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许多明清的菁英,都扎堆在杭州这个地方?

2016-11-20 江南西蒙 杭州发布

在建德,有这么一个村庄,它是中国东南部最典型的农耕村落,它完好地保存着16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许多明清的菁英都扎堆在这里,它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且向塔楼深处行


一般来说,塔建在村落并不是普遍的现象,因为在中国古代社会,一个自然村并不能随意造塔,要建也多是在县、州府以上的所在地。

 

新叶村算是一个例外,塔成为了这个村最醒目的Logo



▲ 雷峰塔(1924-1925)©弗里曼

 

据专家考证,是由古印度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而建造的一种名叫窣堵波(梵文Stupa的音译,坟冢的意思)的建筑。东汉末年随佛教传入我国,后与我国本土建筑相融合,不断演化而形成深具中国文化涵义的,并由此留下了许多神话传说和动人故事,如在杭州流传的《白蛇传》,就与(雷峰塔)有着密切的关系。



新叶村的,叫做抟云塔,位于村口,始建于明隆庆年间(156723日),落成于明万历2年,也就是1575年,总共用了八年多时间,塔高38.8米,围13.8米。与新叶村的祖山玉华山、朝山、道峰山,形成三足鼎力之态势。因为村口的地形是船形,村口的五座小山,像五条小船,故有五船下江之说。塔就建在三足之鼎处,东面是狮子山,西边是象鼻山,形成狮、象,锁水口的村口布局,在风水上起到了三角形——一种最稳定结构的固定作用。据说,是因为村东南面地势欠缺而要补风水,所以,巽方将塔称之为巽塔,距今300多年。



 “抟文塔为砖砌,平面正六边形,底层有三个券门,从二层以上各层有三个发券窗洞,为求塔体坚固相互错开排列。据说,当年造塔时,用的不是现在的脚手架,而是土堆法,造好后再把土搬运开来,使塔露出真容。塔身看上去似乎没什么雕饰,显得很朴实,但造型端庄、秀雅。


村里人介绍,这是一座风水塔,又称文风塔,除了补风水之目的外,还有一个重要意图,就是为村里培植文风,故塔名取自《庄子·逍遥游》之句鲲鹏展翅九万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句,意在激励后世,勤取功名,为村里带来文运亨通。


▲《相宅经纂》云:“凡都、省、州、县、乡村,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可于甲、粪、丙、丁四字方位上择其吉地,立一文笔尖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于山上立文笔,或于平地建高塔,皆为文笔峰”。

 

村里人讲,塔的造型就像一只大毛笔,直耸云天,并倒影在四方塘内,如半月形像一般的南塘,组合在一起,形成文房四宝的寓意,预示村里将盛文风,走文运,后来,村里还真就出了一个叫叶元锡的进士。



查史书,叶元锡,字子祚,浙江省金华府兰溪县(今浙江建德市大慈岩镇新叶村)人,清康熙三十年,登进士,授文林郎,历任湖广应城县、河南阳武县知县。

 

据《玉华叶氏宗谱》记载,叶元锡当时名列三甲第80名。他聪明好学,为人厚道、通晓儒家经籍,24岁中举人,40岁中进士。他为官为人的故事,在新叶村至今仍是美谈。传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为民敬仰。中进士后,他还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写成《勉儿曹》,供子孙借鉴,传承文风。



为旌表他的功名和政绩,雍正二年,其孙叶维泰于向官府请旌建牌坊,后获准官府银两加村里的集资,在他故里敕建四柱三间五楼石牌坊一座,立在“荣寿堂”门之前右侧四方塘塍边“更舖基”上,但后来终因工程量大,石材运输难等各种原因,被迫歇脚,未能如愿。因清朝规定凡石牌坊被毁,或倒掉,或半途而废,便不可重建,故牌坊一直未能建造起来。


最华丽“文昌阁”


新叶村里值得深探的还有阁楼。阁尽管不像建塔那样严格,但在村子里建一个规模较大的阁,通常也不多见,一般是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里才建有。新叶村则与众不同,在清朝同治年间,为乞文运,村里在塔的一侧,建造了一座名为文昌阁的阁,为二重檐歇山顶式土木结构,里面供奉文昌帝与文曲星,是村里最华丽的建筑之一。



走进阁内,可见以双龙装饰的屋脊,以鳌鱼装饰的飞檐翘角,其中深蕴涵义自是不言而喻。厅堂正中挂有孔子画像,梅、兰、竹、菊四君子装点着四壁,一派书院格局,颇有规模和气势。作为塔的配套建筑,文昌阁与后来建造的土地祠,排列组合在一起,蔚为壮观,构成新叶村的独特景观,完整地反映了叶氏家族耕读传家的理想和追求。


耕读传家而形成的耕读文化


耕读传家,是解读中国文化在乡村传承的重要思路。《吕氏春秋·审时》曰: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在古代中国,,即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口,以立性命。,即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立德立业,传承道统。所以,耕读传家包含的意思可解读为:既学劳作技能,又学做人道理。



在新叶村,沿着文昌阁北面的村道走,一座牌坊矗立在村口,上面刻着的耕读人家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意愿深长,显示了玉华叶氏崇尚耕可富家读可荣身的耕读思想。



在村中,有的宗祠高悬道学正传”“黉宫驰誉等匾额,如为光宗耀祖,供奉于荣寿堂的牌匾:曰龙章宠锡、曰进士、曰文魁、曰贡元、曰法学士。匾文记载:不华贵而荣,不金石而寿,后之子孙,倘能实体此意,修之于家,达之于国。布之天下,于实现皇猷,风励百姓,俾功烈赫耀,德业永垂不朽,又敦有荣于此寿于此

 

不少农家也张贴草堂关野意,甲族擅书香,或居近田园无伪辙,家承阀阅有藏书等匾联,整个村里的文风气氛颇浓。据《玉华叶氏宗谱》记载,新叶村在明代,共出了1名进士,4名乡荐、43名痒生、5名癝生,3名郡钦宾。在清代,出了进士1人,贡士2人,贡生1人,步贡生1人,步进士1人。



以耕读传家为价值取向而形成的耕读文化,是中国文化一种独有的形态。在新叶村,处处都可以感受到这种文化的气氛,比如,在纵横交错的街巷中,你会看到路中间由一块块大石板连接而成,每一条石板路都通向学校,是为了让读书人足不涉泥,雨不湿靴。它表现出了新叶村人对文化和知识的重视,确立了勤耕保财力、尚读促才力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做到耕读传家,代代相传。


这些林立着的塔与阁,在新叶村,既是中国文化的一种标识,也是一种精神的图腾,同时,也是心灵的故乡,它内嵌着东方古老文化——中国文化的内在程序、密码和运行机理。


体验点推荐

新叶村至今完好地保存着16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寺等,以及200多幢古民居建筑,成为杭州地区保存中国农村以家庭为主导的宗族制度和民俗文化的一个活的物化体。

塔、阁


❶ 抟云塔(明隆庆年间):村东南方的水口 

❷ 鼓楼(元代末年):村北面鼓楼冈上 

❸ 翠芳轩(明代):有序堂以东

进士第(明代): 村东端

❺ 是亦居(清末):南塘东侧

❻ 种德堂药店(清初):永锡堂西侧 

❼ 叶洪富老宅(明代)  

土地祠(民国):文昌阁东面

祠堂


❶ 西山祠堂(元代): 位于村南面双溪外西山冈 

❷ 有序堂(元大德年间):位于村落结构核心地南塘前 

❸ 崇仁堂(明宣德):位于村北偏西处半月塘前 

双美堂(清末):位于有序堂西侧约40 

❺ 旋庆堂(清初):位于有序堂西南 

❻ 永锡堂(明代):位于南塘边有序堂西侧 

❼ 存心堂(明代):位于村南面偏西 

雍睦堂 (明代):位于村南面偏北,紧靠公路 

世美堂(清末):位于南塘东侧

庆余堂(清光绪年间):位于村东北端 


来源/杭州城市体验

编辑/薛碧莹

版式/王佳



点击一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高速“团雾”| 公园卡寺院年票健康吃火锅

卫生量化分级名单航天员回家事业单位招聘

这里有种古老的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