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一起去看这个南艺现代手工艺展!

is小囡 南京艺术学院 2022-05-17


 / 展讯 / 


最近,一场现代手工艺作品展呈现出造物艺术的独特魅力。


520毕业展临近,展演季即将到来。一起先来看看《大美·器相手作沙龙》第一回展,感受现代手工艺的观念性、实验性与原创色彩。


展览开幕现场





/《大美·器相手作沙龙》第一回展

本次展览展出了南艺设计学院教师们的50余件现代手工艺作品,包括陶艺、玻璃艺术、漆艺、金工、首饰、纤维艺术、综合材料艺术等门类,及文创、非遗变体、3D打印、参数化等样式。



不同于以往展出的平面绘画作品,本次展出的手工艺作品遍布展厅各处,由多个展览空间构成,每个展区间自成趣味又相互呼应。


现场搭出的一个陶艺体验空间,给人一种仿佛置身设计学院工作车间的即视感,凸显展览主题中“手作”的概念。

事实上,这也是本次展览中的一件沉浸式装置作品。将陶瓷工作室的日常整体移植到展厅中,直接表现人在造物中的体验。

邬烈炎《陶瓷工房》装置 2021




/现代手工艺的南艺集体图式

参展的艺术家中,既有活跃于国际舞台的名家教授,也有海归青年教师,以及精通材料性能和工艺技法的专职教师等。

参展作品中,有擅长观念表达文化阐释而融入当代艺术的作品,有侧重综合材料的边缘性作品,有倾向文创与非遗色彩的时尚风格,更多的是体现当代学院色彩的呈示现代手工艺本体特质的南艺集体图式。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的展览以“沙龙”命名。


在策展团队看来:“沙龙,本身带有客厅、展厅与聚会的综合意义。此次布展的展厅,本身也具备这种气质。它典雅静谧的环境和高度变化的空间,为现代手工艺作品的展示提供了有利条件。”



长期以来,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本次展览艺术总监刘伟冬教授对南艺现代手工艺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具体指导。在展厅现场,他指出:

“现代手工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手’作为整个艺术创作中的核心与媒介,也就是英文中所说的hand made。现代手工艺,则是以传统为根基,综合使用现代的工具、技术与审美,将传统意味的内容表达得更为充分。我们看到,多元的材料与现代审美观念下衍生出来的创新意识,在南艺设计学院青年教师和学生作品中得到体现,呈现出传统审美价值与现代审美认知之间的契合。


本次展览中,涉及包括染织、陶瓷、金工、首饰、玻璃、漆艺等在内的多种现代手工艺细分门类,集中展现了现代手工艺在技法、理念上的创新,以及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互文关系。这些作品,既是展厅中的艺术品,也不失生活的实用与趣味,它们渗透到传统的深处,也将触须伸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与参展艺术家交流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吕斌在展览开幕式中说道:“本次展览,体现了南艺设计学院近年来在传统工艺、新材料的运用和发展中作出的实践。南艺设计学院自1981年建系以来,已逾40周年。本次展览中的作品,也呈现了设计学院教师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成长,以及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上作出的成果。



/现代手工艺展览

展览中,器皿、拼布、首饰等作品,看似与我们的生活器物十分密切,又有着很大不同,更多体现着创作者的审美与思考。亦是现代手工艺与传统手工艺的不同之处。

蒋炎《集合》 2009

祁吉《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地久天长》陶瓷 2020 


传统手工艺偏好家族传承制度与地域品牌模式,现代手工艺则更多关注传统形式和现代语言的结合,并把纯艺术和设计艺术有机联系。


“传统工艺美术材料精微、技艺精巧,但在审美趣味、题材和造型方面都是传统的沿袭,具有一定的复制性。现代手工艺的题材则是创新性的,同时具有隐喻和象征的意味,更多地从现代雕塑、装置和建筑艺术中发展而来。”策展团队说道。


王欣 《谷酌》 陶瓷 2020


正如展览前言中所写:


“‘现代’既是一种时间与空间存在的迁移,更是社会经济、生产条件、生活方式、文化环境、艺术思潮、流行时尚在现代进程中的演化与发展。它在品类与材料、工艺及视觉形态等方面形成了新的体系与方式方法,它试图对古典、乡土、传统、具象等概念作出当代意义的诠释,当然他也不排除对宫廷、民族、原始样式的重构。”


成乡 《“镜”系列》玻璃 2015


现代手工艺从某种形态上保留了传统手工艺独件的特性,但从材料、工艺等角度却更多利用非手工方式完成。在参展作品中,使用3D打印、参数化等现代设计样式创作的作品不在少数。体现出数字化技术介入手工艺后的新空间与新构成语法。


蒋炎 《城市山水》 陶瓷 2017


这件《城市山水》作品获多个奖项,还曾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网格状的物体,实际上是工业陶瓷中用于过滤汽车尾气的产品。创作者使用这一材料,进行手工改造与拼搭设计,对中国山水进行重新诠释和解读。

陆斌《大悲咒》系列 陶瓷


“‘大悲咒’系列以陶瓷材料模拟具有符号意义的宗教圣物,并记录其逐渐碎裂化的过程,试图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诠释现代化进程与人们精神生活的关系。”创作者陆斌曾在该系列的自述中写道。


于名涛《认知的可能性系列》玻璃 2020


在这件作品中,以玻璃为创作媒介,通过传统工艺中吊烧的方式使玻璃自然软化,拉出纤维,从而使玻璃呈现出如水一般的状态。坚硬的玻璃与柔软的水之间,形成形态上的对比,体现着独特的材料美感。


王克震《水器》木纹金、银 2019


这组作品是由木纹金工艺制作的宋代器形,将其打碎为残片,其间纹路参照南宋画家马远的《水图》,将绘画作品中的纹路在该组作品中体现,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一种返照。


周勇《研 · 山》干漆 2017

这是以北宋米芾《研山铭》为创意的组体摆件。将香道与茶道相结合,用漆艺的独特视觉景观,重新阐释与解读传统文化。

在策展团队看来,“‘手工’在这儿往往成为一种符号语言,成为一种重构的图式痕迹。现代手工艺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学院实验室中培养,沾染上了学院派的气息与风度,它的学术性与研究性在很长时间的尝试中生成了某种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的价值观与荣誉感。”

钱为《缚》 不锈钢 2010


杨美华 《从线性到面性的思考》玻璃 2014


樊进《包凪》钛金属 2009、2021



/大美·南艺旁边的艺术展厅

由于疫情期间封闭校园的缘故,非在校师生进入南艺校园内看展不如以往便捷。前段时间的樱花季就有不少校友跑空了。

这不,设计学院的作品展就将展览地址搬到了校外



这里既处在环南艺文创功能区内,距离南艺直线距离几百米,对师生而言出校门即到。同时也为那些从前喜欢到南艺看展的校友和市民提供了开放的场所。

正如参展作品的包罗万象一样,展览的受众同样是多元包容的。从专业观众到普通市民均可兼容。该展馆也是环南艺周边不可多得的现代画廊,它多维、立体的空间构成与本次展览的内容不谋而合。


从展览的设计上,也在秉承学术性、呈现现代手工艺的前沿性的同时,具有一定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多样性的材料、新颖的设计和工艺,提供了新鲜的观看体验。

来看几张有趣的作品:

张萍 《根本》 纽扣、密封袋、行李箱 2019


用真空袋定格针织品的碎片,每件针织品都是人记忆中的片段。“正是这些封存的记忆碎片构成了人的根本,是人活着的证明。”


李安琪《21世纪玉组佩》和田玉 2018


这件像是emoji表情的作品,实际上是由玉石拼贴创作而来。颜文字的组合变形,有没有萌到你。👿


吴俊茹《八达韵》数码双面打印 2019


王建《游春新记》 手工丝网印 2016


春暖花开,秦淮河畔。怎能少了丝巾的主场。



需要到陶艺工作坊才能感受的制陶过程,在展厅里就能互动get。


陆斌《97式花器》陶瓷2009 2021

三星堆最近有点火,这些看上去颇有青铜质感的作品竟是陶瓷工艺。莫兰迪色呈现出陶这一材质天然的质朴感,不得不感叹材料的鬼斧神工。

周珂《智慧之光——来自中国古代油灯的启迪》玻璃、金属、亚克力、光纤、墨等2019



这组作品以油灯为灵感,使用有机玻璃为材质,结合线路的变化。作者从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油灯造型中提取元素,采用现代材料的再造进行设计性表达。兼具传统与现代的美感。


正如策展人所言,“现代手工艺的格调是前卫的、概念的、绮丽的、赋予想象力的,追求视觉快感与挑战趣味极限的。”

还有非常多兼具学术性和审美性的现代手工艺作品,读者们可以移步展厅欣赏哦。


/部分展览作品

祁吉《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地久天长》 陶瓷 2020


李雨花 《如是我闻》 陶瓷 2018



吴佳恒《潋滟》银、紫铜 2020

张威 《针究1》 陶瓷 2019

周军南 《蜂巢》 纸、天然大漆 2019

周庆 《小重山》综合材料 2020


路瑶 《呼吸》 漆、麻 2016


戴燕怡 《时间的负形》 大漆 2019




/展讯

划重点,本次展览的展期将持续至5月3日,免费对外开放,小伙伴们可以提前安排起来了。







-本期责编-
排版:陈雪晴
图文来源:知羹


- 推荐阅读 -
1.百年党史“艺”起说(一)|听南艺学子用艺术的语言讲述微党史2.“艺”起学党史!南艺学子赴雨花台烈士陵园感悟信仰力量
3.4.15 | 参与国安知识大比拼,喜提“王牌安全员”!
 NUA |以艺术的名义 讲述有温度的故事|
欢迎广大粉丝向我们提供资讯和投稿联系我们:nua1912@sina.com

扫描关注,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关注


让我们点亮1912个在看,让世界看见南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