,也对电梯使用造成一定压力;(6)电梯厅狭小,2号井筒电梯厅面积为25㎡,能容纳约30人,高峰时段候梯人员与下梯人员交杂无序,经常出现拥堵情况,对电梯使用也造成很大影响。
在医院硬件条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先改进软件服务,具体解决方案及分析如下。
1、电梯智能群控
使用电梯群控技术优化电梯候梯时间,需咨询电梯维保单位目前我院外科楼电梯群控方案是否最优化。
2、电梯停站优化
电梯停站优化设置,提高运输能力。电梯的运输能力与两个因素有关:(1)电梯的停站数量,停站越少,电梯来回运行一次的耗时越少,运输能力越强;(2)电梯的停站设置,电梯停站设置不同,电梯来回运行一次的耗时也不相同;因此可以通过电梯停层的优化,合理提高电梯运输能力。
借鉴公交车站点设置原理,根据电梯在某楼层停站次数判断电梯运输能力,理论上在缩短候梯时间的情况下,某楼层停站次数越多,疏散能力应越强。
目前电梯停层已经做过优化设置,采用单双层停站,两部电梯全楼层运行,6 部电梯均在 2、5、6、19 层停站。2层为医技科室,主要考虑连廊设置两层所以在2层设站,高峰时,2层基本无法上梯,可以设置一部专用电梯解决病患推床检查问题,一个楼层有3部电梯停靠基本能满足运行需求,故 2、5、6、19 层可取消全停站模式。见表 2~3。
方案一,3部电梯为高低区运行模式,2部电梯为单双层模式,1部电梯为全楼层运行,与现有方案比,此方案在标准病房层的电梯运输能力强,且单部电梯候梯上或下行时间短。
方案二,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优化,取消 2、5、6、19层可全站模式,此方案在标准病房层的电梯运输能力提高,但单部电梯候梯上或下行时间优化量小。
方案三,2部电梯只在低区运行,2部电梯只在高区运行,2部电梯单双层运行,在11层设置转换层。此方案在各自高低区标准病房层的电梯运输能力在三个方案中最高,单部电梯候梯上或下行时间也得到了优化。但此方案设置了转换层,高峰时容易使大量人群滞留在11层,引发拥堵情况,导致候梯时间增加。
综合比较3个方案,方案二设置变动最小,标准病房层的电梯运输能力有所提高,但单部电梯候梯上或下行时间优化量小。方案一设置变动较大,标准病房层的电梯运输能力及上/下行时间均有所优化。但是,以上3个方案只是理论计算,实际运行过程中,提升的运输能力不会很明显,如果变动停站方式较为容易,可以尝试改变试运行一段时间。
表2 电梯停层方案(上 / 行时间为理论值计算)
注:上或行时间为论理空行耗时 + 停站耗时,停站耗时取平均20s。
3、制定探视制度
制定探视及陪护制度,严格控制探视时间和陪护人数量。比如,可以实行办理探视卡及陪护卡制度,规范探视时间,减少探视及陪护人员,将高峰时段分错开。
4、鼓励医护人员尽量使用专用梯
上班高峰时,在非紧急情况下,尽量减少医护人员使用客梯的情况,最大限度使用员工专用梯。
5、设置住院患者检查专用梯
多数住院患者上午由陪护人员推床到相关科室检查,此情况也影响了电梯的候梯时间。可考虑为住院患者设一部检查专用电梯,比如可由住院科室在每天下午做好第2天患者检查计划,外勤护士每天将楼内各病区检查计划统计,与电梯管理部门沟通,专门在检查时段内设一部专用电梯,闲时恢复原有使用功能,同样餐梯也可在闲时运送人员。
表3 7:00~19:00 电梯在各楼层停站数量计算理论值
注:外科楼 22 层未投入使用,电梯实际只运行至 21 层,故上表只计算 1~21 层运行情况,计算理论单梯停站次数 = 运行时间或 [( 单梯空载运行时间 + 停站数 × 停站时间 )×2],停站时间取估算值20s。
6、高峰时段,设置隔离候梯区,专人疏导
外科楼电梯厅面积狭小,高峰时段,可在电梯厅口设置隔离带,辟出等候区,让候梯人员有秩序地排队等候,并设专人疏导管理,减少拥堵情况,缩短候梯时间。
7、提高低层楼梯使用率
合理优化立体交通方式,提高楼梯使用率。高峰时段,设专人疏导,建议低层探视及陪护者使用楼梯。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外科病房楼电梯停层已经按方案一进行设置,外科楼电梯的运输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大大缩减了医患人员的等梯时间,提升效果明显。
同时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病房楼,根据医院特色,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探视制度,并在病房楼出入口设置了探视通道, 专人看管引导患者, 严格控制探视人员数量及探视时间,对减少病房楼交通拥堵情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供病患及探视人员使用的电梯数量在设计阶段应结合医院特点予以设置,数量应充足,根据经验每部电梯可服务 60~90病床;
(2)对医护人员、手术室、医疗垃圾清运设置专用电梯;
(3)电梯厅设置应结合实际情况,面积尽可能充足,满足等梯人员的需求,不造成交通流向的二次拥堵;
(4)在明显位置设置流向引导标识,鼓励低楼层人员使用楼梯;
(5)制定有针对性的探视制度,控制探视人员数量及探视时间;
(6)在设计电梯时,引入智能群控系统,减少等梯时间;
(7)根据停层时间计算最优停层方案,合理提成电梯运输能力。
来源:医疗装备
作者:刘学智、贾梅,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筑医台编辑出品
——END——
筑医台
筑医台公众号,专注于医院建设行业,内容涉及医院工程建设、医院设备配置与管理、医院运营管理、医院专业学科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目前已累计分享医院建设行业干货上万篇,深受广大行业伙伴的认可和推崇。添加筑医台小助手:(微信号:zhuyitai)第一时间获取筑医台最新线上线下活动信息,包含精彩知识分享、专家微课、筑医台沙龙、筑医台微信群活动等。获取干货:在“筑医台”微信公众号回复数字“5”,干货送到手(每周持续更新)扩大人脉:在“筑医台”微信公众号回复以下数字即可加入重磅人脉圈
6.加入“医疗PPP项目”微信群
7.加入“医院建设精英会”微信群
8.加入“新建医院医疗设备规划”微信群
9.加入“中国节能产业联盟”
10.加入“中国医院基建管理者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