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写的扯淡 | 你怎么能不知道宋仲基是谁呢?

2016-05-01 陈云足 学于思

假如开头欺骗了你不要急着去定义结局如果不小心被你喜欢好东西跟小伙伴分享

学于思的第66天第52篇



 1 

G是我们那个圈子典型的追星族,早年些年狂刷吴亦凡,从QQ到微博,到后来的微信。天天喊老公,喊了大半年,我实在有些受不了,就设置了不看她的朋友圈。


后来她迷了多久吴亦凡,真不知道了。而我,是在《老炮儿》上映后,我才第一次记住吴亦凡。


前几天一起吃饭,她突然问我:你知道吗?宋仲基比吴亦凡更帅耶!


看着她一副垂涎欲滴的样子,我没忍住白了她一眼,不紧不慢地问她:“宋仲基是谁啊?”


万万没想到,这下可把她问急了,嗓子瞬间提高了50分贝,平时眯着的眼睛睁得比什么都大,生怕我再说出一句质疑的话,也不等我把疑问语气表达清楚,急忙开口: “宋仲基你怎么能不知道?”气都没来得及喘,又瞪大了眼睛“你怎么能不知道宋仲基是谁?”


我是见过大场面的人,自然没那么简单被“恐吓”不冷不热地接着问:“那他到底是谁嘛?”


结局有点滑稽,G恶狠狠地嘟着嘴走了。最后L告诉我:他就是演《太阳的后裔》的男主角。


喔!其实,如果G在,我还想问她《太阳的后裔》的男主角又是谁?


还好G已经走远了,没听到我和L的对话,不然真不知道她会不会在大学的最后一年灭了我。


2

有读者在学于思后台问我:你知道papi酱吗?


答:之前看过几期,后来就没关注了


问:为什么呢?那么火的一个自媒体!


答:因为不是很喜欢,所以就不关注咯


问:可是,不是有很多人喜欢它吗?


答:是啊!然后呢?我也要跟着喜欢它吗?


问:难道不是吗?


答:你喜欢一个东西是因为它好,还是因为喜欢它的人多呢?


问:喜欢的人多不就等于它好吗?


答:喜欢毒品的人那么多,那毒品好不好?


问:可是它是毒品啊,毒品是有害的?


答:你怎么知道papi酱就不是有害的呢?只是可能它的害没那么直接,不那么明显而已呀。


聊到最后时,我转述了另一个朋友的话:papi酱的成功是中国文化的失败和中国受众的悲哀。


话是比较难听了点!


如果要我评价papi酱怎么样,我只能说除了嘴快一点,也就是一场无聊的直播罢了。


我想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质疑:那为什么它那么成功呢?我只能让他问关注的人去了!

 

3

诸如此类的问题和对话,并不少见。很多东西莫名其妙就火起来了,漫山遍野全是赶集一般的人,如果有人比较“冷漠”地投入在努力沉淀自己的世界里,反倒成了生活的异类。真有点匪夷所思,甚至可以用荒谬来形容。


至今,我仍不知道宋仲基是谁,更没兴趣看《太阳的后裔》这部电视剧。


我还是不会喜欢papi酱,更不可能重新关注它。


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想问我为什么?只能说,在一个本来就很奇怪的文化环境里,值得问的为什么远不止这些:


为什么经典书籍没几个人读了?


为什么人们越来越麻木,越来越随波追流了?


为什么现在的人懒得连看公众号都想要大堆大堆的图片了?


为什么我们宁愿娱乐至死,也不愿忍住诱惑和孤独?


为什么连谈论诗和远方都能成为别人抨击的对象了?


近几年,自由说得有点多,说到点子上的却很少。所以在很多人看来,静下心来读书跟浮起来演文化闹剧,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其逻辑简单粗暴,二者都是个人选择和爱好,属于个人自由,在自由选择的前提上,其本质是一样的!这样的观点,似乎无从反驳,有点强盗逻辑,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更容易成为开罪的理由。


如果读书和游戏真的没有本质区别,那么努力和颓废是不是也可以无条件转化?所以,无所谓何者更值得提倡之说。当奋斗与颓废并等,为善与为恶同列,诚信和欺骗也只是个人喜好或选择。如果每个人都可以不考虑其他,只谈个人喜好,高举个人自由,将自由放到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甚至奉为神坛,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环境,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4

在《写在卷首  |  记学于思三两事》中谈及办学于思的初衷时曾说过:




     在一个娱乐至死的空间里,俗段子漫野、小黄文纷飞、酸鸡汤横溢;道听途说者有之,抄袭作假者亦有之;哗众取宠,耸人听闻,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在多元的价值探讨里,这些现象或属正常,或可包容。然则,容纳多元,同追求格调,坚守底线并不冲突。




我倡导每个人都独立、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喜好,但更坚信:不管是独立还是自由,都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上一代人的经验告诉我们,盲目而狂热,是有可能让一个国家停滞,甚至倒退几十年。可悲的是,几十年年过去了,当事人对那些事心有余悸,不愿努力;作为后辈的局外人早已遗忘,甚至从不知道,一段因盲目和狂热而“演绎”的惨剧,即使不曾经历,只是回顾历史,也触目惊心。


用邓小平的话说:我们这个国家再也折腾不起了。


停下来看看,也许你会发现,似乎越来越多的人乐于折腾了,有先锋,有旗手,还有随时随地喊口号,大标语的人,更多的是那些盲目无知,随波逐流,舍不得花点时间阅读,思考的人!


忍不住想问句: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时代?


用话剧《暗恋桃花源》里面两个导演的两句对白来概括,虽然不近准确,倒很适合。


《暗恋》的导演:你的喜剧我看了很伤心,陶渊明是我最崇拜的作家,你怎么可以把他糟蹋成这个样子呢?


《桃花源》导演:好了,好了,你不说我不说,我看了你的悲剧啊,好想笑

 

5

这确实是一个能把悲剧闹成喜剧的时代,多了冷漠,少了慈悲。一波波苟延残喘在人流里涌动。麻木让人遗落了诗,遗落了远方,遗落了人之为人起码的敬畏和底线。不管日影斑驳,还是灿烂千阳,眼里都只剩下肤浅和欲望。唯一得到共识的是,烂欲无妨,肤浅可赞,拉上趋利,三者成了最好的代言。


也许,对“你怎么能不知道宋仲基?”这样的问题,停下来,多读点书,然后理性的反思,比寻找自欺欺人的答案更重要!


你觉得呢?


排版/慕斯

摄影/云竹



假如开头欺骗了你,不要急着定义结局

爱讲故事的小编,在等爱听故事的你!

我是陈云足,学于思的主人

学于思微信号 : xueyusi126

个人微信:love13760835738

喜欢,你就扫一扫


     这里还有你不知道的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