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图书推荐

荐书丨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它为什么重要?

设个星标吧朋友们

我们之间,就差一个置顶星标


编者按














在信息泛滥的今天,抓住本质、洞悉真相的能力变得弥足珍贵。如果看事物只浮于表面,人云亦云,我们将无法正确认识周遭世界,也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辨明真伪,是现代人在变革时代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批判性思维也是一系列技能组合,是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的。


英国新锐技术哲学家汤姆·查特菲尔德的思维训练手册《聪明的思考者:有效论证、敏锐分析与自主学习指南》(Critical Thinking: Your Guide to Effective Argument, Successful Analysis and Independent Study),就是一份清晰易懂的批判性思维工具包。这本书以轻松有趣、贴近年轻人的语言和案例,讲述了正确推理和论证的科学原理、修辞的方法与技巧,以及人们普遍存在的认知偏见和思维误区。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阅读者、学习者和写作者,更可以帮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不被带节奏,在众声喧哗中守脑如玉。


《聪明的思考者:有效论证、敏锐分析与自主学习指南》

[英]汤姆·查特菲尔德 著

杨文展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丨2023年3月

※ 如果你不自主思考,其他人就会替你思考

※ 新锐技术哲学家写给每个人的批判性思维入门书,手把手教你独立思考

※ 风靡英国的思维训练教材,爱丁堡大学等知名学府推荐阅读

※ 科学思维养成工具包,10天完成认知升级


本书系统论述了正确推理和论证的科学原理、修辞的方法与技巧,以及人们普遍存在的认知偏见和思维误区。通过本书,读者将学会:如何确立一个坚实的论点,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评估证据,识别谬误;如何甄别和避免存在偏见或缺陷的思维;如何成为一个有洞察力的技术使用者,从网上的海量信息中找出真正有价值的讯息。



作者简介


汤姆·查特菲尔德 Tom Chatfield

英国写作者、独立学者和技术哲学家,关注如何提升我们对技术的经验与理解。他的6部探索数字文化的非虚构著作,被翻译成了30多种语言出版;批判性思维畅销教材《聪明的思考者》,被世界各地的学校和大学采用;他还创作了大量面向本科生到研究生的书籍和教育资源。在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任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院研究员、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客座教员。在跨学科智库Perspectiva任高级研究员,被智库LSDP评为2010年“全球百大思想家”。TED全球演讲者,曾在一些世界领先的技术公司担任顾问,也是一些非营利组织的非执行董事和顾问。曾任英国《展望》杂志编辑,活跃于BBC等主流媒体,撰文探讨技术、伦理与教育议题。


目录


前言:欢迎阅读本书

致谢


█ 0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它为什么重要?

非批判性思维的对立面

怀疑主义与客观性

克服认识偏差

思考的急与缓

分配你的注意力

批判性思维的工具包

批判性思维何用之有

章节概要


上篇.明理的艺术与科学


█ 1 理解事物背后的原因

什么是论证?以理服人

通过搜寻结论来发现论证

什么不是论证?有信息无推理

解释:逆向推理的操作

什么不是论证?未经推理的说服

章节概要


█ 2 阐明论证和假定

前提和结论:标准形式

重构扩展论证

重构论证的分步指南

关于假定的一些补充说明

融会贯通

章节概要


█ 3 以逻辑和确定性进行推理

引入演绎推理

有效和无效的论证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有效推理和无效推理的两种类型

可靠和不可靠的论证

章节概要


█ 4 以观察和不确定性进行推理

归纳论证

引入归纳强度

归纳与日常语言

通过概率处理不确定性

利用样本

归纳问题

归纳与证伪

章节概要


█ 5 形成解释及理论

引入溯因

解释、理论及假设

朝着更好的解释迈进

从证据到证明

相关性与因果性

开展有意义的研究

章节概要


█ 6 评估证据和规划你的阅读策略

批判性地理解原始信息源和二手信息源

制定批判性阅读策略

记笔记和批判性参与

章节概要

书中间歇

下篇.在不可理喻的世界中明理


█ 7 认真对待修辞

语言和修辞的力量

将说服力置于语境中

详细分析信息:情感与人性故事

力求公正

修辞手法

章节概要


█ 8 看穿错误推理

谬误论证与错误推理

谬误、事实及隐藏假定

相关性的非形式谬误(红鲱鱼)

歧义的非形式谬误(语言谬误)

实质的非形式谬误(预设谬误)

两种形式谬误:肯定后件与否定前件

中项不周延:一种形式谬误

基本比率忽视:另一种形式谬误

从基本比率忽视到贝叶斯定理

章节概要


█ 9 理解认知偏差

四种类型的启发式

何时该信任启发式,何时不该

基于事物呈现方式的偏差

由过度简化而产生的偏差

因缺乏洞察力而产生的偏差

行为经济学及其研究背景

章节概要


█ 10 克服自我和他人的偏差

过分重视随机事件

未能考虑到未发生之事

对规律性和可预测性的高估

人类:善于社交,拙于数字

章节概要


█ 11 批判性地思考技术

从假新闻说开去:从数据到知识

社会证据和系统偏差

时间、注意力及他人

搜索、发现和知识类型

关于搜索、发现及其他实用技巧

章节概要


█ 12 融会贯通:将批判性思维应用于学习、工作及生活中

一般而言的优秀写作

具体而言的优秀学术写作

写作与改写的实践

完成工作:是什么在阻碍你?

批判性思维与你

批判性思维十诫

章节概要

终须一别

阅读指南

术语表

五种有效论证形式的概述




* 下文选自《聪明的思考者》第0章“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它为什么重要?”,摘编时有删节。


非批判性思维的对立面


“批判”(critical)一词并不讨人喜欢。假如我对你百般挑剔、千般批判,你也许会说:“你为何就不能对我支持鼓励更多一点呢?你为什么要批判我?”人们往往不喜欢被批判,或是对此应对不佳。


而批判性思维实则不然,它并非否定或提出批评意义上的批判。批判性思维可要比“批判”一词有趣得多(也积极得多)。作为学习的起点,我们不妨从批判性思维的对立面着手——这也是大家有时都会犯的错误——非批判性思维(uncritical thinking)。在这种思维中,我们看事物只停留在表面,而并不会停下来考虑这是否合理或正当。


请看一眼这封电子邮件吧,这是2013年7月9日出现在我收件箱里的。


您好,写这封信时,我的眼里噙满泪水。我和家人短假期间来到菲律宾马尼拉,不幸的是,我们在入住的酒店庭院里被抢劫了,所有现金,钱包,信用卡和手机统统被抢走,万幸的是我们的护照还在,所以还能返回酒店房间……我们去了当地的领事馆还有警察局,但他们都完全指望不上……我们所乘坐的航班还有几小时就要起飞了,但我们在酒店结账事宜上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如果给您造成不便,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此刻我们能求助的人寥寥无几。如果能从您这儿火速借到2450英镑,我们将感激不尽。这笔钱将使我们结清酒店费用,夹着尾巴灰溜溜地回家。无论您能通过西联汇款帮助负担多少金额,我们都将非常感谢。我们承诺一旦回国,立即全额还款。务必让我们知道您是否能提供帮助。请尽快让我们知道。万分感谢。

此致谢意。

戴维


如果对这封电子邮件进行非批判性解读,那就会简单地接受其全部诉求。该信发自我朋友戴维的私人邮件地址;时值七月,也许他确实正携家人度假;可能他陷入困境,正急需我的帮助。我必须得马上伸出援手!


这种不加批判的即时反应,几乎一定会将我引入困局。而我真正需要做的是:按下暂停键,退后一步,批判性地思考一小会儿。


首先,我字斟句酌地再次阅读这封电子邮件。这封信的遣词造句看起来是否像我朋友——一位作家、编辑、资深驴友,一个不太容易惊慌失措的人。不,这信息读起来不太像出自他的手笔。信里有着奇怪的措辞,如“夹着尾巴灰溜溜地回家”;还有一些标点符号、间距、语法和大小写方面的错误,即便是戴维在烦躁不安的状态下也不至于如此,如“我们在入住的酒店庭院里被抢劫了,所有现金,钱包,信用卡和手机统统被抢走,万幸的是……”。


其次,就算是在紧急情况下,他真的会以发电子邮件这种方式问我要钱?答案仍然是,不太可能。他应该会采取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他会告知我更翔实的背景信息和更确凿的细节,而且他也应该会先与家人或关系更为密切的好友联络。


那我应该如何验证呢?如果这是一个虚假信息,那就意味着他的电子邮件被黑了或被冒名顶替了,这封信背后另有其人。我打开谷歌(Google),将信中的第一段话加上双引号复制到搜索框:“写这封信时,我的眼里噙满泪水”,在线搜索完全匹配这一段落的其他文本段落。

果不其然,许多相同的段落出现在了搜索结果中。不信你自己试试看,这就是封名副其实的诈骗邮件。写作本章节时是在2017年,当时我搜到了21 500个结果,最久远的甚至可以追溯到2010年。位于搜索结果顶部的几个页面中,有一篇来自2012年9月《福布斯》(Forbes)的新闻报道,文章探讨了我所发现的这封邮件,并将其命名为“祖父母骗局”——因其诈骗的对象主要是老年电脑新手。


“这类骗局能成功是因为其具有紧迫性,”该报道的作者、财经专家约翰·瓦希克(John Wasik)写道,“这是一种情感上的诉求,它利用了我们深感脆弱的孤独时刻。”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精心设计来引发非批判性思维的骗局:强烈情绪激发起的瞬时紧急反应。


通过针对这封邮件的在线探索,找到了令我满意的结果。于是我迅速向好友戴维发去了一则短信,告知他我认为他的邮箱账号被盗了,同时也再次确认他本人及家人是否一切安好。他回复我的语气略显疲倦,他表示自己和家人都没事,还说我已经是过去一小时内第10位关心他是否在菲律宾遭劫的人。实际上,他当时正在自己位于萨里的家中。


类似我接触到信件后所产生的这种批判性思维,对大多数人而言也并不难,无非是稍微具备一些使用互联网和电子邮件的经验就行。在这个世界,凡事并不总是像看上去那样,因此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关键的生存机制。在面对类似这封异常邮件的事情时,我们大多数人都会不知不觉地给自己的思维过程装上一系列批判性的过滤器。大致有以下这些过滤手段:


  • 这事是否罕见、异乎寻常、出乎意料,或是显得奇怪?

  • 若是如此,那是时候暂缓一下,多加注意,并精心准备几个问题。

  • 这则信息从哪里、由何人发出?

  • 为什么要发送这一信息?

  • 发送信息的人是其所声称的身份吗?

  • 我是否相信该信息中的内容?

  • 如果我不相信,那么这则信息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意图呢?

  • 有什么可信赖的消息来源,使我能核验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吗?

  • 一旦完成上述步骤,我最终将采取什么行动呢?

  • 当然,大部分拥有使用电子邮件及相关技术经验的人,在看到一则可疑的信息时,都用不着亦步亦趋地按照上述步骤执行。相反,他们只需要简单地问一个问题:

  • 这看上去像是正当合理的信息吗,或者这只是一则诈骗信息?


这是因为,起码在处理垃圾邮件时,我们大多数人都还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老手。我们就算没见过上千封,怎么着也看到过数百封垃圾邮件。我们知道这是什么情况,也早已培养出一些有效的习惯或假设,掌握了一些应对的捷径。我们早已不知不觉地成长为老练的垃圾邮件的批评家。我们在下文中还将继续探讨这个重要的观点:如果你已经多次处理过类似情况,而这些情况又不受随机噪声的支配,你就很可能已经形成一些有意义的专业知识和直觉。只是当你遭遇全新而奇怪的情况,而又不具备任何专业知识和信息来了解事件背景时,你的即时反应才很有可能被误导。


在大多数时间里,无论是运用批判性思维,还是从以往批判性思考的经验中获益,我们都是浑然不觉的。假如看待任何事都只浮于表面,我们将难以实现生活中那些长远的目标:我们会被人欺骗,不知所措,受人摆布,困惑不解。设想一下,如果你相信每个人告诉你的任何事情,相信自己看见、听见或是阅读到的每一则广告,相信每一位政客的宣言,那你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的?


批判性思维的技艺,并不意味着改变人性,抑或是装作我们能够或应该一直保持完全理性。批判性思维只是要我们学会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局限性,只是要我们懂得何时应该停下来重新思索,并提出合适的问题,来帮助我们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因此,这就是我对本书后续将讨论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定义:当我们带着批判性思维去思考时,就意味着我们正在积极主动地运用推理、证据评估,以及对思维过程本身的仔细考察等手段,去理解事情的真相。


怀疑主义与客观性


在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之后,请你试着对下述八个主张展开一下批判性思考。它们是否合理、可信?你是否应该反复思考之后再表示认同?理由何在?


1. 他们说,这也许是全世界最好喝的啤酒。这一定很棒,我得买一些。

2. 她曾写过世界一流的心理学教材,她关于心理学的观点一定是值得重视的。

3. 她曾写过世界一流的心理学教材,她关于PlayStation 4(索尼游戏机)的观点一定是值得重视的。

4. 炸薯条美味可口,我将终日以此为食。

5. 我朋友的腿受伤了,他痛苦地倒在离我不远的地上,我必须得立即冲过去帮助他。

6. 我朋友的腿受伤了,他痛苦地倒在那条繁忙道路的另一边,我必须得立即冲过去帮助他。

7. 我朋友发在Facebook上的视频真是太搞笑了,我准备给他点个赞。

8. 我朋友发在Facebook上的视频真是太烂了,我准备给他留下一条冒犯性的评论。


主张1中,我应该买某种据称是全世界最好喝的啤酒——这是非批判性思维的一种表现,我们应该以怀疑的态度视之。怀疑主义(scepticism)意味着拒绝根据表面现象看待某件事情,而是对其可靠性提出质疑。就本例而言,心存怀疑地反思应该能使我们认识到,这只是一句广告词,因此不可能包含对世界上所有啤酒的专业性评价。


主张2中,我认为一流的心理学家应该很懂心理学——这并不那么令人生疑。认真对待一位心理学专家提出的心理学观点,听起来合情合理,尽管我也许还应该追问她的具体专业领域。而在主张3中,同样是这位心理学家发表的,却是关于PlayStation4的看法。然而,身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并不一定意味着她也懂游戏机。在接受这种观点前,我们应该再细细斟酌一下。


至于其他五个主张——主张4至主张8——你会注意到它们的共同之处,每个主张都对“我”计划做的事情迅速作出了判断:我将天天吃炸薯条、帮助一位友人、点赞、写下冒犯性的评论。迅速作出判断有时是必要的,但这也同样表达了即时的情绪反应,而经过反思之后,人们可能会发现这种反应是不明智的。冲到车水马龙的街对面去帮助我们的朋友,结果可能仅仅是救人不成反而伤了自己;在网上发表一则攻击性的评论,可能会给他人造成持久的伤害,或者是给我们自己带来不良的声誉。


批判性思维的技巧,通常包括尽可能客观(objectivity)地摸清情况:抛开个人即时的感受和偏好,努力查明相关事实。客观与怀疑主义是相关的概念,两者都包含着尽全力去寻求真相实情的决心,而不是简单机械地接受偶然接触到的第一条信息。


客观与怀疑主义同样也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你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自然也不可能对自己已知的一切统统怀疑。要知道,思维总是植根于“灵魂三问”:你是谁?你经历了什么?你有怎样的感受?而诀窍就是自我与客观性、怀疑主义达成妥协: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时练习那些能帮你细致入微且切合实际地理解世界的技巧。


我给出的上述八个例子,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入两类:“是的,这是合理且可信的”和“不是,这完全不合理也不可信”。相反,它们分布在可信度光谱上的不同位置,从非常不可靠到相当值得信赖。我们在真实生活中遇到的绝大多数言论也是如此。因此,问题不在于是简单地接受还是拒斥这些观点,而是在于我们应该如何对其进行评判。


在职业领域和学术工作中也同样如此,要问清楚不同的材料在哪些方面可能是有用或重要的,在哪些方面可能是无用或次要的。这很像是一场警方探案,如果想尽力发掘事实真相,我们就得考虑多种可能性,并运用一系列不同的信息源,而不应依赖我们的即时感受,或近在眼前的线索。


这条建议听起来似乎显而易见,几乎不值得写进教科书里。然而你会惊讶地发现:我们所有人——我自己也不例外——经常根据对随手得到的信息或自我感受的快速反应来形成判断,甚至都不愿意尝试去探寻是否有更多需要我们知道的信息。


克服认识偏差


若是说客观与怀疑主义意味着努力试着去理解事情的真相与实质,那么偏差(bias)则恰好代表着它们的对立面:在某种特定的偏见或观点的完全支配下看待事物。偏差种类繁多,我们会在本书后续章节中进行深入探索,但不论何种偏差都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普遍定义:片面地对待某些事物,而扭曲了自己的理解。


打个比方,假如我正疯狂地爱着你,我对你的谈话技巧和笑话质量的评价可能有失偏颇。而即便我并没有爱上你,仅仅凭着你那倾国倾城的美貌,也很可能会让我倾向于给你一份工作,或者硬说你在某个菜鸟级水准的《剧院魅影》演出中唱得多么出色。同样,如果我想卖给你一辆车,我可能会强调这辆车的优点,并试图掩盖它的缺点。


说到此刻,我们有必要将两类偏差区分开来:有意识偏差(conscious bias)无意识偏差(unconscious bias)。根据以下几个例子,看看你是否能将这两者区分开来。这是有意识偏差,还是无意识偏差?


1. 首相的发言人坚持认为,首相的行为是真诚的、意愿是美好的,不像那群对他横加指责的懦夫批评者。

2. 全国上下的选民在对比两位候选人的照片时,往往更偏好其中身材更高大、长相更符合大众审美的人。



示例1就是一种有意识偏差,首相的发言人处心积虑、竭尽全力地以最佳方式将首相呈现在世人眼前,同时还不忘暗示批判首相的人都是懦夫。示例2是一种无意识偏差,选民在看到照片时,往往更倾向于选择两个候选人中个子较高、长相较好的人;但选民们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是影响其偏好的一个因素——这可能会在他们还未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的情况下影响他们的判断。


无意识偏差要比有意识偏差更难对付。如果有人积极地宣扬某个有偏见的观点——如声称,只要有男人可选,他们就绝对不会将选票投给女人——那么想要识别并挑战这种偏见就显得相对简单(要想改变这些人的思想自然另当别论)。而若是面对某个无意识偏差,光是要识别出来就可能极其困难,更别提挑战它了。比方说,有些人可能完全不认为自己有丝毫的性别歧视,然而却经常在自己甚至都不自知的情况下做出与性别歧视者并无二致的行为。


正如我们谁都无法实现完全的客观一样,谁也都无法做到完全没有认识的偏差或偏见——我们也不期望能将所有偏差都消除。挑战在于我们要变得能更快、更准、更多地觉察到偏差,并找到方法将问题较大的偏差所带来的扭曲降到最低。我们将在本书的下篇更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光启书局有限公司

上海《理财周刊》社有限公司


以专业学术打造品牌

以社会责任引领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