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光武帝刘秀与东汉初年的“天下粮田”| 李青友

李青友 文化影响力 2022-03-29

光武帝刘秀与东汉初年的“天下粮田”

 文/李青友

   

正在热播电视剧《天下粮田》,以“粮食”作为线索,深度聚焦乾隆时期的民生问题,讲述了户部尚书刘统勋临危受命并带领一批能臣杀出迷局、坚持以法护田和以律治田的惊世传奇。历朝历代都把土地粮田的问题看得至关重要,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些得力措施整治土地乱象。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就针对当时的土地问题,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实行了“度田政策”。


东汉开国的第十四个年头,国内统一战争基本结束,而一系列社会问题却摆在了执政者的面前:吏治的腐败、豪强的肆虐、散游武装的恣意、失地百姓百姓的流离,凡此种种,需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政策,把主要问题统一起来进行综合性治理。在一个农业社会里,土地无疑是最重要的资源,因土地引发的矛盾也是最尖锐的,东汉王朝亦如是。


经过两汉之际的社会变乱,东汉初年的豪强占有了大片的土地,他们兼并土地、建起庄园、修缮甲兵、招附流民、横行一方,在帝国的内部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王国”。这些“王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影响地方政府施政和社会秩序稳定,实际上和中央政府在争夺对人口和土地控制权。为了巩固东汉政权,光武帝刘秀在全国推行了“度田政策”。所谓的“度田”,就是丈量土地,核实人口。前者,便于征收赋税;后者,则便于征发徭役。


在刚刚平静下来的社会里,中央的度田政策进行得并没有那么顺利,令光武帝头疼的事情马上就到来了。他发现,他的度田诏令在执行中完全走了样,各州郡吏汇报的情况让他看到了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是如何的“不作为”“不敢作为”“不能作为”。首要问题是地方官吏不敢度田。地方管理畏惧近臣权贵、皇亲国戚,不敢丈量他们的土地。“河南(洛阳)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诸如类似的情况,只能谎报瞒报土地和户口。这些近臣、近亲,大多又是地方豪强,或者和地方豪强有着千丝万缕的政治、经济联系。地方官吏不敢度田,以至于赋税徭役的负担转嫁到了下层平民百姓的身上,使他们怨声载道。


刘秀的诏令考验着地方官员的执行力,他不能容忍执行者打折扣、有疑义,因为“权臣”“近亲”都是利益的既得者,有必要向国家尽义务——依照田亩纳赋税,这才是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才是根本。光武帝无法容忍特殊人群的存在,更无法州郡官吏的“行政不作为”,他随即又下了一道诏令,派人考核各郡“度田”的情况,一大批度田不实的官吏或被处死、或被下狱治罪、或被贬谪。这立马演变成吏治的整治,被处死的郡守就有十几人!可见光武帝推行度田政策是如何的坚决!


物极必反,不左就右。各州郡官吏,开始都天子的度田诏令认真起来,纷纷板起面孔,让百姓到田中指认田亩及其归属,甚至把百姓住所、院落也作为田亩加以丈量——这种过分行为,直接导致了全国性的民变事件。此次民变事件,虽然是由百姓引起,但“郡国大姓及兵长”起到了主导作用,也就是说地方的豪族、豪强以及称霸一方的武装势力趁势而起,开始公开反抗新生的东汉帝国,来维护既得利益。面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光武帝果断进行了武装平叛,并把叛乱的罪魁祸首迁移到其他州郡,剥夺其财产,使其失去在当地的权力和影响。


光武帝在平息叛乱的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更正措施,更正了在诏令落实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过激行为,抱着“惩前毖后”的心态,校订了户口田亩,让豪强补交了租税,退回了百姓多交的租税,完成了度田的政策。


“百战以定天下”的光武帝,在治天下中同样能借助智慧之术,坚持根本,认准目标,化解关键性的危局,打开新的局面。东汉初年“度田政策”的落实,是一个极其曲折复杂的过程,通过这个突破口,光武帝整顿了吏治、打击了豪强、安抚了百姓,稳定了社会,促进了发展,为“光武中兴”乃至“明章之治”的扫清了道路、奠定了基础。由此而言,“度田政策”是成功的。

王|朝|的|密|码

传播文化的力量

文化常识|文化评谈|文化创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