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诸葛亮:错过了好的时代,选择了对的地方
点击 “文化影响力”可以关注哦
青年诸葛亮:
错过了好的时代,选择了对的地方
文|李青友
青年诸葛亮到南阳西郊躬耕的时候,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已经在北郊长眠了五十多年。他已经没条件、也不能再有条件,像南阳前贤张衡一样壮游天下、遍访名师、学有所成、渐入仕途。
命运跌宕的诸葛亮九岁丧母,十二岁丧父,之后又跟随叔父诸葛玄颠沛流离,他几乎丧失了人生中绝好的求学机会。伴随他的成长,大汉帝国这头羸弱的骆驼,已经被一根又一根稻草压得东倒西歪。动荡的社会,不安的时局,荒芜了两汉的取士之途;并起的群雄,涂炭的生灵,把青年人的抱负化为艰涩的吟唱。喧嚣,往往搅乱不了志士的平静——错过了好的时代,选择了对的地方,青年诸葛亮选择了在南阳近郊晴耕雨读。
初来南阳的诸葛亮,只不过是一个十七岁的小伙,凭资历、凭能耐都还谈不上隐居,他若是真正的把自己囿于深山、绝于世外,那就不会有后来的“三顾茅庐”了。反观诸葛亮出山后的智慧和才能,不得不说他耕读南阳的十年间,南阳社会这本“大教材”对他的重要影响。
假如我们把时间回笼到一个点上,早于诸葛亮时代的南阳名人则同时出现——在高高隆起的卧龙岗上,青年诸葛亮是如何的环顾四围?城南,是助越灭吴、富可敌国的范蠡;城北,是仰观天文、辞赋名世的张衡;城东,是慈悲济世、心念苍生的张仲景;毗邻,是征伐西戎三十六部、奠定秦国一统天下基础的百里奚。太多的政治智慧、军事奇谋,像百倍的负氧离子一般让诸葛亮心旷神怡!南阳这部无字大书,以事实教育了远来的躬耕者,一定使他大开眼界。
不仅如此,两汉时期的南阳文化积淀也会濡染诸葛亮。《剑桥中国史》说:“汉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建立东汉政权的胜利,实际上是南阳这个政治军事集团的胜利。”这个集团中的重要人物及其家族,长期影响着东汉社会的走向。东汉时期,南阳就出过5位皇后,这5位皇后参政议政达81年之久,几乎占东汉历史的一半时间。当时的南阳人吴汉、刘隆、赵熹相继担任大司马(最高军事统帅)45年,长期掌握汉帝国的军事大权。史书有传的东汉南阳籍官吏有154人,任三公者就有27人,被封侯者就有120多人。青年诸葛亮的周围,沉淀出一座座巨大的政治智库、军事智库,这是当年太学里官宦弟子所未必能享用的。晴耕雨读的诸葛亮,研习了这些智慧、承袭了这些智慧、运用了这些智慧,才能在没有“实习期”的情况下直接登上历史的舞台,迅速表现出了成熟的政治才能和高超的军事才干。
从诸葛亮的诸多执政理念中,我们看到了他与当时南阳社会的颇多相似。他有着深刻的民本思想,他治蜀期间,始终重用贤能,开源节流,轻徭薄赋,重视生产——两汉时期的南阳太守邵信臣、 杜诗在任上,励精图治,物阜民丰,南阳百姓有谚曰“前有邵父,后有杜母”,后世因此称地方官为“父母官”;他重视技术的应用,他整修都江堰、大办冶铁、发展蜀锦生产,还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向西南夷推广。更令人赞佩的是,他把技术用来装备军队、用于军需,发明木牛流马搞运输,发明连弩对付骑兵,六出祁山的部队都在践行特种作战——而在两汉时的南阳,杜诗早发明了水排,张衡早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指南车,南阳也形成了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冶铁中心。诸葛亮还注重法治建设,“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管是治军、治国、治府他都以法律为准绳。为了确保蜀汉能够有法可依,诸葛亮主持编撰了《汉科》(《蜀科》)。第一次北伐失败后,他斩杀了犯错误最严重的爱将马谡,他自己因负有领导责任也自贬三等。——两汉时期的南阳社会,因受到先秦时期曾是韩国地,受“刑名法术”思想的影响,社会对法律、法治有着清醒的认同,曾出现了张释之、杜周等法治思想代表人物;特别是到了东汉,儒家知识分子出身的刘秀,深知国家法制典章的,在“退功臣,进文吏”的同时健全了法制。如此等等,诸多细节性的相似,可以说是诸葛亮南阳十年的思想印记。
南阳称不上是四战之地,但确实是中原要冲。商王武丁“奋伐荆楚”、楚庄王“洛水问鼎”、汉高祖入武关灭秦,都是以南阳为基地的。诸葛亮就是要在这个“要冲”安居下来,只有这样,他成为饱学之士后才能及时洞察风云,审时度势,待价而沽,直到“使君三顾起卧龙”。
帝国关上一扇门,三国开启一扇窗。诸葛亮:错过了好的时代,却选择了对的南阳。
【作者】李青友,河南南阳人,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中国国学书画院郑州分院副秘书长,南阳诸葛亮研究会理事、红楼梦研究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华文化画报》《中国文化与产业》《法律与生活》《老人春秋》《十堰作家》《躬耕》《南阳日报》等。
文化影响力 传播文化的力量
长按二维码3秒,识别加关注