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把杭州画在纸上,简直纯情到爆!

2016-12-11 杭州发布

你对杭州的记忆是什么?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记录?杭州人焦俊,不用单反、没有滤镜,就简简单单一支钢笔,一张纸,画下了他对杭州满满的回忆。

笕桥


焦俊说:“听到笕桥老街征收拆迁的消息,我就骑车赶到那里。说起笕桥,除了上世纪90年代以前去笕桥机场坐飞机外,我与笕桥也有联系,从前我曾在笕桥的黎明村生活过一段时间,也去过笕桥的烧伤科医院。”



“这次我在笕桥老街上从上午到傍晚共画了4幅遗写。这条老街约200米长,可分为4段,中间有一座石桥。


据当地居民讲,抗战时期,从前的老街被日本鬼子烧毁,现在的民居是后来建的。这里房子为平房,门面为木板,墙为泥墙,上盖瓦片,有老虎窗,长长的街道中间为石板,两旁为鹅卵石,两边房屋要比街道高,便于下雨漏水,中间石板路可走独轮车。”



“去年我去老街时,见到了许多的店面,如:老街照相馆、电动车店、烧烤店、金店、中医盲人推拿、面馆、换拉链、电子配钥匙、理发店、浴场、百货店、制冷修理店、烤禽店……很是热闹。”



“老街上从前共有三口井,我只是在128号的张志林家看到了一口八卦井,是古时候遗留下来的。


老街上的44号住着顾国泰老师,他是研究江干文史的行家,出过许多有关的书,今年年初我曾见到他。我在老街上听说他曾插队落户到桐庐,他的母亲在世时常给小孩子治脱臼。”



“如今,老街上挂满红色的横幅,许多住房都已搬走,显得有些寂静,有时会看到来几辆轿车停下,下来一些老人和孩子在拍照,与老街留影,因为他们曾经在这里住过,留恋此地。”


北山路


“杭州西湖边的北山路从前称作北山街。这条路,一面贴着里西湖,另一面紧靠着宝石山,绵延二、三公里。靠山的一面有许多别墅和饭店,真像一颗颗珍珠连接起来,串成一根长长的项链,散发出光芒。”



“上世纪二十年代,一批民国时期的有识之士发起了闻名一时的西湖博览会,号召使用国货,许多北山街上的建筑被用作展馆,还在湖面建起一座西湖博览会桥。”



“我把秋水山庄的门楼仍绘成从前的黄颜色,这是《申报》报主史量才以他爱妻沈秋水命名而建的江南庭院式建筑。在北山路走一圈,有关历史人物也有好多:白居易、苏轼、林和靖、岳飞、林启、陈夔龙、秋瑾、孙中山、张静江、苏曼殊、孙传芳、刘锦藻、吴昌硕、黄宾虹、丰子恺、陈布雷、连横……”



“杭州饭店原址是风林寺,如今门前几株临湖的古樟默默伫立,似有许多故事在身上——五十年代周总理陪同苏联客人来到杭州饭店,受到人们欢迎——‘春风杨柳万千条’,北山街居民当时在大杂院搞卫生。”



“从平湖秋月对面的逸云寄庐旁走进来,又有不少景点:林社、九曲桥、放鹤亭、林和靖墓、冯小青墓、玛瑙坡、空谷传声……”


吴山


从前偶然发现家里有一张很小的黑白照片,一个小孩靠在石栏板前。

我问我妈:“他是谁?”

“是你。”

“在哪里拍的?”

“城隍山。”



“山风响时树籽落。以前的伍公山,大树掉下来的樟树籽,满地都是,两边有厢房。”


“伍公庙前曾有关帝庙。过了伍公庙原址,两边是茶室,后面有一块大草地,曾是海慧寺。再往上走是东岳庙,从前不开门,只能从窗口望戏台,好神秘。旁边是警报台,俗话说‘城隍山上看火烧’,从前在这里可远望杭城。往左便往茗香楼、先贤祠、小普陀、十二生肖石、调羹脚、老城隍、感化岩等地去了……”



“如今,伍公庙早已重建。从这里一直到东岳庙前,都是露天茶室------撑着遮阳伞,挂着大旗幡,桌上摆着热水瓶,椅子上都有加固的斜档。老姐妹、老哥们相会在吴山之上,喝茶聊天打牌吃中饭,有说有笑。酒香菜香阵阵飘来,不觉一天到下午,兴致盎然。”



“老杭州称吴山为城隍山,因为山上有城隍菩萨。以前住望江门外时,我家西面窗口对过去正好可见吴山。那时候杭州民居房屋低,在文革‘9.13’事件之前的几年国庆节之夜,杭州是放焰火的,我与家人坐在窗前,当朵朵五颜六色的焰火跃上吴山时,我也与当时的杭州百姓一样,在那个匮乏的年代观赏难得一见的夜景。”


屏风街


“1992年的10月初,我心血来潮跑到屏风街口朝街里头画,忽然背后有一只手在拍我的肩:‘请让一让好不好,我要做生意的!’原来是背后烤禽店的一个女营业员,一边对我喊话,一边用刷子在给鸭子刷上光的油。我只得往边上的肉摊挪动一下。”



“没了干扰,纸上慢慢出现了这样的画面:近处小贩在卖葡萄,背后的肉摊勾子上的肉已经卖完。对面地上的盆中,几根黄蟮在蠕动。街上行人用自行车驮米,有小贩在用秤杆秤份量,而卖菜的人思忖着换个好位置,可以卖个好价钱。还有商贩将竹制篰儿翻转过来后,摊张纸板也可做生意……”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骑着自行车钻入屏风街,发觉这条街虽不长,但是蛮有味道的。街口北侧的诸天庙楼下是一家菜场,飞檐翘角的老建筑加上玻璃钢瓦雨棚,我总要仰望一番。它让我想起,从前在望江门江城路边的西牌楼旌德观,有一座住满人家的戏台,也有几个翘角,与眼前的诸天庙很像。而这座老建筑造型更为特别的是,它像一只狭长的船。”



“屏风街拆了老街后,建起了平安居、屏风苑、社坛苑等小区,皆是高楼,沿街开设了美食餐饮之类的店面,特别是乡村土家菜,曾为食客津津乐道。”


望江门外


“望江门外直街在我小的时候,我称它为“小街”,这是相对于平行在北面的望江路而言的。它东西走向,长约三、四百米。从前,由江城路拐进望江路,经过铁路道口,路就分叉,大路是望江路,小路是直街。”



“在望江门外直街和大通桥直街这两条直街的周围,过去有不少单位和宿舍:如杭州车辆段、杭州肉类加工厂、万吨冷库、杭州橡胶厂……,在坤年里有四口义井,经常看到打井水洗衣服的人,附近有木场巷小学,后成为社区办公地。望江门外地区原属江干区,1996年后属上城区。”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中期,菜摊摆在了海潮路,来到我家门口,我曾在自家窗口画过一幅。后来这里不好摆了,就摆到了望江门外直街上,所以这条长街是从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形成菜市的,直到后来人流的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离直街不远的东南方向,有海潮寺旧址。如今因海潮路周边和原杭州橡胶厂的拆除,该寺显露了出来,就在秋石高架旁边,几株大樟树尚好。我这才发现,原来我家的东窗右前方约三百米就对着海潮寺,过去是因为房屋的阻隔而看不见。”



“要说望江门最著名的风景是铁路道口。从前的道口,铃声一响,两根大铁杆就放下来,骑自行车的行人为了不等火车,就赶快冲啊!有时腿脚稍慢,铁杆就打在背上。逃出来的像是胜利者,好像赚了一票。后来也常发生大批行人堵在道口,而火车已经开过来,火车无奈被逼停,那时候的蒸汽机车从城站方向开过来的居多。在黑夜里,等待通行的人们看到一道光束从远处射来,划破夜空,真亮啊!”


老留下


“1985年3月,我忽然想到留下镇上留下桥北面那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景,就从古荡坐6路车行驶在西溪路上,翻过‘炮台新桥‘,就是几个高低坡,经新凉亭、老东岳、杨家牌楼、苗圃等地来到留下镇,在太阳照射下,我就坐在留下桥旁画远处的古灵慈桥。此事时间已经久远,那幅画的纸张现在已经都是霉点了。”



“1988年8月,在著名的‘8.8’台风过后,我的脑海里又想起留下桥的南面临水风景,于是又坐6路车从古荡到留下镇,站在留下桥上画朝南的水巷,之后又画了一幅古楹春桥的风景。”


“当时的留下河的两边是一派自然的水镇风光,留下镇的老街有大街、茶市街和北星街等,老桥自北至南有古灵慈桥、古庆春桥、忠义桥和古楹春桥等,除古忠义桥为宋代石桥外,其余皆为清代乾隆年间所建的石拱桥。”



“现在再来看这些画,只见沿河有木板老民居,居民走下高高的石阶,在河埠头洗东西,泛起一圈圈水光,老人站在家门口吃东西,小姐妹在晾衣服。留下河中无人舟自横,河中有一些水草,房顶瓦上竖着各式电视天线。”



“2015年初,天气虽然阴冷,我还是骑着自行车去了留下一趟,我重又找到当年画画时所坐的位置,虽已过多年,又好像就在眼前,当时真是‘想去就去’、‘想画就画’。这些图虽不是大作品,也不会得奖,只是自己闹着玩,就是喜欢在地上一坐,端着本子写生的那种舒服劲,以及身边围上一圈过路百姓。”


图/焦俊

来源/读城杭州

编辑/薛碧莹

版式/吴小权



点击一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西湖大学 | 年终奖交税 | 枫叶红了

舌尖安全提防诈骗口碑自制药

画得太赞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