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市场规模 | 电子病历9级评价标准发布,2019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3级以上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和《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试行)》,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划分为9个等级,并要求二级以上医院按时参加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鼓励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参与。
国家卫健委同时要求,到2019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即实现医院内不同部门间数据交换;到2020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即医院内实现全院信息共享,并具备医疗决策支持功能,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
2018年国内电子病历市场规模达12.58亿元
国内电子病历(EMR)市场主要由本土厂商所占据。近年来,由于各级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对电子病历(EMR)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目前国内三级电子病历(EMR)市场主要被综合实力较强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厂商所占据,中小型厂商主要目标为大量低等级基层医院,电子病历(EMR)行业竞争趋于激烈。
由于电子病历(EMR)系统对架构设计、软件开发与运营维护的要求较高,因此市场主要由综合实力较强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厂商所占据。国内电子病历(EMR)主要厂商包括东软集团、东华软件、嘉和美康等企业,这些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供给能力较强。
据筑医台资讯从国家卫健委了解到,截止到2018年第1季度,全国86.8%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建立了规范化的电子病历;全国共8265家医疗机构注册并参与数据填报,在已填报的医疗机构中,43.27%的医疗机构能够实现不同部门,甚至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
然而,已经实施电子病历系统的医院中,60%的医院停留在部门内初步数据采集和数据交换的信息化初级阶段。可以看到,我国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仍非常低,电子病历升级所带来的医院信息化市场潜力巨大,市场需求旺盛。
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9.8万个,其中医院3.17万个(三级医院2439家)。
2013-2018年1-6月全国医院数量增长情况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目前来看,我国电子病历(EMR)行业市场规模较小,但是随着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我国电子病历将引来高速发展。2017年我国电子病历市场规模约为9.96亿元,2018年约为12.58亿元。
2013-2018年我国电子病历(EMR)市场规模情况
© 观研天下数据中心
巨头企业垄断半壁江山
从 2000年开始,我国电子病历发展至今已有将近 20 年的历史,供应商第一梯队逐渐成型。国内 EMR 市场有嘉和美康、东华软件、南京海泰、东软集团都占据了超过10%的市场份额。
尽管在细节的项目设计、技术架构与用户体验上略有区别,但是传统的医院信息化业务依然呈现出同质化趋势。因此,第一梯队内部的竞争分化需要观察各自区域与医院客户资源的保有与开拓,以及未来的产业布局。
我国主要EMR供应商
EMR供应商 | 主要功能 |
嘉和美康 | 临床医疗、临床护理、质控管理、病案管理、医务管理 |
东华软件 | 临床管理、病案管理、科研统计、公共卫生监控 |
南京海泰 | 院感管理、疾病监管、医疗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病案管理 |
东软集团 | 医嘱、病历、护理、临床路径、质控 |
重庆中联 | 门诊/住院病历文件管理、质量控制、对病人病历的查阅、分析和利用 |
方正国际 | 病历书写、质控管理 |
卫宁健康 | 门急诊/住院病历结构化录入/存储、多种打印方式、特殊表达式的编辑/插入、疾病模块知识库管理 |
创业软件 | 病历控制、病历检索、电子病案管理、临床知识库、临床路径系统 |
和仁科技 |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构建临床医疗管理平台 |
万达信息 | 收购复高、金唐,切入 HIS产品 |
© 观研天下数据中心
目前,我国电子病历(EMR)供应商主要有东软集团、东华软件、嘉和美康、南京海泰等企业,其中前4家企业占据了市场的50%的份额。
© 观研天下数据中心
未来我国电子病历发展的四个关键词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深入推进,电子病历行业将迎来飞跃式的发展。电子病历行业市场规模将由2013年的4.09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00亿元左右,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3.72%。
2018-2024年我国电子病历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单位:亿元)
© 观研天下数据中心
根据资料分析,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将是智能化、标准化、共享性、安全性。
1
智能化
电子病历的智能化,就是具备人机交互能力,能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有学者研发出一种反馈机制,基于 AdaBoost-SVMsuanfa 下,解决了图像检索时上层语义、底层特征之间的矛盾,增强了机器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图像检索效率提高,而且减轻了医生的图像标注负担。如此一来,可以分析患者的症状特点,通过和患者对话,利用排除法最终确诊疾病类型。
2
标准化
电子病历的标准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电子病历系统的框架和技术标准化,国家应该制定统一的规范,有利于电子病历资源的统筹和整合;另一方面,是患者信息记录的标准化,医生应该使用临床术语,全面记录患者的诊疗过程。
在这个方面,我国引入了ICD-10、CPT-4、SNOMED-CT 等国际标准,并且满足国内医疗环境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将电子病历、远程医疗、PACS 等相融合,实现了电子病历的集成化,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3
共享性
以区域化电子病历系统为例,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可以实现患者信息共享,基于网络技术下,获得权限就能够了解各项医疗信息。当前电子病历的共享性,仅仅局限在医院内部,能方便不同部门、不用科室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4
安全性
电子病历的安全性,是伴随着共享性而出现的,当前对于 XML 电子病历,主要采用PKI 进行加密处理。此外,有学者研发出基于患者身份密码的电子病历保护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针对电子病历的唯一性,目前采用数字签名的形式,并且逐渐开发出可视化数字签名,提高了签名的辨认度。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的9个等级
根据《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试行)》,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划分为9个等级,每一等级的标准包括电子病历各个局部系统的要求和对医疗机构整体电子病历系统的要求:
1
0级:未形成电子病历系统。
1
局部要求:无。医疗过程中的信息由手工处理,未使用计算机系统。
2
整体要求:全院范围内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信息处理的业务少于3个。
2
1级:独立医疗信息系统建立。
1
局部要求:使用计算机系统处理医疗业务数据,所使用的软件系统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软件,可以是单机版独立运行的系统。
2
整体要求:住院医嘱、检查、住院药品的信息处理使用计算机系统,并能够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复制文件等方式将数据导出供后续应用处理。
3
2级:医疗信息部门内部交换。
1
局部要求:在医疗业务部门建立了内部共享的信息处理系统,业务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在部门内部共享并进行处理。
2
整体要求:
1.
住院、检查、检验、住院药品等至少3个以上部门的医疗信息能够通过联网的计算机完成本级局部要求的信息处理功能,但各部门之间未形成数据交换系统,或者部门间数据交换需要手工操作。
2.
部门内有统一的医疗数据字典。
4
3级:部门间数据交换。
1
局部要求:医疗业务部门间可通过网络传送数据,并采用任何方式(如界面集成、调用信息系统数据等)获得部门外数字化数据信息。本部门系统的数据可供其他部门共享。信息系统具有依据基础字典内容进行核对检查功能。
2
整体要求:
1.
实现医嘱、检查、检验、住院药品、门诊药品、护理至少两类医疗信息跨部门的数据共享。
2.
有跨部门统一的医疗数据字典。
5
4级:全院信息共享,初级医疗决策支持。
1
局部要求:通过数据接口方式实现所有系统(如HIS、LIS等系统)的数据交换。住院系统具备提供至少1项基于基础字典与系统数据关联的检查功能。
2
整体要求:
1.
实现病人就医流程信息(包括用药、检查、检验、护理、治疗、手术等处理)的信息在全院范围内安全共享。
2.
实现药品配伍、相互作用自动审核,合理用药监测等功能。
6
5级:统一数据管理,中级医疗决策支持。
1
局部要求:各部门能够利用全院统一的集成信息和知识库,提供临床诊疗规范、合理用药、临床路径等统一的知识库,为本部门提供集成展示、决策支持的功能。
2
整体要求:
1.
全院各系统数据能够按统一的医疗数据管理机制进行信息集成,并提供跨部门集成展示工具。
2.
具有完备的数据采集智能化工具,支持病历、报告等的结构化、智能化书写。
3.
基于集成的病人信息,利用知识库实现决策支持服务,并能够为医疗管理和临床科研工作提供数据挖掘功能。
7
6级:全流程医疗数据闭环管理,高级医疗决策支持。
1
局部要求:各个医疗业务项目均具备过程数据采集、记录与共享功能。能够展现全流程状态。能够依据知识库对本环节提供实时数据核查、提示与管控功能。
2
整体要求:
1.
检查、检验、治疗、手术、输血、护理等实现全流程数据跟踪与闭环管理,并依据知识库实现全流程实时数据核查与管控。
2.
形成全院级多维度医疗知识库体系(包括症状、体征、检查、检验、诊断、治疗、药物合理使用等相关联的医疗各阶段知识内容),能够提供高级别医疗决策支持。
8
7级:医疗安全质量管控,区域医疗信息共享。
1
局部要求:全面利用医疗信息进行本部门医疗安全与质量管控。能够共享本医疗机构外的病人医疗信息,进行诊疗联动。
2
整体要求:
1.
医疗质量与效率监控数据来自日常医疗信息系统,重点包括:院感、不良事件、手术等方面安全质量指标,医疗日常运行效率指标,并具有及时的报警、通知、通报体系,能够提供智能化感知与分析工具。
2.
能够将病人病情、检查检验、治疗等信息与外部医疗机构进行双向交换。病人识别、信息安全等问题在信息交换中已解决。能够利用院内外医疗信息进行联动诊疗活动。
3.
病人可通过互联网查询自己的检查、检验结果,获得用药说明等信息。
9
8级:健康信息整合,医疗安全质量持续提升。
1
局部要求:整合跨机构的医疗、健康记录、体征检测、随访信息用于本部门医疗活动。掌握区域内与本部门相关的医疗质量信息,并用于本部门医疗安全与质量的持续改进。
2
整体要求:
1.
全面整合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监测等信息,完成整合型医疗服务。
2.
对比应用区域医疗质量指标,持续监测与管理本医疗机构的医疗安全与质量水平,不断进行改进。
来源:国家卫健委、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网络,筑医台资讯精编出品。
END
投稿邮箱
news@zhuyitai.com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筑医台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