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编辑手记丨叔本华:“世界是我的表象”

设个星标吧朋友们

我们之间,就差一个置顶星标



 任俊萍 

 从业37年 

编辑了“叔本华系列”“世界教育名著译丛”等多种经典著作



 推荐图书 

《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2卷


《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2卷)》

[德]阿图尔·叔本华 著 韦启昌 译

定价:198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22.1

二十多年来,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约三十种叔本华的作品,继出版了《附录和补遗》(2卷)之后,今年出版了韦启昌先生翻译的《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2卷,这是国内首次出版1844年第2卷德文版出版时,叔本华自信满满,毕竟这一卷标志着他的意欲哲学的完善和成熟,第2卷以思想的高度成熟和深刻胜过第1卷。
第2卷分两部分共50章,是对第1卷的增补,即澄清、加强和证实原有的观点且扩展至新的领域。第1卷只是一口气勾勒了意欲哲学的轮廓,缺少足够的证明和根据,许多问题没有逐一细致的逻辑分析,出版后读者寂寥,他潜心25年继续思考解释世界的真理。在第2卷中,他对意欲哲学的核心概念和意欲的焦点“性”做了形而上学的阐述,这是“前无古人的”。如此直言不讳地在哲学著作中谈论人们羞于启齿的、公开的秘密“性”,显示了他非凡的哲学天赋和前瞻性,并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心理学、音乐、绘画和文学的发展。他还详细阐发了音乐的哲学价值和美学思想,把自然科学的成果作为意欲哲学思考的素材,站在反省思维而不是灵感的立场上,完善了意欲哲学的逻辑和体系。
因此,第2卷的出版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不是零零碎碎的、毫无价值的,它是叔本华意欲哲学强壮的筋骨和饱满的血肉。同时第2卷的出版不仅弥补了读者的遗憾,也释然了德国研究叔本华的专家科斯勒教授的困惑。
记得2018年为了出版《附录和补遗》,我去德国美因茨大学拜访科斯勒教授时,他就奇怪为什么《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2卷没有中文版。我当时告诉教授:“《附录和补遗》出版后,就准备出版这本书。”遗憾的是,疫情阻挡了我再赴德国的计划,就《意欲》第2卷中文版请教科斯勒教授,并告慰叔本华;疫情也阻挡了科斯勒教授2020年8月中国之行,再次错失了请教教授的机会。
“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由此叔本华开启了哲学发展的新方向,即从理性主义转向非理性主义,成为现代人生哲学的开山鼻祖。他深刻洞悉了人生痛苦的根源和无法摆脱生存痛苦的折磨,主张节制欲望,反省内求,追求精神的愉悦。在从生至死的旅程中,唯有艺术才能提供片刻的解脱和意欲的静谧;也唯有艺术才能让你觉得这个苦不堪言的人生尚可忍受,尚能体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哲学家终于从“不出生比出生要好,世界不存在比存在要好”的极端走向了以优雅的方式展示人类的生存,他的悲观主义有了同情和惬意的亮色。
* 原载于中华读书报



叔本华

 “ 

下文选自《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2卷第49章


我们只有一个与生俱来的错误,即认为我们来到这一世界,目的是要过得幸福愉快。这一错误是与生俱来的,因为这一错误是与我们的存在本身相一致的,我们的整个本质只是对这一错误的阐释,而且我们的身体就是这一错误的图案标记:我们只是生存意欲,而接连不断地满足我们的所有意欲,就是“幸福”这一概念所包含的意思。


只要我们坚持这一错误,甚至以乐观主义观点来巩固这一错误,那这一世界看上去就是充满矛盾的。这是因为所迈出的每一步,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我们会体会到这一世界和这种生活一点都不是设计成包含了某一幸福的存在。没有思想的人在现实中只是感受到烦恼和受罪而已,但对于有思想的人,除了感受到现实的苦痛,还多了某种理论方面的困惑:这一世界和这一生活,既然其存在就是为让我们得到幸福,那为什么与其目的是如此糟糕地不相匹配?刚开始,这会发泄为唉声叹气,诸如“啊,为何月亮之下是如此之多的眼泪”一类。但在感叹一番后,接下来是让人不安地怀疑起那些先入为主的乐观主义的假定。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把自己个人的不幸时而归因于环境,时而又归咎于别人;要不就是埋怨自己运气不济;再不然,就怪自己笨拙、欠巧妙;又或者我们已认清自己的不幸其实是所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怎样,这些是改变不了这一结果的:我们并没有实现人生本来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就是得到幸福。一想起这样的事情,尤其正行将结束自己一生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意兴阑珊。因此,几乎所有老者的脸上都挂着英语所说的disappointment(失望)的表情。除此以外,直到那时,我们所生活的每一天都告诉我们:快乐和享受就其自身而言,就算是得到了,也是骗人的玩意儿,并不会真的履行其诺言,并没有让我们的内心得到满足;最后,得到了这些快感和享受,也让与这些结伴而来的或者出自这些本身的不便和烦恼败坏了味道。相比之下,苦痛和磨难却是异常真实的,并且经常超出了我们的估计和预期。所以,生活中的所有一切都的确适合让我们从那错误中醒悟过来并确信:我们生存的目的并不是幸福。的确,如果不怀偏见和更仔细地审视人生,人生更像本来就是要让我们在这生存中不会感受到幸福,因为这一生存透过整个本质带有某种东西的特性,那会败坏我们的兴致,让我们感到索然无味,我们不得不从这折回头,就像从犯错中醒悟了过来——这样,我们的心就去掉了那要寻欢作乐的狂热,甚至要长活下去的病态欲望,就会背对这一世界。因此,在这一意义上而言,把生活的目的定位为受苦比定位为享福更为准确。在上一章的结尾处所作的思考已经显示:一个人受的苦越多,就越早达到生活的真正目的;而一个人生活得越幸福,就越发延迟达到这一目的。塞涅卡的最后一封信的结尾,也与这里的说法相吻合:然后,当你看到最幸福者其实是最不幸福的,你还会感觉你自己是幸运的吗。——这句话也的确好像显示了基督教的影响。同样,悲剧的独特效果就在于从根本上动摇了我们那与生俱来的错误,因为悲剧透过某一个伟大的和引人注目的例子,让我们活生生地直观看到人为的追求终究挫败、整个生存就是虚无的,并以此揭示出人生的深刻含义。正因此,人们把悲剧奉为最高贵的文学形式。谁要是透过这样或者那样的途径,从我们那先验具有的错误,从我们存在的“错误的第一步”醒悟过来,那很快就会在另一种光线之下看视所有事情,就会发现这一世界虽然并不合乎自己的愿望,但与自己的领悟是和谐一致的。各种各样的不幸虽然仍会使他痛苦,但却再也不会让他惊讶了,因为他已看出苦痛和悲伤恰恰是服务于生活的真正目的,使意欲背对生活。这样,无论他将遭遇到什么,他都能保持某种奇特的镇定自若,情形就类似于一个需要长时间和痛苦地治疗的病人:他镇定自若地承受着治疗的苦痛,因为那就是治疗有效的标志。痛苦向人的整个生存足够清楚地表示:痛苦就是这一生存的宿命。生活深陷于痛苦之中而无法自拔;我们是夹杂着泪水降生的,生活的历程从根本上永远都是悲剧性的,而要离开的时候,就更是悲惨的情形。这当中的目的性,其某些迹象是不难看出的。一般来说,命运会在一个人的愿望和追求的主要目标处,以一种根本的方式,在这个人的意识和感觉中突然闪现;然后,这个人的人生就获得了一种悲观的倾向,而得益于这一悲观倾向,相对容易地把这个人从那欲望中解放出来——而每一个体的存在就是那一欲望的显现——并把这个人引往与生活分道扬镳、不再留恋这生活及其快乐的方向。事实上,苦难就是一个净化的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经过这一净化过程人才会神圣化,亦即从生存意欲的迷途中回头。与此说法相符,基督教的修身读物是那样经常地探讨十字架和苦难的益处;而总的说来,把十字架这一痛苦的工具,而不是人们所做的功德作为基督教的象征,是相当恰当和贴切的。甚至那犹太教的、但充满哲学意味的《传道书》(7∶4),就已经正确地指出:“忧愁更胜喜乐,因为面带愁容,终必使心喜乐。”借用第二条最好的途径的说法,我把痛苦在某种程度上描述为美德和圣洁的替代品;但在此,我必须大胆说出这样的话:在仔细考虑所有一切之后,就拯救和解脱而言,我们更有望通过所承受过的痛苦而得到拯救,而不是通过我们所做的事情。


延伸阅读

《附录和补遗》(第1、2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光启书局有限公司

上海《理财周刊》社有限公司


以专业学术打造品牌

以社会责任引领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人民出版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