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咖齐聚论道 聚焦医企研协同创新机制

▲ 点击图片查看CHCC2018建设大会详情


作为CHCC2018第19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的品牌论坛,5月20日下午,“医企研创新机制论坛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题论坛”在淅淅沥沥的夏雨中如期召开。本次论坛旨在推动临床应用机构、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共同创新、联合生产的创新机制,汇聚医院管理部门、医疗机构、生产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代表分享汇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研究成果,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计划,是一次技术的沟通,也是一场智慧的碰撞。


▲ 方鹏骞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院院长

同济医学院教授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方鹏骞以社会学的角度,从项目背景、案例分析对其团队立体定向放疗设备的成本效果、安全性和适宜性评价项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了汇报。方鹏骞教授强调,根据其目前的研究成果得知,我国直线加速器拥有量距离科学计算出的配制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 彭明辰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

临床工程部主任


彭明辰作了题为“关于‘适宜技术’课题——路线、数据、分析”的讲座,结合论坛医企结合的主题,从设备可靠性、医院和企业两方面提供的数据汇报了课题的进展工作,指出产品需要设计标准,需要产品标准,同样需要应用标准,并呼吁国家建立新的标委会,即医疗设备临床应用的标委或者共识或者指南,最后形成标准。


▲ 伍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肿瘤中心主任


伍钢就SBRT治疗的进展作了分析与探讨,伍钢主任指出,现如今放射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靶区越来越精细,从以前的二维三维,到现在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然而放疗技术存在问题,先进技术应用比例不高。关于恶性肿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方案,我国开展得比较晚,中国医师学会肿瘤放射分会成立了立体定向放射设备专门委员会,目的是推动这项工作更进一步发展。


▲ 李勤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放疗中心主任


李勤从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研究初步结果分析,后期工作重点和方向三个方面介绍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的性能评价”课题进展,这一课题主要是针对SBRT治疗设备性能方面的参数、指标,测试、比较和评估方面。


▲ 李春霞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处长


李春霞就“放疗设备评价&数据平台建设”的主题,介绍了大数据平台建设对医院产品使用质量的提高,对政府的决策,还有企业对产品的改进等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后期应以大数据为重点,建立设备临床应用评价的大数据,应着重分析探讨设备数据标准化问题以及如何实现标准化。


▲ 刘文锋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


刘文锋重点介绍十三五期间新华医疗承担和参与的国家课题之一——容积影像多模式引导的高强度加速器精准放疗系统,该课题是由山东新华牵头,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四川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承担。


▲ 姜瑞瑶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医学装备处处长


姜瑞瑶介绍了课题目前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今后工作安排五个方面介绍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服务体系评价工作情况。


▲ 夏慧琳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工程科主任


夏慧琳汇报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的可靠性评价”的工作进展,基于自动数据采集系统开展对设备可靠性的分析。


▲ 刘胜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主任


刘胜林教授汇报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的可用性评价项目的整体进展,并总结道,国产设备软件界面设计存在一些缺陷,尤其是网络信息化集成程度不高,患者基本信息系统是离散的,希望网络方面有所改进。另外设备系统功能的缺失,会造成可用性评价无法全覆盖。比如有些设备没有图象引导设备,测试图象引导功能的时候就没有办法进行评价。


▲ 徐昌吉

成都利尼科医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裁


徐昌吉作了题为“放疗行业中,国产设备发展的瓶颈”的专题演讲,指出国产医疗设备在政策、资金、人才、技术方面的发展困难,并介绍利尼科从研发、生产、应用,到装机使用的成长过程。


在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主的新型市场环境之下,市场主导、用户参与、多方合作、资源和成果共享已成为主流趋势,医企研合作成为医学发展和进步的必然,本次论坛通过各研究领域的学术精英的跨界探讨,为我国临床研究水平,促进创新及立体定向放疗一致性评价的临床研究顺利开展提供重要指导意义。


END


投稿邮箱

news@zhuyitai.com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筑医台APP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