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省灭火救援拉练】 平凡的力量——记湖南消防部队的高级士官代表

2016-09-09 湖南消防政工

在跨省灭火救援拉练集结地,有这样一群平凡的队员:他们佩戴着红肩章,但肩章上至少是两条粗杠杠加一条细杠杠,最多的是三条粗杠杠再加一条细杠杠;他们是普通一兵,与全体集结队员同吃同住同训练,没有任何特殊;他们是年轻战士眼中的“兵王”,在各类赛场、战场和日常工作中身先士卒、攻坚克难,积极发挥专业技术特长……

朱志勇、成昌龙、吴绪辉、李向龙、肖高建

入伍多年,当组织有召唤时,他们身先士卒、模范在前;当战场有需要时,他们冲锋陷阵、勇往直前;当家庭有困难时,他们默默承受、毫无怨言……他们就是一直奋战在全省消防部队实战化比武竞赛场、抗洪抢险一线、各项安保战役和灭火救援拉练战斗中的湖南消防部队的高级士官代表:吴绪辉、李向龙、肖高建、朱志勇、成昌龙……

 

吴绪辉:33年如一日为战友提供医疗服务


身着迷彩服,肩背医药箱,左臂带着印有“湖南消防总队医院”的袖章,无论见到干部还是年轻战士都是满脸笑容、客气问好,他就是被全省部队广大战友们亲切称呼为“老吴”的总队医院烧伤科副主任、主治医师、一级警士长吴绪辉。

1983年冬,吴绪辉从湖南新晃入伍来到消防部队,在组织的培养关心和自身努力下,从一名普通战士自学医疗专业,逐步成长为全省有名的烧伤治愈专家,也从一名年轻士兵成长为目前全省部队服兵役年限最长的“兵王”。无论是灭火救援一线、比武竞赛场还是日常的烧伤救助,吴绪辉带领的医疗团队都精心尽力为参战参赛官兵和地方群众做好医疗服务保障。2008年四川汶川“5·12”地震发生后,吴绪辉和医院同事按照总队指派,随队赴四川抗震救灾,一路奔波、长途跋涉,他始终与年轻战友们战斗在一起,为救援官兵和灾区群众提供医疗救助、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2011年总队比武队赴天津参加全国首届打造现代化消防铁军比武竞赛活动,吴绪辉担任医疗保健组组长,全面细致掌握参赛队员们的身体状况、针对各种伤病进行有效治疗,协助后勤保障组为队员们制定科学膳食。最终,在全体参赛队员和各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总队以超出第二名19分的较大优势获得了比武团体总分第一名。

哪里有大行动、大救援,哪里就会有吴绪辉的身影。“老吴”的出现,让广大官兵们倍感亲切和感动,这种亲切源自于“老吴”对消防事业的无比热爱、对广大战友们的和蔼可亲。感动于“老吴”对医治水平的不懈追求,33年如一日为战友们提供医疗服务。

“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不会忘记组织的培养和战友们的关照,都会用心为战友们服好务。”正在为一名战士测量血压的吴绪辉希望年轻战友们都能茁壮成长、平安健康,因为他们是消防部队的中流砥柱、是消防事业的未来和希望。

 

李向龙:27年与红门战车结缘同行


19893月,李向龙从湖南耒阳入伍到邵阳消防部队,这一干就是27年。27年来,他先后在武冈中队服役8年、支队机关服役5年、邵东大队服役12年,2014年调往支队特勤中队担任54米云梯车驾驶员至今,同时负责管理中队14台消防车。

时间在推移、单位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李向龙从新兵入伍以来,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心爱的红门战车,从最初的老式消防车到如今的各类云梯车、泡沫车,李向龙的成长见证了消防事业的不断壮大、也见证了消防装备器材的日新月异和革新换代。同时,他也由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佩戴三根粗杠杠再加一跟细杠杠的一级警士长。

“李班长平时话语不多,最喜欢干的事就是研究各类高端消防车,了解他们的技术参数和功能性能。”和李向龙一起工作的战友们如是评价。27年来,李向龙先后考取了劳动部和武警总部颁发的驾驶员高级资格证,参加了抗冰救灾、抗洪救灾和800多起灭火救援任务。“因为要驾驶消防车,很少有机会和战友们一起到火场最前沿,但我不遗憾,我可以为战友们提供最安全的驾驶技术,可以驾驶特殊车辆进入到火场一线。”正在寝室折叠被子的李向龙很珍惜在部队的每一天,因为再过两年多时间,李向龙就达到最高服役年限,光荣退休。“在岗一分钟,干好六十秒,无论我的兵龄有多长、警衔有多高,我始终是一名消防兵、一名平凡普通的消防兵。”李向龙表示,人生一辈子不需要干很多事,能够干好一件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他的心愿就是开好消防车,继续保持安全行车零违规、无事故,为官兵们保驾护航。

 

肖高建:获11项国家专利的装备技术革新能手


为确保安保战役期间车辆完整好用,长沙支队战勤保障大队3技术分队队长、二级警士长肖高建带领分队6名战友,用了近一个月时间对全市消防部队的170多辆执勤消防车进行了全面维护和保养。

刚刚巡检保养完车辆,肖高建又接到命令,带队前往培训基地维护保障参加全省消防部队实战化比武竞赛的各类器材和车辆,819日,比武竞赛圆满结束,长沙支队按照命令立即进入二级战备,97日,战备命令刚解除,肖高建再次接到命令,跟随支队前往永州集结,负责增援单位车辆装备的维护保养。

“最近确实有点忙、有点累,但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确保每一台车的性能完好,这是大事,不能有丝毫马虎!”98日刚刚抵达集结地,肖高建就主动与各单位的带队领导和车辆驾驶员了解车辆性能情况,主动提供维修技术和服务保障。一名普通战士如何成长为一名“修车高手”,肖高建的回答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确实,从最初的一窍不通到主动拜师学艺,从茶不思、饭不想到通宵达旦琢磨解决问题,中间的付出有多少,常人难以理解和知晓。“学以致用,我们分队的服务宗旨就是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保证每个执勤中队的战车好开好用无故障。”

在认真做好服务保障的同时,肖高建还对各项装备器材进行技术改革创新,目前已经有11项技术革新发明申请并通过国家专利,201510月,肖高建发明的可折叠便携式器材运输拖车获得公安部消防局“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最佳奖。

“没有组织的培养就没有我今天的进步成长,我也将用我的实际行动回报部队和战友们。”因为工作需要,已经两个多月没有回家,日夜忙碌晒得黝黑的肖高建觉得很愧对年迈的父母以及一直长期分居两地、在岳阳工作的妻子和上中学的儿子。

 

朱志勇:18年坚守通信岗位


“省会城市的各类活动多,灭火救援任务也很重,每一项活动和任务都会联系到通信,都需要通信技术保障来上传下达。”199812月,朱志勇从江西萍乡入伍来到湖南消防部队,入伍18年,朱志勇始终工作在通信岗位,从最初的通信员不断学习进步,拿到了国家中级通信技师资格证书,现任长沙支队作战指挥中心通信技师、三级警士长。

“集结前,我匆忙打了个电话回家,得知我又要随队出征时,快两个月没见面的妻子和儿子没有任何抱怨,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和理解。”作为一名在机关服役的老兵,朱志勇坚决听从命令、服从指挥,7月底被抽调参加全省消防部队实战化比武竞赛后,立即交接完手上的工作,打起背包前往集训点报道,在清晨在夜晚、在炎炎烈日下,与支队80多名年轻战友一道,摸爬滚打,苦练体能技能,最终参加的竞赛项目全部达标。

参加完比武竞赛,朱志勇又和战友们立即投入到各项安保任务中,维护保养各类通信设备、轮流在指挥中心值守、及时准确传达各级指示要求,每天从清晨忙碌到深夜,有时竟顾不上给家里父母和妻儿打上一个电话。“我的家人和千千万万的军人家属一样,都十分支持我的工作,很少打扰我,家中的困难和琐事也很少告诉我,怕我分心。”儿子已经10岁了,每天的接送和学习辅导以及家长会基本上都是妻子在承担,每想到儿子期盼的眼神,朱志勇就觉得亏欠了家庭和孩子。

“通信工作事无巨细,十分重要。”从事通信工作十几年,朱志勇特别细心细致,因为任何一个小的差错和大意都会造成不良后果。“部队的关怀和家人的支持,成为我认真干好工作的巨大动力。”朱志勇表示,要不忘入伍时的初心,在通信岗位上履职尽责、继续前行,以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回报组织关怀和家人支持。

 

成昌龙:14次荣立战功的灭火救援尖兵


红门蜘蛛侠、比武教头、急救先锋……成昌龙,全省消防部队的比武训练能手、灭火救援尖兵,现任株洲支队特勤中队执勤中队长助理、三级警士长。

抵达集结地前,成昌龙作为教练,带领特勤中队的战友们参加了总队实战化比武竞赛,所带的救助技术综合操项目获得了全省第4名的好成绩。早在2011年,成昌龙作为地下竖井项目的教练,带领总队比武集训队的队员经过3个月的艰苦训练,最终在天津大比武赛场上获得了该项目的全国第3名的好成绩,为比武队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立下了战功。

打铁还需自身硬。199812月入伍时,体格瘦弱、体质差的成昌龙与其他新战友无区别。迎难而上、奋勇直追,在班长的帮助下,成昌龙的体能上来了、技能也拔尖了、救援技能水平也不断提升,在各类灭火救援和抢险救灾任务中成为了第一梯队攻坚力量。入伍18年,先后参与灭火救援战斗1200余次,抢救被困群众120多人,参加了2008年四川汶川“5·12”抗震救灾和2009年株洲“5·17”红旗路高架桥坍塌事故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2次、二等功6次,三等功6次,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消防部队十大杰出卫士。

此次集结,成昌龙和株洲支队的33名战友组成了1支轻型救援队,自己则担任营救组的组长,负责事故现场的人员搜救。“我们时刻准备着,只要有险情有任务,我们立即奔赴现场,以最快的速度、最强的配合解除危机、解救被困人员。”身经百战的成昌龙信心满满、斗志高昂。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这样一群“兵王”,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三十几年在红门中默默坚守、无私奉献,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这样一群“红肩章”在各自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彰显不平凡?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平凡的力量、担当的力量、奉献的力量和大爱的力量。希望年轻的战友们能够向这些“兵王”学习,立足本职、开拓创新,勇于挑战、攻坚克难,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让青春无悔!(政工组 方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